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故事|将生命融入舞台——记刘震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4-03-20

 

将生命融入舞台——记刘震

 

  刘震,一个至今活跃在舞台上的舞蹈艺术家。他对于舞台的迷恋与狂热,使得他塑造了多部感人至深的舞剧作品,从凄美爱情悲剧的《阿炳》到富于浓厚传奇色彩的《大梦敦煌》,从对阿炳人生感悟与人间真情冷暖的完美写照到对男主角莫高不断追求艺术至高境界的艺术耐力,这些角色不仅仅是刘震艺术生命的真实体验,同时也是他对于生活不懈努力与艺术追求的挚爱表现。就如同他的每一个角色一样,都是源于他真实的生活感悟,因此才塑造出了这些栩栩如生、感人至深的人物角色。这些形象同时也鼓舞了一代有志青年,也为我们广大观众诉说出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大爱世界。

  刘震对于艺术的热爱是真挚而强烈的。作为舞蹈演员出身的他,身上的伤痛早已是家常便饭,他的膝盖有多处损伤,但他的每次排练与表演呈现都为观众留下一个个情感饱满的艺术角色与生命。随着时间回旋,我们现在把时间慢慢退回至2007年的湖北宜昌,当时还在做演员的他,第一次兼任导演并主演作品《楚水巴山》。在排练过程中,他不仅需要亲自出马为每一个群舞片段调试动作,而且还要利用演员与剧组休息的时间,编排与揣摩主要角色的动作与表达,这样高强度的排练消耗,一直持续了数月之久。刘震凭借个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信念与毅力,排除了重重困难,咬牙坚持,却还是在临演前的合成阶段发生了意外。当时他正在舞台上排演舞剧中最重要的一段舞蹈,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舞姿跳跃的落地瞬间,他的左脚跟腱发生了断裂。突如其来的意外状况仿佛是上天给刘震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这是危及艺术生命的伤痛,刘震却依旧不忘舞剧的持续进行,他当即安排副导演与编导们,继续完成舞台联排的工作,他不能让舞剧排演停下来。

  被送到医院病房中的刘震,久久不能平静。虽然伤痛阻止了他的舞剧排练工作,但还在治伤阶段的刘震,在医院便开启了他的导演工作,舞蹈演员们将随后的排练与作品修改,全部搬至医院进行,同时刘震将构思好的舞蹈片段,在床上比画着进行排练。这样的一种医院排练方式,给医院平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也丰富了刘震的人生经历。正是刘震这样的执着与付出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回报,他的这部既编又演的舞蹈诗最终获得了“文华”编导与表演的双料大奖,以及文华大奖特别奖的成绩。

  此后,刘震将更多的精力转向舞蹈艺术创作。代表作品有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曹雪芹》。这两部舞剧都获得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立项,其中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入围荷花奖终评,荣获北京市文学艺术优秀作品奖,入选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刘震的创作能力,同时还体现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刘震以服务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积极倡导、发起并成功举办了全球第一个以舞剧为主题的艺术节——中关村舞剧节,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刘震曾说他把每个观众都当成他的舞伴与朋友,因为他尊重舞台、尊重观众。就是这样一种对于舞蹈艺术的挚爱与感悟,不断激励着刘震的艺术生命持续发光,并且以他特有的舞蹈方式传递出了艺术的美好、社会的关爱,鼓舞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观众。

作者:李石磊

 

 

  刘震(1974年7月一),男,青年舞蹈家,国家一级演员,编导。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员,北京海淀舞蹈家协会主席。表演代表作品有:舞剧《阿炳》《大梦敦煌》等,导演代表作品有: 舞蹈《满江红》《封箱》《雪梅兰》《墨舞流白》,功夫诗《九卷》,舞剧《梦回乌拉》《人生若只如初见》《曹雪芹》《长城》等,获第十届白俄罗斯国际现代舞大赛表演大奖,大型舞蹈音画《楚水巴山》获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奖文华编导奖、文华表演奖、文华大奖特别奖。被授予中国文联跨世纪青年舞蹈家、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关村文化产业领军者荣誉称号。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