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学增生活照
挥毫列锦绣,落纸如烟云。
1955年生于北京密云巨各庄镇的任学增,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密云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从一名教师到教委机关干部再到密云书法家协会主席,谦恭仁厚的他半生翰墨、神交古贤,为当代名家崔胜辉先生得意弟子,多次荣获国家级书法大奖,被青岛名家书画院、泰安国山书画院聘为院士,作品被国家军事博物馆、甘肃省张芝艺术馆等地收藏。
从一幅幅峥嵘、磅礴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任学增“练字练心、以字立人”的从善如流和“神驰晋韵、墨染汉风”的书道兼俱,更有他在密云书法的传承中徐徐舒展的“以情暖民、以愛通心”。
以梦为马 练字立人
“三年冲出东邵渠,五年走向北京市,十年迈进全国列。”在经历了“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的艰难求索后,任学增砺学惜阴,终于攻破了一个个目标高地,圆梦初心夙愿。这一切缘起,还要追溯到四十七年前。
那时,还是毛头小子的任学增骑了一辆破旧的双喜牌自行车,驮着简单的行李前往密云县东邵渠中学报到,完成了一名师范生到人民教师的转换。当时他工作的学校是一所“戴帽”中学(小学、初中、高中均在一起),学校里有一位教师天天在写毛笔字,受那人影响,任学增也拿起毛笔开始描划。
任学增书法作品
任学增工作室
“写了近三年毛笔字的我,有天得知密云县文化馆要举办‘振兴中华’密云县书法展,便不知天高地厚地投了一件作品,没想到,初出茅庐的我居然还获得了二等奖,这个奖成了我日后学习书法的最大动力,也从此,写书法在我这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参加县里的书法活动逐渐多起来,在王金绵、于宝顺等老师传道授艺下,我逐渐从最初的写字走上了追求书法艺术的道路,可以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我所有的业余时间基本都用在了写字上。”
“我觉得想做成一件事,既得有目标,还得有具体的行动”。
在追求书法艺术过程中,任学增为自己定下了目标:经过三年苦练,使自己的书法水平能够在密云范围内有一席之地;五年后,让自己的书法作品挺进北京市书法展;十年后,入列全国书法展。
任学增和他的书法作品
任学增书法作品
衔石填海,追星赶月。
“学古人、临古人,吸取古人的笔法、字法和章法”“用笔要笔笔中锋,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折钗股……”受益于密云书法前辈的指导,每次临帖,从笔画的起笔、行笔再到收笔,他均细心揣摩、潜心研究,于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系列用功最勤。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尺牍》;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中秋帖》;颜真卿的《勤礼碑》《麻姑仙坛记》《告身帖》;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孙过庭《书谱》……在东邵渠山里的学校里,每当夜深人静临帖时,山中野兽的叫声便成了他练习书法时的陪乐;室内同事的酣声打不断他于纸上的行走,他暗暗立誓:笔秃千管,墨磨万挺,不及羲之便献之。
宋朝大书法家黄庭坚曾说:“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是说:想学到书法艺术真功夫以达登堂入室之境其实是很难的,太多人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迷茫着,几十年仍徘徊在书法艺术殿堂外的比比皆是,任学增亦如此:多少个日夜的付出,书写水平始终进展甚微,他曾梦想,哪一天若能像黄石公为张良授书一样,有个真人把书法的真谛传给自己该有多好!然而,“黄石公”始终没有出现,最终,还得回到现实中自食其力。他下决心要向现实中的“黄石公”请教,于是,他决定进京拜见欧阳中石先生。
经多方探询得知,欧阳先生住在北京朝阳内小街前拐棒胡同。任学增心怀忐忑来到胡同内,和人打听欧阳中石先生的住处,那人告诉他,你是要找会唱京剧的欧阳先生吧?前边那家就是。原来,欧阳中石先生非常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大家的架子,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当他向欧阳先生请教中锋用笔时,先生形象生动地告诉他:“一支毛笔握在手中,笔头垂直朝下,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按照你自己想象的笔划轻重去书写就行啦!关键是要让毛笔听你的话,这,需要功夫”。一席话,令任学增茅塞顿开,中锋用笔原来如此简单,当然,前提是要下苦功夫。
任学增创作书法中
任学增获奖证书
任学增抗疫书法作品
后来,他参加了欧阳中石先生主办的北京书法函授大学。每逢周六、日,任学增便早早起床,坐公交车到阜成门,再步行半个来小时到月坛北街校址,系统学习了欧阳中石先生编写的整套教材,临习了诸多字帖,以优秀学员结业。
