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召开“创意特色文化,打造文艺精品”研讨会
2月3日上午,门头沟区召开了“创意特色文化,打造文艺精品”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和文学界的专家学者及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区文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会议就门头沟如何建设特色文化,打造文艺精品,促进文学艺术大繁荣大发展问题进行了研讨。
会议由副区长洪家志主持,区委书记韩子荣、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洪钟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介绍了门头沟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资源和打造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建设旅游文化休闲主导产业的发展思路及目标;山区和城镇建设跨越式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和人民生活水平、生存环境极大改善的情况及美好前景,恳请作家和学者为门头沟的文化及经济发展献计献策,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扶植培养文学艺术队伍,以门头沟为素材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打造门头沟的文学艺术精品。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旅游委主任石军介绍了全面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总体思路。
应邀出席会议的文学界专家根据文学艺术创作的本质规律和门头沟区的实际,以对门头沟和文化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发言,畅谈对于门头沟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说:“门头沟的发展变化很大,只要过了三家店,天上的家雀儿不再是黑的,而是一片青山绿水。”他着重指出,文化建设要避免浮夸风;要拒绝表面化;要有本地区自己的特色;要有文化内涵的创意和创新;要有时代感和新鲜感,做出门头沟自己的品牌。妙峰山的传统庙会和庄户、千军台的幡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很有特色和文化内涵,要增强自豪感,带着深厚的感情搞文化建设。不久,门头沟定会成为首都文化新的热点。
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张同吾说:“门头沟丰厚的文化资源是独有的。这里的灵山秀水和文化古迹无不充满了诗意。这样一个独特美好的存在关键在于谁来写,怎样写。一个地域常常和一个作家的作品联系在一起,如建功的小说很多都是写门头沟的。”他说,文化宣传只要注入诗的元素,只要和媒体结合,就会产生很大动力。门头沟的领导有开阔的文化胸怀,悠远的文化目标,门头沟一定会成为首都乃至全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典范。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学者孙郁说:“前不久研究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发现当时文化发展的活力主要来源于从康、梁时期开始的‘新民间’。主要是各方面的知识分子形成的‘新民间’。现在的文化建设也应当是自下而上,充分调动民间协会的积极性。文化不能没有个性,要培养和吸引文化人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著名诗歌理论家吴思敬说:“门头沟的文化建设应抓住重点。一是京西古道,以展示京西历史风貌;二是以寺庙为载体的宗教文化,特别是历史悠久的潭柘寺和戒台寺;第三是煤业文化,利用关闭的煤矿建立煤业博物馆,让人们体验矿井下的生活,了解采煤的历史和煤矿工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第四是搞好生态旅游,门头沟要当好北京的后花园。”他还讲了推广大峪中学分校经验,发展诗歌教育问题。
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刘庆邦说:“作为一个北京的专业作家,今后要多写北京的生活。门头沟区的棚户区改造就是很好的创作题材。”他说,京西人幽默,建功的小说里多有体现。
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作协理事、著名作家郭雪波说:“门头沟为生态建设和保护下了很大力量,付出了很大代价。要搞好生态文化建设,重点抓住生态文化和宗教文化两大特色,创作出反映门头沟人性格特点的小说和电视剧。”
北京作协理事、《北京作家》特约编审刘晓川对提高地区文学作者水平和文学期刊水平提出了建议。
区委书记韩子荣等区领导认真听取了专家的意见,表示一定要发展门头沟特色文化,不断营造有品位的文化氛围,培养和吸引文学艺术人才,支持鼓励文学艺术创作。要支持文联抓好协会的工作,要进一步办好《百花山》文学期刊,并不断加强与文学艺术专家的联系,以指导和引领我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出席会议的专家还有:《诗刊》副主编冯秋子,《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十月》常务副主编陈东捷,《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记者周舒艺和北京作协理事、作协名誉主席、《百花山》执行主编马淑琴。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彭利锋,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衣丰飞,区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殿玉,副主席李龙梅、赵国安,区文委主任闫洪亮,永定河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广林等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