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届庙会文化论坛隆重举行

[关闭本页] 来源:      作者:东城区文联供稿 发布时间:2010-01-11

100余位专家、学者及各省市代表参加论坛

    2010年1月7日至8日,中国第一届庙会文化论坛在东城区隆重开幕。此次活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文化研究会、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东城区文联联合主办,东城区文化馆、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公室、东城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承办,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对活动给予了亲切指导和大力支持。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参加论坛,深入研究、交流中国庙会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创新。

    中国文联理论部主任刘国强,国家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赵铁信,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千容,东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章冬梅,东城区副区长毛桂芬等国家、北京市和东城区各级领导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原北京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北京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谷长江,中国民协节庆研究会会长李汉秋,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院长张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东城区文联主席赵书,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的2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受邀参加此次论坛。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报、北京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25家媒体参加开幕式,其中搜狐网对论坛进行了网络直播。

国家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致辞

东城区副区长毛桂芬致辞

    开幕式上,多位专家、领导发表致辞。张新建副司长在致辞中强调,庙会是具有原生态特点的民族文化,在当今时代弥足珍贵,加强对庙会的保护、发展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记忆。赵铁信副秘书长首先对关注庙会发展的各级部门和业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认为民间信仰的力量和民族文化的魅力无可阻挡,并主张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庙会发展。毛桂芬副区长向各位专家、代表介绍了东城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各类庙会,吁请与会专家继续关注东城区民间文化的发展,为庙会的发展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东城区文联主席赵书发言

地坛公园管理处主任赵伟作专题发言

    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升中国庙会价值”,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共有27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围绕中国庙会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庙会的文化、经济、艺术、娱乐、旅游价值研究等十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其中,谷长江副会长通过国内外庙会对比,提出庙会形式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赵书主席结合史料研究和生动的实例介绍了北京庙会的沿革和现状,提出了加强群众参与性、扩大社会影响力、利用传统文化符号多办日常庙会等几点意见,引起与会代表共鸣。地坛公园也向大会介绍了地坛庙会在发展中不断摸索建立的品牌经营管理体系,受到代表与媒体的关注。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介绍了当地的特色庙会:江苏金阊的“轧神仙”庙会、重庆“丰都庙会”、岭南“海祭”庙会等。北京大学的贾蕙萱教授更在现场展示了日本庙会中的特色产品,阐述了日本庙会文化产业化的经验和启示。

东城区文联党组书记程永涛总结

    东城区文联党组书记程永涛总结说,参与论坛深刻感受到专家和庙会建设者们怀着真诚的感情和深邃的思考探讨庙会发展。第一届庙会论坛在筹备和举办期间形成了广泛共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成果丰富,具有见证历史的特殊意义。在今后工作中,东城区将与各单位、部门加强联络沟通,推动建立活动机构,整理论文成果集,加强活动的宣传、推介。

    论坛还讨论了中国庙会论坛组委会常设事宜以及中国第一届十大庙会评选事宜。此次论坛活动涵盖范围广泛、论题深刻而具有现实意义,为国内庙会交流搭建了平台,与会专家、代表均给予高度评价。东城区将继续与各省市、地区加强沟通联络,完善交流平台建设,为庙会传承、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与动力。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