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故事丨直击真实的人性——记郑晓龙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2-06-10

  导演郑晓龙是在他住了十几年的胡同院落里回忆自己的影视创作生涯的。

  午后的阳光透过天井的穹顶,洒落在一潭养着锦鲤的池水上。池边绿植茂盛,绣球艳丽,光线追着水纹跳动,日影斑驳。郑晓龙穿着一件条纹衬衫,踏着老北京布鞋,坐在慵懒的阳光下,热情又随意地招呼着我们,神态安闲。这是他喜欢的放松的状态。

  “艺术创作必须要有一个放松的环境,创作是思想自由驰骋的过程,是天马行空的过程。”他回忆起30多年前,那部由他主导策划的电视剧《渴望》,这部现象级作品就是在一个非常放松的创作环境中诞生的。

  1989年,37岁的郑晓龙任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他敏感地意识到大众文化时代已悄然到来。他想做片子,但存在局限,没有经费对标《红楼梦》和《西游记》那样的作品。穷则思变,郑晓龙准备改变电视剧的生产模式:多机位、同期录音、室内剧、低成本……另外,“要将视野落到普通人、落到时代、落到社会,做出一部贴近人心的作品”。

  郑晓龙召集了编剧李晓明、王朔、郑凯龙,4个人一拍即合,在蓟门饭店的包间里开始闭关创作一部关于苦难女人的剧本。“大家各自讲述生活中经历的故事,互相激发创作灵感,开启头脑风暴。创作的过程愉悦又轻松,大家都很享受。我们常常边吃饺子边讨论,饭店还有24小时热水。”

  几经讨论、修改,长达17万字的故事大纲终于落地成为剧本。1990年的冬天,我国第一部室内电视剧《渴望》横空出世,开启了大众文化的先河,成为电视剧历史上的奇迹。一时间,几乎人人都会在茶余饭后讨论一个名叫刘慧芳的善良又悲情的女人。

  因为《渴望》,电视荧幕有了一派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这也成为后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遵循的创作原则。

  很快,郑晓龙开始构思新的创作,这一次,他尝试将现实主义态度放在电视系列喜剧上,一个以“编辑部的故事”为框架的构思雏形,在他的头脑里迅速搭建。为了保障内容质量,北京作家协会参与联合编剧,集结一大批优秀作者参与创作。团队里大多都是编辑,大家对编辑部里的故事再熟悉不过了,每个人都可以讲一箩筐编辑部的故事,拿自己“开涮”还不容易?就这样,一个汇聚芸芸众生相,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人间指南”编辑部,在时代的浪潮下应运而生。

  故事的壳有了,但创作起来并非一帆风顺。“不同的人写不同的故事,风格不一致成为最大的问题。虽然明确要求写喜剧,但有人写的更像是相声。王朔写的风格是最符合我想要的,他最大的特点是有很强的幽默感。”郑晓龙决定,以王朔为标杆,由他担任总编剧,把大家的剧本修改润色、统一风格。

  1992年,《编辑部的故事》顺利播出。一个个大胆、真实、幽默、针砭时弊的故事,瞬间引发讨论热潮。几个编辑,善良中带着几分嚣张,传统中又掺着几分前卫,游走在知识分子阶层,却染着几分可爱的江湖习气。他们窥探着出入编辑部的各色人等,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演绎着人世间的喜乐悲欢。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拍的作品收视率都挺高,老百姓都爱看?我说很容易,你要讲老百姓的故事。老百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你讲人的故事,讲人性的故事,就很容易产生共鸣。”郑晓龙把自己比作“做形象”的人,“思维的事,是留给观众的,我要做好的是形象,做好现实主义人物形象”。

  中国电视剧的六十载变迁,郑晓龙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20世纪末,他策划或导演的《四世同堂》《北京人在纽约》《一年又一年》,个个掷地有声,开创先河;千禧年后,他导演的《金婚》《红高粱》《甄嬛传》《芈月传》再度创造了新篇章。于个人,这些剧目是他影视创作生涯珍贵的“前半场”,于中国电视剧,则是一个个厚重辉煌的影像实例。中国电视剧的创作,从建构到繁荣,他一步步陪伴、见证,没有错过。直至现在,许多观众都认为,“金牌导演”郑晓龙出马,就意味着品质和保障。

  作者:马捷

  郑晓龙(1953年10月—),男,中共党员。导演,国家一级编剧。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策划和执导电视剧《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金婚》《甄嬛传》《红高粱》《芈月传》《急诊科医生》等,获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国电视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剧产业20年突出贡献导演奖等奖项,多次担任国内外重要影视奖项评委。被授予全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北京十佳电视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