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百名作家进百村创作计划”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石一枫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
2024年11月4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本着学习的心态,代表青年作家说几句。
昨天来的时候,李洱老师还问我,你在农村有没有生活经验?我说有啊,我在中关村上的学。当然这是我们俩之间开玩笑。我昨天来到焦庄户和柳庄户,觉得这里的农村其实有点熟悉。我的确没有农村生活的经验,但是顺义的生活环境、生活气息,我是有一点熟悉的,是似曾相识的,想了想还是因为浩然。很多年前读过浩然的小说,当然现在的村子早就不是浩然小说里的村子了,变化特别巨大,但是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留在了浩然的作品里,居然能够被我一个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感触到、记忆至今。
石一枫等驻村作家在焦庄户村调研
今天,在浩然工作过和写作过的地方,还是想谈谈现在的作家如何学习浩然。我觉得第一个就是学习浩然深扎生活的精神,浩然先生写的都是来自于生活的鲜活作品。举一个例子,《艳阳天》第一章里有一句话我读完之后,这么多年都忘不了。故事讲到“萧长春死了媳妇,三年还没有续上”,但别人说他一天到晚都是乐呵呵的,成天挺高兴的,他爸就说“唉,我看你们是骑驴的不知道赶脚的苦哇!事情不是明摆着:一家子人筷子夹骨头——三条光棍,没个娘们,日子怎么过呀!”我觉得这个语言真是太好了。我们总说写小说、写散文、诗歌要看语言,后来我们中国作家也在语言上做了很多创新,但是“筷子夹骨头”这种语言不是我们能靠自己创新出来的,这是从生活中来的。我记得高中的时候跟几个男同学出去玩,远远地大人就说你们几个又出去啊?我就跟他说,“三根筷子夹骨头”,那个大人说你想这个事还想得有点早。大家都看过《艳阳天》。来自于生活的文学,总会有那么一句话多年之后还会被别人记住,这是写作的正道。
第二个方面,我总是在想,浩然从上世纪50年代写《喜鹊登枝》,后来写《艳阳天》《金光大道》,他怎么会有那么充沛的激情和自信,持续写出这样的作品,他的激情和自信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作家有时候知道怎么写,但是涉及到写什么的问题,就害怕写作时丧失激情和自信。这对作家来说,尤其对一个比较有写作经验的作家来说非常要命。浩然创作的激情和自信特别充沛,他甚至可能是这方面最充沛的一个中国作家。我觉得浩然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地方,跟后来的很多作家不一样,就是他心里有一个理想的乡村,他一直在为这个理想的乡村而写。而文学恰恰是一个向理想攀登、向理想靠近、是一个呼唤着理想的艺术门类。理想对浩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浩然之所以成为浩然的原因。
到今天,人类理想的形态变了很多,实现理想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和多样,而且我们的手段比浩然那个年代要好很多,但是今天的作家还是要学习浩然,我们心里要有一个理想的乡村、理想的城市,理想的生活,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作品充满激情和自信。作家说到底是一个来自生活的职业,也是一个靠近理想的职业,我们相信通过社会各界,尤其是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我们亲眼看到理想的乡村变成现实,同时如果能够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我想这就是今天的作家莫大的荣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