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新时代,当代作家如何在小说创作中找到历史和时代的坐标定位?体现在小说创作中,需要“野心”,更需要小说人物、角色、叙事、情感等整体的“完成度”。2019年7月27日下午,海淀作协小说组在作家驿站举办“小说的野心和完成度”主题研讨会。与会作家围绕赵伟、李虹、王海滨的三篇小说文本进行了深度研讨交流,畅所欲言,取得丰硕成果。
著名作家、海淀作协主席石钟山总结讲话
海淀作家协会小说组“小说的野心和完成度”研讨会现场
与会作家合影留念
研讨会上,与会作家就赵伟的《生牯牛》、李虹的《老乐》、王海滨的《黄毛》三篇作品展开热烈研讨,剥丝抽茧,从不同维度作了深入的剖析和评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恳切的建议。比如,张勇提出了创作者要“不忘初心,回到文学本体”、“上升为艺术,一定要提炼”的建议。王宁提出“细节真实特别重要”、去掉“酸味”的意见。李虹就研讨会主题提出:“没有野心的创作,离小说很远。野心是高度的东西。”
川妮表示,伟大的作家创造世界。作家在写作之初,野心的构建很重要,念兹在兹。切中作品时代的大主题,沉下心来,甚至可以写出更具规模的作品。小说创作要如“一颗石子扔进湖里”,写出人性、人情,提高完成度。举例来说,乡村文明、伦理秩序的变迁,事情背后的情感和变迁,都可以是很好的题材。
著名作家、海淀作协主席石钟山在总结讲话中提出,研讨会的形式很好,今后还可以请专业文学刊物的编辑参与。“不见得发表就是好作品。”希望创作者有个清醒的认识。他表示,完成一个好的小说,创作角度更多需要从细节出发,而不是宏观的。是不是好作品,要看完成度、厚度。要写出命运的极致和张力。小说需要用事件升华人物关系。“拿钥匙开门,有人在旁边看,那叫戏;还有人在看他们,在房顶还有人看,那更叫戏。”小说要讲故事,更要有小说结构。作为创作者要放低身段,保持不断学习的学生心态;更要有对世界的虚构、还原能力。要深刻认识生活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关系,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丰富多彩的世界。正如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留下的却是不朽之作。小说就是要虚构,人物是虚构的,但感情是真实的。
石钟山还特别提出,希望海淀的作家,立足扎根这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更放眼全国,与全国各地的优秀作家同台,讲好“中国故事”。一席情真意切、鞭辟入里的总结,将研讨会推向高潮。与会作家不由报以热烈的掌声。
本次主题研讨会聚焦“小说的野心与完成度”,之于当下的小说创作现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受到会员的热烈关注,不少会员通过各种方式踊跃参与。因事不能与会的作家还特别发来书面发言。海淀作家协会副主席童村就“小说的野心和完成度”主题发来书面发言表示,小说的野心无论大或小,只要完成得好,就是好的。出色的小说,应该是有大野心的。无疑,小说就是故事,怎样把故事讲得像说书人一样,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就取决于小说家的修炼和功夫。王安忆曾在一遍文章里很鲜明地重申“小说就是故事”的观念,认为叙事性是小说最主要的特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想说明或想展示什么,揭露一个什么样的真相,这应该是所讲的这个故事的野心,是这个故事的核心所在。老舍说,创造人物是小说家的第一项任务。遇到一个故事,我们须亲自在那件事里旅行一次,不要急着忙着去写。旅行过了,我们就能发现它有许多不圆满的地方,须由我们补充。旅行之后,看出哪里该添补,哪里该打听,我们还要再进一步,去认真的扮作故事中的人,设身处地去想象每个人的一切。
卫云青也发来书面发言提出,从主人公看,三篇小说关注的都是社会底层很普通的劳动人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小人物”,说明三位作者拥有作为作家所拥有的对社会底层悲悯、同情的情怀。并就其中的作品提出“提高作品的可信度、适当交代人物成长经历”等建议。
海淀作协副主席川妮主持会议,海淀作协主席石钟山,海淀作协秘书长王威,副秘书长肖娟、王海滨、曾金胜,钢凝、赵伟、张勇、夏子和、宁新路、李虹、何学海、周俊十、薛海燕、王宁、王彬等20余位作家参加研讨。
近年来,海淀作家协会积极创新服务会员的载体和形式,通过“百川汇海·作家大讲堂”、“作家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在青少年群体播洒文学的种子,还文学以尊严,提升作家的获得感。本次主题研讨会正是海淀作协找准自身功能定位、服务会员模式的有益探索,旨在让作协服务功能在引领和推动作家艺术创作上“看得见、摸得着”。研讨会通过小说创作的分享和交流,通过名作家分享创作经验,进一步促进了会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对强化和提升会员创作水平裨益良多。经由海淀作协主席团几位主席决定,所有提交研讨的作品,优点不评,只“挑毛病”,聚焦问题,不说虚话、套话,努力恢复20世纪70-80年代的文学批评文风。这是此次研讨会的一个最大特色。这既是海淀作协留给历史、面向未来、提高会员创作能力的务实举措,以及今后将持续坚持的风格,也是会员感受获益最大、获得感颇丰的地方。与会作家表示,研讨创作热点问题的氛围,感觉再次置身于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