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经验,谋创新,促发展——2021北京文艺发展报告总结会
暨2022北京文艺发展报告策划会召开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2-10-08

  9月29日上午,北京市文联组织召开2021北京文艺发展报告总结会暨2022北京文艺发展报告策划会,邀请各艺术门类专家学者深入交流,总结经验做法,为《2022北京文艺发展报告》的策划编撰工作建言献策。


现场合影

  《北京文艺发展报告》是以年为单位,记录当代文艺发展、分析文艺行业现状,梳理北京地区各艺术门类发展状况的具有重要史论价值的文献资料。报告聚焦热点文艺作品及文艺现象,用事例、用数据说话,向读者科学、客观、全面地展现当代北京文艺发展图景。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丛峰讲话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丛峰,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宋宝珍,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所长蒋慧明,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吕晓,北京评协理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基础部主任、教授赵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石天强,北京评协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副研究员祝鹏程,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馆员陈樱之,中央民族大学图像研究所教师孙宇龙等编写成员参会。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参加会议。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柴莹主持会议。


北京评协秘书长、驻会副主席赖洪波介绍情况

  赖洪波介绍了本书的编写目的以及编写团队的构成,对与会专家对本书的支持与全身心的投入表达感谢。同时,向专家们传达了评审专家的建议:一是要明确北京的内涵和外延;二是要突出北京特色,熟悉北京文艺政策;三是要处理好专业写作与数据支撑的关系;四是要将文艺行业发展与协会工作相结合。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2021北京文艺发展报告》的整理撰写工作是一个学习与协作过程。同时,对如何界定北京的概念,如何凸显北京特色,如何提升报告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如何灵活设定框架与语言风格,如何进行现象分析与理论创新,如何优化传播方式的多样性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柴莹主持会议

  柴莹介绍了《2022北京文艺发展报告》的编写进程与时间安排,表示通过此次总结会与策划会,全方位了解了与会专家在上一年度报告编写过程的问题与需求,并对报告的相关工作进行部署。

  马丛峰对参与编写《2021北京文艺发展报告》的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对报告的重要作用、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入解读,认为《北京文艺发展报告》应该官方性、权威性、学术性相统一。同时,对《2022北京文艺发展报告》的编写工作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导向正确、彰显价值。要使报告成为研究北京文艺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必读书,为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文艺工作的决策意见提供重要参考。二是调整结构、突出重点。北京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影视产业基地,单独出版影视和网络视听分册恰逢其时。三是学术品格和实用价值相统一。要集史、论、前瞻性功能于一体,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他坚信,通过沟通与协作,编写团队将再续北京文艺发展新篇章!


会议现场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