第十届北京大学生影评大赛评选结果

[关闭本页] 来源:北京电影家协会      发布时间:2019-01-28

  由北京市文联、北京电影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家协会、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承办的第十届北京大学生影评大赛,旨在激发大学生对中国电影更多的关注和热情,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电影的评论活动中,发掘年轻一代大学生中的电影理论与批评人才,推动中国电影理论人才的培养储备和电影评论事业的发展以及理论研究,使其与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相适应。

  第十届北京大学生影评大赛于2018年10月发布活动征集启事,以2016年至2018年间优秀国产影片作为评论对象,经过一个月的征稿期,共收到全国各地高校1400余篇影评作品投稿,大大超过了预期效果。经过筛查整理、初评及终评三个阶段,最终评选出本科组、研究生组共50篇优秀获奖作品。

  名单如下:

本科生组获奖作品名单

 

奖项

影评文章

作者

学校

一等奖

现实反思与叙事策略——浅析电影《嘉年华》

查龙珍

宜宾学院

你“触摸”了青春——论电影《芳华》的身体叙事

虢明蓉

浙江师范大学

二等奖

极端与平衡:东方美学下的双重融合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的艺术叙事分析

李姝涵

浙江师范大学

《妖猫传:盛世背后的理性与感性》

陈宇辉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问题之上,留白之下

——浅析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的留白处理

刘克琴

成都理工大学

三等奖

被遗弃的坐标——电影《嘉年华》性学分析

雷棋钰

浙江师范学院

“娜拉”的出走——

以主人公小米为例,探析《嘉年华》中女性的自我认知过程

刘  沁

武汉大学

侠“隐”不再,生不逢时——浅析《邪不压正》中的多重错位

王传琪

北京师范大学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武侠电影的颠覆

——浅析影片《绣春刀2:修罗战场》

李  杭

太原师范学院

身份询唤与现实隐喻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符号意象解读

杨  朔

浙江师范大学

优秀奖

浅析青春片反“软性电影”娱乐至上倾向尝试

——以《闪光少女》为例

包鸿明

浙江传媒学院

以情为媒,以纸为介

——从媒介角度评析电影《七月与安生》

林艳婷

南京林业大学

一场必然的灵魂互换——小议《七月与安生》的电影改编

刘纯熙

首都师范大学

一”触“而发的青春疼痛——电影《芳华》的身体隐喻

杨晶晶

浙江师范大学

闪光少女:青春片“三位一体”的审美心理研究

曹铃悦

西北大学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复杂之处——评电影《解忧杂货铺》

沈欣然

江苏师范大学

人、为欲所役——罗曼蒂克消亡之后

谢廷玉

清华大学

《邪不压正》商业运作与个体表达的较量

李静茹

天津商业大学

 镜式生存与灵魂批判的双重奏

——论影片《嘉年华》女性视角的书写

黄  露

成都理工大学

《黑处有什么:每个人都是青春的幸存者》

黄誉瑶

吉林艺术学院

 我应热爱这恢弘如命运的鱼形生物

——《长江图》之诗意时空构建灵魂探索

刘晓潼

华南师范大学

《嘉年华》:“梦露”与被放逐的女孩们

——浅析“梦露”意象

邱  晨

四川师范大学

正常和非正常的区辩与平衡

——《你好,疯子》疯癫叙事下的自由意志

徐  贞

北京体育大学

意识的视觉表露与时空关系重构——论《路边野餐》的美学创设

李晓涵

华侨大学

寓言叙事、诗化意境、漫画讽刺

——浅谈《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的美学主义批判

宋博毅

河北传媒学院

 

研究生组获奖作品名单

 

奖项

影评文章

姓名

学校

一等奖

失重的“历史”:姜文电影的空间叙事美学

朱  慧

中央民族大学

时代暴雪中的喃喃自语

——浅谈《暴雪将至》中的文化反思和叙事遗憾

徐  露

四川大学

二等奖

《被消费的青春与芳华》

刘若冰

首都师范大学

城市废墟下的身体叛逃与感性觉醒

——《嘉年华》中身体形象探析

李逸飞

南京师范大学

新主流大片的美学倾向——以《红海行动》为例

刘  磊

中国艺术研究院

《我不是药神》:虚伪的批判

张显乐

华中师范大学

三等奖

未竟冲动:“芳华盛世”下道德和命运的自我重写

——从精神分析角度试析《芳华》的主要人物塑造

毋嘉敏

浙江师范大学

幻境迷思——解析《路边野餐》

武艺笛

中央戏剧学院

溯洄从之,人生源何?

——解读《长江图》的故事文本与多重隐喻

曹子郁

武汉大学

乡土叙事的另类孤独

——浅析《一句顶一万句》小镇世界的人物呈现

林世强

北京电影学院

《邪不压正:屋檐——北平的正邪地平线》

王昱彤

北京电影学院

优秀奖

一场与生命的博弈——浅析《我不是药神》

李  琳

陕西科技大学

献给逝去时代的黑色挽歌

——《暴雪将至》的类型叙事、社会观照和悲剧意识

明  朝

中国传媒大学

陷入自我的梦魇——《暴雪将至》影评

任湛颖

北京电影学院

主旋律电影在市场化语境下的多元表达

——以《建军大业》为例

邢亚楠

浙江师范大学

《黑处有什么》:一场压抑的成长教育

任芮昕

吉林艺术学院

只为所有秘不可宣的浪漫——《罗曼蒂克消亡史》影评

叶含君

北京电影学院

一个关于工业城镇工人的原型故事:一场男性力的荒诞自证

——评《暴雪将至》

于欣彤

中国传媒大学

英雄•时代——《芳华》反禁欲主义的人本叙事

陈宜芳

首都师范大学

《我不是药神》影片分析

李  娜

浙江师范大学

从《闪光少女》浅谈文化融合意识的崛起

李泽瑄

陕西科技大学

《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女性主义解读

汪倩倩

浙江师范大学

《黑处有什么》:怪诞而真实的少女成长史

王艺锭

浙江师范大学

被囚禁的“他者”——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女性形象分析

杨丹妮

浙江师范大学

《不成问题的问题:民族性表达的中国经验》

张  煦

东南大学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