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由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小成本电影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举行。本次研讨会是北京影协“影苑沙龙”系列研讨会的首场活动,邀请了中小成本电影从创作生产、营销发行到理论评论等各个环节、领域的专家,目的是从不同角度剖析当前中小成本电影市场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支持中小成本电影,促进更多精品力作产生,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会议现场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良学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宣部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电影创作部主任、北京影协理事林丽宁,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北京影协理事吴冠平,中国电影报社副总编辑、北京影协理事张晋锋,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研究员、北京影协理事刘藩,爱奇艺高级副总裁、北京影协理事叶宁,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影创意第一工作室经理、海浪电影周秘书长谢瑾,导演、北京影协理事李睿珺、刘晓世等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小成本影片当下的处境及发展的方向。会议由北京影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陈杨萍主持。北京市委宣传部影视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研讨会。
中宣部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电影创作部主任、北京影协理事林丽宁
林丽宁表示,电影频道作为国家主流媒体,在中小成本电影创作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走精品化路线,在题材上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鼓励创新,在题材的处理上努力进行类型化的表达,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希望与政府宣传部门、城市文旅、相关协会以及新媒体平台方通力合作,融合发展,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小成本电影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形成更大影响力。
爱奇艺高级副总裁、北京影协理事叶宁
叶宁指出,中小成本电影发展的难点和痛点背后其实反映了年轻创作者的困惑,当下存在着类型表达和作者表达混为一谈,以及优质剧本储备不足的问题,这造成平台腰部内容出现断层。实际上,市场对于中国好故事的表达仍然是饥渴的,创投机构应当为年轻人明确创作方向,并且给予优秀项目后续的资金支持,爱奇艺希望整合平台资源,寻求多方合作,生产优质中小成本影视内容。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北京影协理事吴冠平
吴冠平认为,一方面,从世界电影史来看,大部分电影都是中小成本的,大片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今天对于影像的接受和观看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电影接受的方式,对于影像建构的认知正在成为习惯并被快速转化成商业行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三个观点,即中小成本影片的成本不应和艺术创作挂钩,商业成功个案不能看作规律,分众化是实现价值的重要思路。
导演、北京影协理事李睿珺
李睿珺结合自身创作经历提出,当前中小成本电影面临发行和票房回收难的问题,部分中小成本电影在经过网络平台传播后取得一定的票房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短视频的宣传,因此作为创作者,他希望能给更多中小成本故事片长线放映的机会,以此进行口碑传播。另外,今天的硬件技术越来越完善,也是以往的拍摄条件所无法媲美的,甚至用手机拍摄电影也完全成为可能,创作者应该大胆尝试,重要的是先让人看到自己的作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研究员、北京影协理事刘藩
刘藩认为,对于有艺术追求、道心坚定的创作者,政府、行业和投资人应当给予宽容和保护。同时创作者也应当勤学敏思,超越私人絮语和个体信息茧房,突破同行认知,尊重观众,尽力兼顾实现艺术创新和激发大众共情,创作生产成色好、卖相好的作品。中小成本电影作为产品,在市场上取胜的关键是差异化,同时也要保留创作者在艺术表达和人生体验上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另外,对于从摄制中获益的拍摄地机构,鼓励其通过合作的方式提前进入项目,一定程度上减轻制作成本压力,实现资源整合,达到双赢。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中影创意第一工作室经理、海浪电影周秘书长谢瑾
谢瑾介绍了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和海浪电影周这两个平台。她认为中小成本电影涌现是电影市场成熟的标志,应当举全行业之力推动其发展。同时影片收入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可以通过植入版权、政府补贴实现一定的成本回收,由此可以降低对票房的依赖,减轻院线压力。作为中小成本电影不能依赖过去的商业模式和流量,而要看重性价比。任何电影都没有十全十美,击中要害,做到极致,这是导演们需要摸索的道路。导演不能野蛮生长,需要系统化培育,从过去的经验来看,“青年导演 成熟班底”的模式更有可能获得商业成功。
导演、北京影协理事刘晓世
刘晓世分享了自己创作军事科幻题材电影的相关经历,表达了对于中小成本电影创作环境的期待。他希望创投机构能更加规范、专业和细致,在培育选拔人才上不拘一格,注重差异化。作为创作者,将小众领域的独特体验和热爱运用到类型片创作中,可能是更好迎合市场需求的一种有益思路。创作者要把中国故事和文化自信结合起来,了解当下在发生什么。关于短视频,电影创作者与其抗拒不如拥抱和解,通过打通长、短视频创作以求健康发展。
中国电影报社副总编辑、北京影协理事张晋锋
张晋锋指出,中小成本电影对于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即长期稳定现金流产品、培育观众的常态化观影习惯和培养产业后备人才。结合近几年的影片,他总结,中小成本电影要做好,需要兼顾完成度、创新度和话题度三个“度”的同时追求精品化,在价值表达、题材故事、艺术手法和主创人员的社会形象等方面都寻求观众和市场的认同。在此基础上,他建议:宏观政策要有持续度,产业活力和秩序要兼顾,加大对青年创作人员作品的扶持力度,保证公平竞争的开放度。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良学
张良学对各位专家就中小成本电影未来发展和青年电影人未来创作之路提出的宝贵建议表示了感谢。同时也介绍了北京市文联和北京影协为扶持帮助中小成本电影创作所实施的一些列举措。北京市文联品牌活动“双周影院”于2023年4月启幕以来,举办了20多场放映交流活动,主要放映优秀中小成本影片,并邀请主创分享创作感受,正在成为文艺电影鉴赏地、专业学术交流集聚地。北京影协连续举办五届的“筑梦北京”电影短片创作大赛和持续开展十四届的“北京影协杯”电影剧本征集评选活动,为优秀年轻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创作机遇,成为优质中小成本电影的策源地,受到青年电影人的热烈响应。未来,北京市文联还将通过创作扶持和“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把优秀中小成本项目和有潜力的影视创作人才选出来、孵化好、送出去,推出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佳作,培养一批优秀影视人才,为繁荣国家电影事业和产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