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坊|王润:话剧《寻找春柳社》
——与其给出答案 不如一直寻找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3-02-07

话剧《寻找春柳社》
——与其给出答案 不如一直寻找

文/王润

  2月3日,追寻“中国话剧起源”、追问“戏剧灵魂”的话剧《寻找春柳社》在老舍剧场上演,恰逢老舍先生诞辰纪念日,具有特殊的意义。纵观这部作品,诞生于中国话剧百年之际,一直演到今天仍然能引起当代观众热烈反响,其创作演出历程,更让人觉得意味深长。

  2007年,时任中国话剧协会会长的李默然正在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做准备,家里全是各种资料。回沈阳老家看父亲的李龙吟,了解到中国话剧是以1907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组织的“春柳社”排演话剧《黑奴吁天录》为起源,觉得很有意思。但他回北京后,发现关于春柳社的资料很少,于是就决定写个话剧,名字就叫《寻找春柳社》。剧本写完后,李龙吟将其发给当时的北京人艺院长任鸣。任鸣读完剧本,立刻主动表示愿意亲自导演该剧,剧中很多演员也都来自北京人艺。《寻找春柳社》在话剧百年之际首演时,李默然也亲自观看了演出,并且觉得很不错,还跟儿子李龙吟商量,希望让辽宁人艺也来演这部戏。

  这个戏从2007年首演引起轰动,一直演到如今,十多年来不仅常演不衰,而且还经常被各高校进行排演。去年首届桂林艺术节,该剧还受邀到“春柳社”重要成员、后来担任中央戏剧学院首任院长的欧阳予倩亲自设计并担任馆长的中国第一座话剧剧场——广西省立艺术馆演出,被剧组认为是一次“拜谒祖师爷”的“朝圣之旅”。

  今年,这部戏作为“北京市文联团体会员单位原创剧目小剧场演出季”剧目之一再次回到北京演出,不仅李龙吟在剧中扮演一位老导演;李龙吟之子、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二级导演李唫也首次登上该剧舞台,在剧中扮演音响师。这不仅是已经合作过多次的李龙吟、李唫父子首次同台演出,也代表着“中国戏剧精神”在这个戏剧之家的传承,象征着中国几代戏剧人对中国话剧起源的追寻,对中国戏剧本质与灵魂的追问。

  《寻找春柳社》采用的是“戏中戏”结构,人物在三重身份间不断转换——一群当代大学剧社的学生,扮演当年在日本留学时创建“春柳社”的李叔同、欧阳予倩、曾孝谷等重要文化人物,同时再演这些留学生排演中国人自己创作剧本并公开演出的第一个话剧——根据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黑奴吁天录》中的各个角色。

  剧中,这些大学生边排戏边争论为什么要搞话剧,并且先后请来三位导演来指导排练。第一位是代表着某种传统的老导演,他认为“戏剧的灵魂是真实”;第二位是主张“玩戏剧”的新潮年轻导演,认为“戏剧的灵魂是情趣”;第三位导演则像个演说家,认为“戏剧的灵魂是品位”。这三位导演各执己见,来去匆匆,在有些荒诞的闹剧氛围中,让年轻的学生演员们陷入了更深的困惑,也让观众们在笑声中对“戏剧的灵魂到底是什么”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戏剧评论家解玺璋曾说:“《寻找春柳社》是对中国话剧普遍焦虑的一种积极回应。我们所要寻找的春柳社,也可以理解为寻找被我们丢失的话剧精神。”但时隔多年,李龙吟却认为:“我不是找到了春柳社,是没找到。不是找到了中国话剧的本源,是更渺茫。”

  《寻找春柳社》中有段台词:“春柳社代表一种精神,一种时代的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对艺术的追求,一种理想,一种要求人人平等的理想。这种精神、追求、理想,在今天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这段台词,被剧中三位导演用不同态度说出,也引发观众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让李龙吟感到欣慰,但他依然在追问,在反思:“这种精神、追求、理解,我们传承下来了吗?中国话剧的本源我们找到了吗?被丢失的话剧精神找回来了吗?中国话剧有什么新的发展吗?”

  散场后,还有不少观众在热烈地探讨。有小观众用稚嫩的童声问家长:“戏剧的灵魂到底是是什么呀?”也许,《寻找春柳社》这个戏常演常新的意义,正和中国戏剧的发展一样,不在于“给出答案”,更重要的是“一直寻找”。

  本文原载于《北京晚报》

  (图片由组联部提供)

 

王润

  资深媒体人,戏剧评论人;京报集团文化记者。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