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对话”第四期“什么样的文学可以常新”在京举办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1-10-29

  10月27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老舍文学院协办的文艺评论系列学术对谈活动“坊间对话”第四期在京举办。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杜德久,北京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王虓、北京老舍文学院副院长周敏出席,北京作协、北京评协等多个文艺家协会的会员代表、北京老舍文学院学员、区产行业文联代表以及来自首都高校的学生代表参与活动。活动由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兼北京市文联研究部主任赖洪波主持。


活动现场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杜德久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标准已经形成新的国际语境,因此如何从世界文学范畴对其价值进行合理评估,一直广受热议。本期活动以“什么样的文学可以常新”为主题,邀请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文学评论家孟繁华担任学术主持,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周晓枫,北京作协理事、《当代》杂志编辑石一枫,北京评协理事、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作为对谈嘉宾,围绕文学的经典性、审美经验、思想深度、情感深度及新时代文学的发展等展开交流。


对谈现场


学术主持:孟繁华


对谈嘉宾:周晓枫


对谈嘉宾:石一枫


对谈嘉宾:丛治辰

文学经典是常新的

  孟繁华表示,与古典文学相比,当代文学经典化要复杂一些,经典化的标准和尺度已经形成新的国际语境,比如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用一个世界文学界大家公认的尺度来评论。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估与中国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一样,一定要看它的高端成就。而文学经过经典化可以是常新的,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境中去读同一部作品,感觉是不一样的,经常会有新的体悟。所谓“言有尽意无穷”,指的就是常新。周晓枫认为,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首先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保持内心的静气和从容,把自己的可能性开拓到创作的最后。作品是否能被经典化不是作者自己可以控制的,所谓经典化的过程有时候是时间的表态。石一枫认为,需要从三个维度来考量经典化的问题,即文学史研究者的维度、作家的维度和读者的维度。与其说文学因为经典所以常新,倒不如说是因为常新所以经典。对于当今作家来说,先做好让自己的作品“常新”更重要。丛治辰认为,文学的动人之处在于作家是经过理性淘洗之后的感性,他创造的形象在不同的时代引发不同的思考,让作品可以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被当作热点讨论,就做到了常新。


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兼北京市文联研究部主任赖洪波主持活动


北京作协副秘书长王虓出席活动


北京老舍文学院副院长周敏出席活动

提供新的审美经验的文学是常新的

  孟繁华认为,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经典有所不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经典是不断被确立,同样也不断被颠覆的。周晓枫认为,作家虽然无法离开自己身处的环境、所置身的时代,但是把文学作品写成“说明书”是很容易被历史淘汰的,作家重要的是保持自身的成长。石一枫坦言,自己对同时代的作家关注更多,因为可以在同一视野之下思考着同一种语境中的问题,或者说观察着同一种生活,对自己写作的帮助至关重要。丛治辰认为,文学的迷人之处在于能够让人走出原来固有的审美圈,让我们看到世界有多广大、可能性有多少。

有思想深度和情感深度的文学是常新的

  周晓枫认为,好的文学作品需要文字带有某种难以消弭的痕迹,要与自己的情感世界产生摩擦。一个作家的感情储量有多大、对内心的挖掘有多勇敢、对他人的世界有多好奇,决定了他的创作生命。石一枫以青春期的写作为例,强调作家不能只看到自己,需要有与别人的感情产生共情的能力。丛治辰认为,能让人在字里行间看到溢出来的氤氲在文字旁的光辉,就是作品中情的部分,这一点对学术写作也是一样的。思想容易伪装,但是情感难以伪装。孟繁华对此表示认同,他强调,文学虽然离不开理性,但是是主情的,人的“内宇宙”——情感、思想、精神,都与文学密切相关。感人的作品,一定敢于把自己的经历,特别是不足以为外人道的,或者站在道德高地容易被垢病的这些东西剖出来,这样的作品才有力量。


现场提问

  活动的现场提问环节,听众就如何看待文学创作中的重构机制、理念与形式创新,如何理解新时代文学的典型特征等问题,与嘉宾进行了现场互动。


活动现场

  “坊间对话”是由北京市文联创办的文艺评论系列活动。活动以文艺评论家、文艺创作者对谈、现场观众提问交流的形式,对当下优秀文艺作品、重点文艺现象和重要文艺思潮,进行深入、专业地解读,推动文艺评论走进大众生活,成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升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坊间对话”活动涉及文学、影视、音乐、舞蹈等多个艺术门类,由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文联其他12家文艺家协会共同举办。下一步,“坊间对话”将邀请戏剧、文学、舞蹈等艺术门类的资深专家对社会大众感兴趣的热点文艺主题进行对谈交流,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受益,更好发挥文艺评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重要作用。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