从此,任学增学习书法的兴趣更加浓郁,一有机会进密云县城就直奔新华书店字帖专柜;去到北京,也必去和平门外琉璃厂选几支毛笔。那时工资很低,但在购买书法用具上他却从不吝啬。为此,妻子还曾流露不悦:花那多钱,搭那多时间,将来能有啥出息?!“等着吧,我一定写出个样子让你看看!”后来,随着任学增的书法艺术小有成就,妻子也从“不解”转变为“全力支持”。
“先求形质,再求神采”是每一位书法家功成名就的必经之路。2009年,任学增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崔胜辉导师工作室学习,期间,他耳濡目染老师和同学的书法理论和实践,书法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逐渐找到提升“门路”的他按照“学习古人,别无旁骛,精准临帖,融会贯通”的学习要求,以古人为师,取其精华塑造自己。一部《书谱》,他反复临摹了4年,执着地追求书法艺术最高境界;二王一脉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格调,温文尔雅与中和雍容之美感,铸就了他质朴纯雅的书法风格。在2009至2013年的五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学员教学成果展”中,他的作品两次入选,一次获奖提名,两次获奖,并在第五届北京电视书法大赛中获二等奖。有人羡慕地问他,你的字写得那么好都啥时候练?他回答:当别人搓麻的时候,当别人畅饮的时候。
在行、草书达到一定境界后,任学增又开始沿着书法长河追根溯源,开始学习金文、小篆、汉隶。他从传统中寻找养分,在经典中寻求变化,将所临碑帖融会贯通,完成了脱壳再造。通过多年的研习,他能准确把握所临习的几种字体的笔法、结构和章法,他的篆隶行楷,皆有了自己生命气息的律动——线条峻拔清利、雄逸似飞,奇崛而又平易、跌宕而又和谐,于惊矫纵横、飘逸烂漫中透露出力的冲击和情的感染,让人从静态的字中感受到鲜活的灵魂。站在他的字前,那黑白组合下的“浓、淡、润、渴、白 ”( 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润可取妍;渴能取险;白知守墨)分明摇曳出诗的韵味、画的美感、舞的节奏、歌的节拍。
以情暖民 以愛通心
“书协工作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发挥书法艺术特点,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服务”。2013年,任学增开始担任密云书法家协会主席,他认真梳理此前担任书协副秘书长时的思路,总结提炼出做好书协工作的经验,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
在任学增的思想中:自觉接受区文联领导,是一名协会负责人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认真完成区文联交办的各项任务是各协会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他对区文联委派的工作,无论大小均认真对待、周密部署、细致安排、圆满完成。
每年新春到来,密云书协均会在区文联领导下积极开展“送万福、进万家”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和书协主席,任学增把做好这件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落实到为农村百姓服务,为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振兴工作”的自觉行动,认真组织好书协会员参与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万家——百名书画家新春走基层送福送春联”活动中来。
在群里下发报名表,广泛动员大家填写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日期、次数并亲自逐一打电话确保人员准时到位;提前搜集“十九大”相关春联,突出政治主题;倡导组建“共产党员‘送万福、进万家’小分队”,分担深山区、较艰苦地区的下乡任务,谋求创新亮点……身为组织者和参与者,任学增认为,凡大事成于细。每次,他总把乘车时间、地点,甚至去北部山区对大家的穿衣叮嘱以及毛毡、墨汁、对联纸等各项事宜全部落实,才算踏下心来,而每当村民拿着红红火火的“福” 字“寿” 字连声道谢时,任学增才算松口气,脸上也才会洋溢出暖暖的笑意。
任学增参加送春联活动
任学增参加中秋书画笔会
任学增教学中
由于组织得力,成效显著,2018年,密云书法家协会荣获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的“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先进集体”称号;2020年,任学增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同心同书·祖国新春好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先进个人。
新冠疫情突发后,任学增积极响应北京书协号召,参加抗疫书法作品网络义卖活动;组织密云书协会员积极书写抗疫书法作品并举办网络书法展并与河北、天津、北京各区的书法朋友共同举办六期“京津冀三地十区县‘翰墨传情,抗疫有我’主题书法篆刻作品网络展”,用手中的笔和一句句铿锵誓言,鼓舞人民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同舟共济,大愛无疆。”之于高端书法,都是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笔墨形式的高度统一。他写的抗疫作品,既是视觉的“铺叙”,又是思想的“言说”;既能“叙事”又能“抒情”。
