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人到民间文艺工作组织者——记董梦知
山东大汉董梦知,从小在青岛海边长大,大海给了他诗意的幻想,他在学生时代就喜欢读诗写诗。当过教师、公安干部的董梦知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不放弃诗人的梦想。1975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诗集《北京的早晨》,发表了他的《治水新歌》,从此他开始了文学创作,1980年,他调入门头沟文化馆工作。在文化馆,他的工作重心从纯文学转向民间文学的挖掘与整理。1985年,他调入北京市文联《北国风》刊物任编辑。两年后,他调入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任秘书长。他一到任,就接手了编纂北京“民间文学集成”这项艰巨的工作,这是一项必须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的国家文化工程,北京民协是当时北京市文联所有协会中唯一有硬性工作指标的协会。
这项工作对他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在门头沟工作时的工作与此类似;陌生是因为涉及的面更广,需要协调的事更多,花费的时间更长,难度也更大。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他深知肩上担子的分量,必须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来做好。
首先编纂的是《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卷》(下称“北京故事卷”)。他们一次次地跑往各区县,与区县文化局、文化馆协商,建立区县“集成班子”,再由各区县、乡镇(街道)文化站组织以文化干部、教师、业余作者为主的采风队伍,下到乡村、社区、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各区县对采风成果进行审订、筛选、编印本区县的“资料本”,最后上报给北京民协,统一编纂成书。当时,全国各省、区统一行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如此大规模的民间采风活动,全国参与的人员多达200万,光北京就有几百人参与采写,上万人口述。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很多民间故事作为封建迷信被铲除了,没有几个年轻人能讲故事了。为了寻找讲述人,挖掘那些已经被历史掩埋的故事,他们费尽心力。1987年底,全市18个区县,已有14个送来了资料本,加上其他4个区县的手抄本,共计1000余万字。董梦知组织了以民间文化学者、专家、教师为主的审稿班子,着手“北京故事卷”的审订编纂工作。他还组织了总编委会的学术会议,确定了“北京故事卷”应以突出北京特点为主。
经过3年的编纂,书稿于1991年提交总编委会审订。经过与总编委会多次研讨修改,于第二年通过终审。
就在“北京故事卷”终于定稿要出版时,董梦知还没来得及长吁一口气,却遇到新的难题,国家不统一拨款了,要各省自筹资金出版。北京市文联本身就经费紧张,根本拿不出这笔巨款,出书工作只能搁浅。眼见其他省市陆续出版,“北京故事卷”迟迟出版不了。董梦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年年地打报告,一次次地找各级领导反映问题并寻求帮助,奔波5年,终于获得10万元拨款。前后历时14年,《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卷》终于在1998年底出版了。这期间又有20余位民间故事家去世了,试想当时若不及时抢救,有些口头文学就永远消失了。
此时董梦知正好退休,继任者接着续做另两部集成,可是没过多久,发现没有董老真不行,又要把他给请回来继续干。但没有报酬,只有一点审稿费:万字20元。这标准还是集成立项时定的。而董梦知深知集成工作的意义,不计报酬地又干了四五年,组织同事一起完成了《中国歌谣集成·北京卷》和《中国谚语集成·北京卷》的后续编纂工作,并于2006年出版。至此“三套集成”已全部出齐。这是北京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是一份无价的文化遗产。
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典刚结束,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国“十部文艺集成志书全部出版表彰大会”,董梦知被全国总编委会授予“特殊贡献个人奖”,这是对他20多年来辛勤工作的肯定。
退休后的董梦知笔耕不辍,怀揣着诗人之梦,民间文艺之心,披荆斩棘,孜孜不倦地行走在采集、挖掘、整理民间文艺的路上。
作者:侯磊
董梦知(1939年10月— ),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副主席,北京市文联理事。著有诗集《梦之诗》,文集《街巷雅趣》,民俗专著《岁时节令传说》《当代北京歌谣史话》,组织编纂志书《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北京卷》《中国歌谣集成·北京卷》《中国谚语集成·北京卷》。电视系列片《北京民间艺术》获全国民俗民艺电视片优秀奖。2004年获文化部“特殊贡献个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