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承办的“新时代北京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与审美意象”研讨会在京召开。
会议现场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丛峰,中国评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评协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一川,北京视协副主席、大前门(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经理郝金明,编剧王之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李光复,北京视协副主席、演员果靖霖,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石一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网络影视研究中心主任张智华,北京评协理事、《文艺报》艺术评论部主任高小立,北京评协理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基础部主任、教授赵晖,围绕北京题材电视剧创作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和互动关系中探讨“北京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与审美意象”,共商北京电视艺术创新发展的路径举措。北京视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贾忠华,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柴莹参加会议。会议由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主持。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马丛峰
李光复从艺术实践角度出发,表达对北京戏剧与影视剧表演的深刻体悟。
李光复认为现实主义戏剧是最有生命力的,最能感染和鼓舞观众。“越是地域的就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戏剧表演要坚定文化自信,要充分运用地域性的艺术表演、用民族的艺术征服外国观众,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艺术讲究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要塑造有血有肉、充满个性的角色,展现人性的光辉并使之富有生命力。他强调,北京文化有极强的生命力,能够打破地域偏见,展现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演员要通过对北京这片土地的深厚热爱与切身实践体验,以生动的角色塑造和个性化的表现,充分展现北京地域文化特征。
果靖霖从北京电视剧的共性、民族性与包容性层面对北京电视剧表演与创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果靖霖认为,好的作品是具有共性的。正如《大宅门》《渴望》《情满四合院》等优秀的北京电视剧作品,不仅深受北京民众喜爱,同时也得到全国观众的认可。演员要充分运用北京语言的特殊性展现北京影视剧特色,将北京礼仪文化融入北京题材电视剧,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新时代的北京在当代社会转型中更具包容力与国际范儿,在北京文化与外地文化甚至外来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中,形成新的形象、认知与文化特征,这些都可以成为新北京电视剧的创作灵感和素材来源。
王之理就如何创作新时代北京电视剧进行深入思考。
王之理对老北京年代戏与新时代北京电视剧的时代特征进行了比较,他认为老前辈(传统年代戏编剧、演员)的文化底蕴丰厚,能将老北京风俗、老北京人性格、老北京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新时代的北京有很多值得写的内容,但是想写一部真正的具有新时代北京特色题材的电视剧,仍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对业界普遍重视收视率而改变编剧创作初衷的做法,王之理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坚守道德底线,创作更具北京地域特色与文化价值的影视剧作品。
郝金明以电视剧艺术为人民服务为主旨,对新时代北京题材电视剧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索。
郝金明指出,今天新时代北京题材电视剧为创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如果一直停留在北京的前天与昨天,留恋着过去,就走不出过去的漩涡。影视剧创作者要走进新时代,在新时代中真正体会和感受北京,用对北京的旧情反映北京新时代风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一次文代会讲话中指出的:“人民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人民,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正阳门下》《情满四合院》以及《正阳门下小女人》等电视剧之所以热播,并得到人民高度认可,也正因为它们来自于人民。影视创作者要坚定不移地走总书记提出的创作方向和路线,一定会有更好、更新的突破。
石一枫从文学创作出发,分析文学创作与电视剧创作的关联性,为新北京电视剧创作提出建设性思考。