“发动会员征集作品助力冬奥”;“请进来、走出去,提升会员的理论水平”;“退而不休,为老年大学教授书法”;“发挥自身优势,指导学校书法社团”;“身先士卒,自驾车百余里前往乡镇培训书法”……在他眼里,书协主席既不是什么荣誉头衔,也不是什么领导职务,而是会员的服务员,得为全体会员服好务、办实事。他常以自身经历想会员所想,帮他们解决学艺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难题,集思广益想办法,找措施,解决之。
“印象里,任主席十几次带队参加书写春联活动,不仅组织工作有条不紊、任劳任怨,每次还坚持同会员一道挥毫书写,别人都有个喊累的时候,而他,从来都是以百姓需求为上,只要还有人没拿到春联,就不会停笔。在我们眼里,他就跟老家长一样,质朴耿直,从无私心。用句词话,他具备宽博的艺术胸襟、求真的治学态度、虚怀若谷的艺术风范以及以己达人的人文情怀”。
“‘为百姓服务,为会员服务’他做到了,尤其是他请来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中国书协隶属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公益流动大讲堂’全国巡讲专家组成员、‘翰墨薪传工程’首批专家组成员崔胜辉来密云举办‘导师工作室书法密云班’,大大提高了密云书协会员的书法理论水平和书法技艺。任主席把每位会员的个人前途时刻放在心上,抓住一切机会为大家迈向高一级书协组织创造条件。在北京文联、北京书协连续十年举办的由涉农区县书法爱好者参加的‘美丽乡村书法篆刻艺术展’中,任主席积极力推新人,使几十人获得了加入北京书协的条件,并最终晋级为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去年,有一位会员的书法作品参加全国展览获得了去现场面试的资格,疫情之下,任主席积极协调联络,得到中国书协有关领导的支持,最终以异地视频方式通过面试,获得了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条件之一。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感谢主席在我们前行路上给予的鼓励与支持,也正是他这种‘孜孜以求、务求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密云的书协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
中正其人,方正其书。任学增得到了会员们的一致赞许。
自担任书协主席以来,密云书协会员由几十人壮大到了今天的二百余人,北京书协会员由十几人发展到当下的近百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由原来只有三人发展到现在的八人,各种奖项不断增加。
以德弘毅 以文化人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在国家倡导“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今天,任学增认为“道不存,书将不远。作为人类文明之光,书法应传承有人”。
“识字即识人。不管哪种风格,人正是根本,字跟人一样,先要立起来,就得有风骨。有了骨头,还得有血有肉有神韵,如此才好看……”书法课上,任学增和风细雨、娓娓道来,孩子们像口渴的小鸟,张嘴吮吸他的精神喂养。
“汉字的特点是方方正正,写字如此,做人更是如此,一定要堂堂正正。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练习书法的益处将体现在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数年来,任学增在有容有愛的教书过程中,守正创新,凭着自己的感悟,硬是带领孩子们写出了风清气爽、正大气象,让大字气贯长虹,让小字灵动精微。
从他身上,孩子们不仅获悉了“汉字的产生及走向,知晓了字的风格有静穆、潇洒、凝重、博大”,更明白了“热爱书法艺术,不仅是要具备一种艺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肩负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走进并不宽敞的工作室,各式书法作品、笔墨纸砚琳琅满目。孩子们依据适合自己的风格,挑选适合自己的帖……
任学增和获奖的学生合影
任学增书法作品
“你这个笔画写的真漂亮!”
“你这个字写得很好,和字帖差不多啦!”
“你能行,一定能写好的!”
“奋斗才能接近目标,努力才能实现目标”。
教学中,任学增特别注重鼓励,以增强学生自信。他常说,学生有了自信,兴趣便会提高,书写水平也会有较大进步。在他的鼓励下,学生们个个勤勉上进,不断超越自我,多人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
“伸之以变化,鼓之以奇崛。从传统中走来,又带着超越当代的审美精神”。如今,任学增正悉心将从古人那里领略到的情、性、意、理,传承弘毅。
“不为岁月留痕,只要无愧我心。”任学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只要坐回那短短一尺多的书桌,任学增便又开始凝神聚气,对话古人,用本心书写一笔一划间的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