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7点多,北京驶向石家庄的火车上,坐着北京师范大学的8位年轻学生和一位年近六旬的教授。
走出火车站,一行人直奔通往赵县的汽车站;汽车到达赵县,他们乘上通往范庄的乡村巴士。在颠簸的路上,汽车摇摇晃晃地把他们送到范庄。这是2010年的二月初一,他们到范庄调研农历二月初一到初四举行的龙牌会。
和学生一起的教授是刘铁梁,42年风雨中奔走在田野的人,他曾说,“我的知识体系来源于老百姓”。
范庄只有3家简易的小旅馆。“这家,卫生间不太好;这家不方便洗澡;这家吧,一间房一宿10块钱。”学生说,“老师您住单间吧。”
刘铁梁拉着其中一位学生李向振,走,咱俩一间,一人5块。“去安国也是,人家给教授安排的是套间,他说跟我们一样,一个单间,还是我们俩住。”李向振说。
安顿下来。刘铁梁嘱咐大家:“明天是初二正日子,你们可以打听打听‘龙棚’在哪儿,明天都有哪些活动。”学生们分头去踩点。
“我1996年曾到这里调研,认识几个老朋友,我打算看看他们。李向振你跟我一块儿去。”晚上,刘铁梁买上几箱牛奶,第一个去的是一位大娘家。
一进屋,见着下肢打着石膏的大娘,刘铁梁有些惊讶:“我就两年没来,您这是……哎。”像是自己娘一样心疼。
大娘正打着麻将,一边打一边跟他聊。刘铁梁从兜里掏出个小本,时不时记上两笔。
大娘有点不好意思,想着不打了,刘铁梁说:“打吧,打吧。”
大娘还是不打了。
“李向振,你去打,要不三缺一了。”
临走,大娘送了一袋苹果。
几家走过,天已经黢黑了。李向振拎着苹果和另一箱奶,跟在老师的后面,七七八八地拐弯,不是熟悉的人,白天都摸不着门儿,更别说晚上了。而刘铁梁如同回自己老家一样轻车熟路。
到了龙牌会上做饭的刘师傅家,敲开门,黑洞洞的门前,老人一张口就喊:“刘教授,来了呀?我托了多少去北京的人给您带好呢!”
一位大学教授,一位乡村老农,老哥俩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约好明天一早龙牌会上见。
几家乡亲走完,已经深夜11点。李向振想睡,刘铁梁没困意,说:“以后你们再有机会来,一定要多跟这些老人说说话,省得他们老是惦记着。”
“刘老师,您来这里20多年了,很多人的家门都那么熟悉了,还往本子上记什么呀?”
“听他们说话,总会有新收获。我们是在研究生活,人的生活每天都在变。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学问,处处是田野。”
刘铁梁的另一位博士生李晓宁说:“2014年,我们去那儿住的是15块钱一间的房子。庙会上吃的是白菜炖粉条。刘老师说,以前是4口锅,今年2口锅,说明村里人都外出打工了。他对问题的敏感度,我们都佩服。”
我曾参加民协组织的廊坊田野调查,领队刘铁梁老师的小本子一直吸引着我。他记下了民俗事项的点点滴滴,包括村落过去怎样闹土匪等乡民的记忆。
近20年来,他一直做着北京各区县的民俗志田野调查,已经接近大功告成。
2019年,我到京西大山里的芦子水进行田野调查,见到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写着“隗氏民俗文化园”,落款是刘铁梁。
那石头上的层层石纹,犹如刘铁梁在大地上走过的脚印。
作者:杨金凤
刘铁梁(1946年1月—),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曾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民协主席。从事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研究和教学近40年,主要研究方向是民俗学理论、村落民俗志研究、故事学等,发表《村落庙会的传统及其调整》等百余篇论文,出版《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经典》等著作。曾获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奖等多种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