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沙龙|从这里“进”北京 《记忆北京》对谈活动举办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4-09-09

  9月3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承办的“岁时纪胜与文学北京——《记忆北京》对谈活动”在市文联艺术工坊举行。

  本期艺苑沙龙活动邀请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大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陈平原担任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勇担任与谈人,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研究员袁一丹担任学术主持人。

  活动伊始,陈平原介绍了自己30余年来由“北京文化”起步逐渐走向“都市研究”的北京研究之路:从发表随笔《北京学》到开设北大课程“北京文化研究”,再到主持“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主编“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以及指导多篇研究北京历史、文化、文学、教育的博士论文,他始终关注以北京为代表的都市建设、都市生活、都市文化以及都市书写。接下来,从“时/空”“都/市”“人/文”三组关系切入,为读者讲述北京这座都城各不相同的多种面向;结合“文学与时令”,将读者带入到从陆游一直到周作人再到顾随的漫长的文化记忆,以及郁达夫、张恨水、邓云乡笔下令人神往的古都北京。

  在对谈环节,三位学者就文学与城、大学与城、食与城、都与城、史与城的话题展开讨论,谈论了北京这座城市以及与北京相关的文学、大学、食物、政治、历史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大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所长陈平原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勇


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研究员袁一丹

 

文学与城:如何评价文学与北京的关系

 

  在中国文学的领域里,“北京”是少数几个建构了自己文学形象的城市。借助于“北京”这个参照体系,不同的作家构建了不同的城市空间景观。陈平原说:“我的师姐赵园在上世纪写过一本《北京:城与人》,从现代文学一直谈到当代文学。30年后的今天,相信专业研究者会把更多北京的写作、文学以及文学相关的,甚至是学术的都带进我们思考的话题,这方面年轻一辈会做得更好。”

  刘勇补充道,我们在充分了解周作人和老舍这些作家以外,还要关注一些新的北京作家对北京新的书写,或许也是当下解读北京需要关注的。作家徐则臣通过运河延展了北京的空间和内涵,他把运河一直写到他的故乡花街、泰州、江苏,北京和外地通过运河沟通起来,这也是一个新的北京书写。

 

大学与城:如何看待大学与北京的关系

 

  一座城市如何从大学里吸取应有的养分,同样一所大学如何能反哺它的城市,这既是理论的、也是现实的问题。陈平原说:“大学如何为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教书育人、输送人才固然重要,如何为市民、为所在城市做出贡献同样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刘勇以自己访问剑桥大学的经验为例,他说,我在剑桥大学所在的小镇上观察来往行人,根本分不清谁是这个小镇的市民,谁是剑桥大学的学生和教授。在我看来,“分不清”正是教育的成功,是无形的成功。

 

食与城:如何研究饮食与北京的关系

 

  追根溯源,北京的很多所谓“特色饮食”实际都是从外地“引进”的,为什么要从饮食这个切入点来研究北京?陈平原说:“某种意义上胃口也决定我们的文化记忆,我把糖炒栗子作为一种文学文化和政治的饮食来讨论”。

  袁一丹说:“去年陈老师带我们走读,走过地安门大街时马上让我去一家店铺买了糖炒栗子,带回去给夏老师。今天正好又聊到栗子这个包含了很多故事和历史记忆的问题。”

  刘勇说,陈老师今天讲到栗子,完全是食物的文学史,食物的北京史。陈老师把城市文化与文学研究关联到一起,视野更加开阔。

 

都与城:如何解读作为首都的北京与作为城市的北京之间的关系

 

  研究北京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区分、解读国家的历史和城市的历史。陈平原指出:在北京做研究要意识到它是一个很特殊的状态,在很长的时间里它既是一座城市,也是一个国家的首都,比如说元明清到现当代,它本身所承担的国家首都功能超越了城市,作为城市的本体很容易被淹没。这也导致了我们在谈城市的时候如何把握分寸,是国史还是城史?我们意识到这是一座都城,既有都的成分,也有城的成分,重点在于两者如何区分开来表达。

 

史与城:如何解读历史与今日北京的意义

 

  不了解历史就无法真正理解一座城市,尤其是像北京这样历史悠久的都城。陈平原讲到,其实我们对北京并不真正了解。北大现在开设关于北京的课有一项内容就是“行读北京”——带着学生走四条线:一条是新文化记忆的线,一条是北京胡同的线,一条是北京中轴线,还有一条是北京旧城改造的线。我带着学生从今天的红楼出发,带上能找到的“五四”的各种资料,按照1919年5月4号上午北京大学学生走的路再走一遍,从东郊民巷走到了赵家楼。以前我们只在文献上读“五四”,实地走一遍以后会有更贴切的历史感触。

  袁一丹认为:在高度媒介化的环境下,今天在北京或者其他城市走的时候可能会去社交平台上查攻略,复制他人的经验。对于城市的新鲜感和探险是否有可能突破技术和媒介的框定,可能是未来的北京研究需要从理论上去思考的问题。



活动现场提问

  活动最后,三位学者就各自所关注的北京作家的写作,以及如何纪念“五四”、谈论“五四”,如何书写北京的历史文脉、感受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等提问,与观众分享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关于《记忆北京》

  本书收录了陈平原教授关于北京的文化随笔共计25篇。作者以诸多实际行动为依托,试图藉由文人的情怀和底蕴、学者严谨扎实的治学功底,用想象和记忆的碎片来重构一个精神的古都。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