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门头沟区文联向各协会发出“倡议书”“两封信”等,全区文艺工作者发挥各自文艺优势,创作出一批抗疫主题作品,筑铸就起了防疫抗疫的文艺战斗堡垒。
抗击新冠疫情开始后,区作家协会积极响应文联号召,组织抗疫诗文创作,用诗歌和散文记述和讴歌党和国家领导全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壮举,白衣天使用生命救助生命的感人事迹,门头沟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守土保家的决心和行动。期间成立“抗疫一线纪实采写小组”,深入门头沟区医院和区疾控中心,及时采写一线抗疫纪实,取得显著创作成果。
作协主席马淑琴带头创作,从1月26日开始,她一连创作了《逆行者的赞歌》等数首诗歌,分别被《中国艺术报》《北京文学》《诗选刊》《东方少年》《前线》《中国诗歌学会网》等采用;有的被“学习强国”转载。“戴上志愿者的红袖标/穿上门头沟热心人的绿马甲/我们神圣地守在社区的大门/我们是京西的‘抗疫大妈’……/守住每一个社区楼门/守住每一户村庄人家/就是守住1455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守住绿水青山门头沟的家。”马淑琴写的《神圣的抗疫大妈》在《前线》杂志和门头沟融媒体发表后,被全区广泛转发,被众多“抗疫大妈”深情朗诵。作协会员积极行动,截至3月11日,共创作抗疫文学作品262篇(首),在市属以上媒体刊载83篇次,区级新媒体刊载16篇次,各镇街委办局公众号刊载100余篇次。区作协主办的《大西山永定河文学公众号》刊载27期,发布抗疫文学作品196篇/首。作协理事王名环的抗疫题材小说《空车厢》被推荐至《中国作家网》发表,并受到《文艺报》头条综述的表扬。史迎凤的诗歌发表在《北京文学》,被“学习强国”转发,曹原的诗歌和评论分别发表在“学习强国”和《人民日报》。任成壮的散文被中组部《共产党员》网采用。张雁卿的诗在《前线》客户端发表。
马淑琴采访区医院党委书记李志文
马淑琴采访值夜班的门头沟区医院专家组组长李志民
马淑琴采写的社区抗疫纪实文学《云姐的社区》在《中国作家网》和“大西山永定河文学”等公众号发布后,大峪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曹风云在社区党员微信群里说:“写得太好了,我们几个人看完都哭了,这是我们应该干的,在马大姐笔下我们快成英雄了。”门头沟区是革命老区,有着守土保家的光荣传统,作协副主席李德禄采写了门头沟山区斋堂镇的抗疫纪实《东方风来满眼春》,作协副主席柴华林、赵春光采写了农村抗疫纪实,吕秀玉、王木霞、李志娟、曹原、张拴柱等采写了典型社区和部门的抗疫纪实。
疫情开始后,门头沟区医院诊断新冠确诊患者2人,收治确诊患者1人。全院凝心聚力,精心诊治,使确诊患者入院9天后治愈出院;区疾控中心做了大量艰辛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指导工作,为佑护地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很大贡献。为及时采写门头沟区医院和疾控中心等抗击疫情一线的事迹,马淑琴牵头,成立了有13人组成的“抗疫一线采写纪实小组”,通过区文联领导沟通区医院党委,联系采访对象,从2月中旬开始采写。为防感染,马淑琴要求大家按照区文联规定,利用电话、视频等进行隔空采访,她自己却两次到门头沟区医院,一次到疾控中心现场采访。2月15日晚,她利用区医院专家组组长李志民值夜班的机会,到医院夜访李志民;17日又来到医院采访了院领导、医务部主任、隔离病房主治医生、后勤组长和120负责人,创作了20000多字的纪实文学《举起生命之重》。作协副秘书长吕秀玉负责区疾控中心的采写,她三次来到现场,撰写了25000字的报告文学《特种部队在行动》。为增强作品的现场感,李德禄副主席也坚持到区医院现场采访。张孚副主席和李德禄副主席都已年过七十,仍积极参加采写,曹桂林副主席带病参加。赵春光、王木霞、伊占英、陈瑛等都从不同侧面,通过采写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真实记述再现鲜活生动的抗击疫情场景,和白衣战士无畏无我的崇高精神。到3月10日,共完成门头沟区医院和区疾控中心一线抗疫纪实作品9篇,76268字;完成社区、乡镇等抗疫纪实作品15篇,近42000字。总计完成抗疫纪实作品24篇,118000字。
吕秀玉到门头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访
马淑琴与吕秀玉到门头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访
为编辑“大西山永定河文学”公众号抗疫文学专辑,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李迎杰累得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下床,抱着电脑在床上坚持工作。在《京西时报》工作的张红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及时统计作协会员在各级媒体发表的作品。柴华林、赵春光、吕秀玉、张雁卿等都积极编辑公众号,王名环、陈瑛、李新薇接力制作公众号,已发出抗疫专题27期。会员王建玲坚持为作协写信息,及时报道作协抗疫情况。大家说,关键时刻作协不能缺席,用文学之笔记述国家和地区重大事件,记述和讲好抗疫故事,是作协该有的职责和担当。
王木霞到社区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