石一枫指出,电视剧与文学创作关系密切,从老舍的《四世同堂》到当代作家、编剧万方的《空镜子》,体现出北京戏剧与电视剧更为密切的文学关联与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老舍、王朔、刘恒等作家作品在今天看来似乎是在写过去,事实上是都是在写过去的新事物。北京的魅力在于它始终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新社会现象、新事物最先在北京出现。与其说北京有着丰富且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不如说这个传统中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常新的,文学与影视剧创作者应充分运用北京文化的“新”这一鲜明特征进行现实主义创作。
高小立阐释了“京味”内涵与京味电视剧的特点,分析了当下京味电视剧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北京电视剧创作指明出路,提出对策。
高小立指出,京味年代剧将目光更多地锁定在北京为代表的中国近现代百年沧桑剧变,北京都市题材剧则将艺术创作对准北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京味儿都市题材延伸了大型情景喜剧的开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呈现出艺术的创新性与主旋律的年轻化表达,得到众多年轻人喜爱。
她认为,京味电视剧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京味题材剧的后继发展呈现出乏力态势;其二北京都市题材电视剧创作出现窄化的倾向;其三新北京人题材创作仍然缺乏。针对这些问题,她给出相应对策:一是在题材拓展和创作上首先在文学改编上寻找突破口;二是写新北京要写好北京人,关注当下北京的特定群体;三是写好北漂和北京的文化人等新北京群体。在电视剧审美意象的表达层面要摒弃台词过满等弊端,突破年轻化叙事的局限,适应全年龄段的观众。
张智华从北京城市人口结构和城市主要特点出发,分析了北京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与审美意象。
张智华指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和审美意象与城市人口结构、主要建筑特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北京有中轴线,一条旱龙、一条水龙,是两条巨龙交汇的地方,它的包容性、宽容性表现明显。新时代北京题材电视剧从新的视角表现北京新气象,以小见大书写北京精神,多方面展示北京形象,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既传承了北京特色,大力表现新时代首都的精气神,又拓展北京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北京电视剧应在叙事策略与审美意象上不断提高:一是从新时代北京人及其创业等新的视角表现北京新的气象;二是以小见大书写北京精神,从平民角度出发,引发社会话题性,扩展辐射面,引起情感共鸣;三是多方面展示北京形象和文化,从北京地域特色、标志性建筑、北京人情怀、影视剧叙事技巧等层面展现北京形象文化;四是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增强首都文化影响力。
赵晖分享了她对北京文化的理解与感受,并指出京派文化在创新过程中的问题。
赵晖分享她对于北京文化的四点感受。第一,北京文化是全民族的文化,特殊的地域造就多元文化的交融。第二,北京文化是全国性的,是一种精英文化,具有知识分子的文化气息;同时北京文化也具有世俗性,是精英与世俗的杂糅文化。第三,北京人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要大力推广、塑造、描摹北京人性格,增强故事的冲击力。第四,北京文化是全世界的文化,东西方文化在传播与融合中相互碰撞。赵晖指出,北京创作题材当前居于老派京味儿的描摹及新派北京人焦虑的呈现,缺乏近郊题材、儿童题材、和工业题材的关注。其次,缺少传统文化的体现,缺少对一些北京老艺术家及北京人文化传承者的体现。再是,缺乏新派北京人与传统北京人的新旧矛盾冲突题材的表现。
王一川关注近十年来北京题材电视剧创作,深入分析与探讨了北京电视剧的三种叙事范式及其特征形成的内在根源和意义。
王一川指出,北京题材电视剧在叙述北京生活过程中,由主要人物社会身份所形成的特定话语构架,主要可分为京生范式、京为范式和京遇范式三种。第一种,京生范式通过叙述北京常住居民的日常生活故事,透露出生活在北京、并以北京话为鲜明特色的京味、京腔、京韵等地缘风情,也称京味剧。第二种是京为范式,重点叙述发生在北京城的有着全国影响力的人物和事件,突出在北京有作为或有大作为的意味,也称为京风剧。第三种为京遇范式,主要叙述异乡人在北京城的遇合或遭遇,也称京情剧或京思剧。三种叙事范式及特征的形成与北京城的历史和现实紧密相关,在深层深刻地参与形塑了北京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范式的基础,并且也同样深刻地形塑了包括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门类在内的北京题材文艺作品的叙事范式的基础。
马丛峰结合对近年来北京影视行业发展现状的思考,提出加快建设“影视之都”规划、推动北京影视业繁荣发展的具体实施举措。
一、北京加快建设“影视之都”是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应有之意。市文联应充分发挥在自身优势、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作品评价等方面有效作用。二、理论研究对于北京加快建设“影视之都”具有重要意义。文艺理论为影视创作和产业发展所提供经验土壤和思想空间,影视理论在与实践构成一系列阐释关系的过程中标识了它的必要性,彰显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但是,另一方面,理论应该先行于创作,引导创作,用已有成果的结验总结和理论提升旗帜鲜明阐明创作出影视精品的最优路径。三、北京市文联、北京评协当前已经在谋划整体布局,用文艺评论引导影视创作产业发展、引领风尚,更好地推进“影视之都”建设。未来,市文联也将探索编辑出版《影视艺术年度发展报告》,通过创办专业的文艺评论刊物、开辟影视评论专栏、打造文艺评论短视频品牌,在北京文艺论坛中设置影视分论坛、网络视听产业分论坛等多项举措,进一步推动文艺评论与影视创作的良性互动。
全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