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房山区文联主席史长义带领文联机关及学者付守卫、陈玉泉、张永顺、黄长江等专家一行来到石楼镇大次洛村,就房山文化名人挖掘工作开展调研。石楼镇宣传部部长常莉丽陪同。
此次挖掘的文化名人为赵日升。1938年生于房山石楼镇大次洛村,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任《青年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创作以诗为主,主要作品有诗集《四月草》(合集,收其诗作七十余首;北京出版社1983年出版)《岁月之窗》(1988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诗歌《拒马河,靠山坡》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诗歌卷》(1949—1966)。他不仅自己创作,还注重培养文学人才,影响和带动了一批文学爱好者,对房山文学创作影响巨大。在这种文化传承下,大次洛村的村民刘德全出版了个人诗集。
区文联主席史长义讲话
实地走访考察赵日升旧居后召开了座谈会。会上,村委会主任王评详细介绍了赵日升的生平事迹,为家乡有这样的人物而感到自豪。村委会高度重视,提出了“经济搭台、文化立村”的思路,想要挖掘和保护本土的文化名人,希望借助区文联的力量,帮助提升地区的文化影响力。专家学者们围绕赵日升文学成就、著述出版等追溯回忆,讨论如何高端规划、保护和挖掘文化名人,以发挥出品牌的示范作用,建议成立“赵日升诗歌研究会”。他们表示,石楼镇文化资源丰富,从古到今都有独特的文化地位。文艺界一直流传着“古有贾岛,今有赵日升”的说法。他们评价赵日升是房山文脉的传承人,诗歌创作严谨、追求推敲、品质上乘,还培养了大批诗人,是房山诗界公认的圣人,深受敬仰。
专家讲话
座谈会现场
听取专家们的发言后,史长义做了归纳总结。他说,今天的调研活动是在民间力量推动下,区、乡、村三级联动探讨房山文化名人的保护和发展思路。赵日升是房山文学发展的奠基人,是北京西山红叶诗派代表性作家之一,堪称当代著名诗人。他创办了报刊《房山文艺》,培养了一大批后继人才,他不仅是石楼镇大次洛村,更是房山的文化品牌。因此,应在体制内的框架下,站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这三个时代坐标上思考如何作为,促成赵日升诗歌研究会的成立,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