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的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系列活动——“新时代·新北京·新文学”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在北京坊劝业场隆重召开。
出席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文学,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作协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格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作家计文君,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刚,以及青年作家马小淘、李唐、伽蓝等。田鹏担任论坛主持。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致辞
陈宁在致辞中表示,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上,北京文学早已不是一个地方概念。作为新中国文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北京的文学一直领风气之先和风气之新,一大批作家和作品硕果累累,星光熠熠,在不同时期闪耀在中国文坛,作为引领中国文学版图崛起的旗帜,有力地推动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在新时代的新北京,文学在各艺术门类的“母本”作用更为鲜明。北京市文联历来十分重视从多种渠道挖掘和延展文学的价值,积极促进文学的多维度发展,让北京文学越来越充分地具备了“大北京”和“大文学”的格局。如让北京作协、北京老舍文学院、北京文学期刊中心发挥合力,在作家、作品的发现与培育,作家的组织与培养,作者与作品推介方面,做出切实的深化和促进。连续三年打造“北京作家日”这一文学品牌活动目前经成为北京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机制,28部译作签约和陆续完成,15个国家知名图书馆开辟了北京文学专区等。这些丰硕成果有效提升了北京文学海外版权的合作水平,向国际社会展示了北京文学的发展成就,助力了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塑造。此外还有对文学IP的成长方式探索,与北师大签署文学领域的框架合作,共同实施“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精品研推工程”等,以期能够和“北京作家日”及“十月文学月”形成大的整体,为北京文学的发展营造出一个长期的浓厚的良好氛围。
李敬泽在演讲中提到,互联网时代的海量信息使得每个人都在无形的“茧房”中,对于作家而言,这意味的可能是人和人之间在经验上、情感上以及理解力上的阻隔,现代文学的伟大使命就是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学和文化,就是要超越和破除诸多的“茧房”,把人民召唤起来,把民族凝聚起来,走上建立一个伟大现代民族国家的道路。回顾我们的文学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之后,在当代文学的早期,像丁玲、赵树理、柳青等作家都进入了自我边界之外的生活,从而写出了经典之作,这里确有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新时代·新北京·新文学”,新时代所召唤的那个新文学,绝不是由于我们的作家年龄新,也不是由于我们的作品在表面风貌上如何新奇和特异,而是我们的作家、我们的文学能不能够面对正在展开的如此广大的一个世界,如此复杂的一个生活,有一个新的态度,有一个新的方法。这需要作家们自己去探索。
格非认为,今天这个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由于新的产业、新的传播方式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多的进入一个局部的、局部之局部的生存环境当中。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同质化的写作,跟我们通过资讯、通过朋友圈每天看到的大量的社会新闻、社会事件没有什么区别,或者说很难做出严格的区分。而把熟悉的东西重新变得陌生,这是作家的工作。在写作中通过语言,通过文学的描绘,我们重新把动词、名词、形容词,把这里面本来就蕴含的巨大力量能够激发出来,而不是让它重新变得概念化。这是从技法上、从手法上、从叙事上对作家提出的新挑战和新任务。
张清华则以“新时代北京文学的在地书写与世界眼光”为题做了深度论述,他说,新时代的北京书写中,作家们自觉聚焦北京历史文化,凝视当代改革发展经验的写作正在增多,同时聚焦重大主题写作的风头也可谓正见,一批自觉以新时代北京书写为己任的青年作家正在茁壮成长,特别是还有一大批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90后青年作家,他们的书写呈现奇幻的、多异的、不同类型风格混合价差的特点,正在为新时代的北京故事增添全新的要素。由于主体性的不同,新时代的北京书写正出现出鲜明的特点,即开阔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着眼于细微处人性的观察,聚焦于时代变迁和现实的细节处人心的微妙处的刻画。同时又处处彰显北京这座常与变不断交替运行的城市的气息和性格,显示着它独有的气质和魅力。
圆桌对谈
圆桌对谈环节由杨庆祥任学术主持。徐则臣、计文君、丛治辰和徐刚等与谈嘉宾围绕“新时代·新北京·新文学”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新时代的北京在变化,北京的空间与气息、北京的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一定是伟大的变化,一定是好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文学要去捕捉它。如何正视这些变化,如何正视自身的局限性,对这些变化努力做整体性的把握,是新生代作家写作很重要的向度。新的北京书写或者说在新的历史语境里怎么书写北京,怎么讲好北京故事,怎样把此时此刻丰富复杂的北京经验通过强大的共情力转化为普遍的人类的经验,让我们的北京故事、我们的中国故事,我们的北京文学成为人类精神遗产不可绕过的部分,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命题。
在青年作家演讲环节,马小淘、李唐和伽蓝也分别以结合着自身的创作,谈到了如何在大气磅礴的时代进行细水微光的写作,如何写出动人的崭新的北京经验。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主持论坛
田鹏在主持时谈到,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新的写法,在新时代的脉搏中,北京作家和北京文学自有新的使命、新的担当,更呼唤着新的成就。对于北京作家来说,如何以新时代的视野认识自身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机遇,是责任,也是担当,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议题。在今天的北京文学高峰论坛上,嘉宾们的真知灼见使得这个议题收获了精彩纷呈的思想成果。期待作家们不断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牢记国之大者,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成果落实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以历史方位标注文学坐标,以人民立场彰显文学力量,把握历史主动,勇于担当作为,在新时代文学的辽阔疆域里获得新经验,实现新拓展,共同筑起新时代北京文学的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