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戏曲研究工程的“学术民工”——记傅谨
在当代戏剧界,傅谨的名望很高,但他本人非常低调,为人平和、宽厚,脸上总是挂着谦和的笑。不过,在学术研究上,傅谨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严谨如其名,尤其对于他热爱的戏曲研究,更是达到了痴迷的状态。
从篾匠到学术研究一脉相承
傅谨谈到自己与戏曲的相识相知,来源于儿时在浙江衢州老家听婺剧的经历。从前的婺剧演出,戏台子通常搭在空旷的场地上。在后台各种伴奏乐器中,高亢嘹亮的唢呐声最富有穿透力,能把撩人心魂的婺剧曲调传送到好几里远的地方。
“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魔力。”1971年,15岁的傅谨进入衢县峡口篾业社当了一名篾匠。8年里,篾刀挥舞中,光阴匆匆流去。“听戏、看戏,就是我的业余生活。”回忆往事,傅谨轻轻地笑了起来,“我对戏曲实在热爱。爱到何种程度?这么说吧,参加高考的前一天晚上,我还跑出去看戏呢!”
“我少年时期就爱看书,且深受鲁迅杂文影响,曾经和同伴出过‘地下刊物’,写诗、写文,把内心世界表达得酣畅淋漓。”傅谨说,自己曾是父母眼中的捣蛋鬼,做了篾匠后才显得沉稳许多。“而我也是大约10多年前才慢慢地意识到,8年篾匠经历,在我的学术研究中留下了非常鲜明的烙印。”
1979年,傅谨考上大学,此后逐渐走上学术研究道路。“正因为我是做手艺出身的。手艺人敬重师傅,尊师重道,这是规矩,是做人的底线。其实文化与艺术,都只有敬畏传统才能代代相传。徒弟的手艺可以比师傅好,现代戏剧可以比古代优秀先进,但传统中始终有些东西是徒弟学不会的,古代也有一些文化创造是现代人无法超越的。”傅谨坦陈,自己多年来对文化传统的敬畏,对戏剧传统的坚持,源头就在这段做篾匠的经历,“这是流淌在血液里的观念”。
“学术民工”尽情享受戏曲的魅力
傅谨笑称自己是一个“学术民工”。在30多年戏曲研究的经历中,除了做一些基础理论研究,他还长期对浙江台州民间戏剧进行田野研究,形成的代表性成果《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给后继的学者们提供了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与方法研究地方剧种以及民间戏曲的一种思路。2016年10月,历时6年之久,由梅葆玖担任名誉主编,傅谨担任主编的八卷本《梅兰芳全集》首发。这是以梅兰芳署名的存世文献首次结集,总计600多万字,填补了梅兰芳先生在此之前无全集的空白。傅谨回顾起编纂过程还略有感慨,当时,任中国戏剧出版社副社长的赵建新与他商量要做一套《梅兰芳全集》。傅谨幽默地说,那会儿还以为捡了一个大便宜,“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活儿,梅兰芳那么有名,他的东西简单编一下就行了。真开始做的时候,才知道事情不那么简单。没想到梅兰芳这样一个中国现代最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人物,居然没有人去给他做全集。”傅谨说,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对这套全集很重视,早在2015年4月就为《梅兰芳全集》写了序言。遗憾的是,玖爷未能看到全集的出版就离世。“我们做得太慢了,这是我心中一个特别不落忍的事。”
2017年,160万字的《20世纪中国戏剧史》出版,这是傅谨多年从事戏剧史论研究、长期关注戏剧实践发展的集大成著作。傅谨说,在思考20世纪中国戏剧史时,他做了很多个案研究,而梳理的结果,则是一个又一个看似颠覆以往戏剧史观和戏剧常识的观点频繁出现。
然而,比还原20世纪中国戏剧历史原貌更重要的是,傅谨希望通过这本书观照现实和传递观念:“这是一本有观点的戏剧史,我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人,能从中知道我们当下的戏剧怎么办。”
在傅谨看来,戏曲的传承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戏曲传承下来了,很多民族文化基因也就传承下来了,“为什么老戏耐看?因为那里本来就有很丰富的、令人感动的人文内涵。”
作者:卢曦
傅谨(1956年9月— ),男,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戏曲艺术》杂志主编。从事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专项课题研究,出版《中国戏剧艺术论》等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随笔与艺术评论500余篇,其中发表在CSSCI期刊上的论文超过70篇。获第二届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北京市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参考资料:
[1] 罗东哲:《衢籍戏剧理论家、评论家傅谨先生:我期盼有朝一日衢州也能有三五个剧场,看好戏是要排队的》,《衢州晚报》,2017年9月4日。
[2] 田超:《八卷本〈梅兰芳全集〉问世 傅谨遗憾梅葆玖先生未能看到“全集”》,《京华时报》,2016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