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曲艺:彰显传统魅力 绽放青春力量
文/蒋慧明 王晶 赵倩 李甜甜
2023年,北京文艺蓬勃发展,从年初到岁尾,多姿多彩的文艺活动点亮了京城各个角落。北京曲艺界始终秉持“曲唱时代 艺为人民”的创作宗旨,紧密配合全市“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打造等重要举措,在创作、演出、人才培养、群众文化等诸多方面稳扎稳打,全力投入,充分展现出北京曲艺人热情服务基层群众,努力创作精品力作,反映时代风貌,担当历史使命的积极进取精神。
一、曲艺演出红红火火 传递欢乐彰显魅力
2023年1月,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新春多喜乐相声专场”演出在北京热闹开演,拉开了北京曲艺演出的红火序幕。从年头到岁尾,从专业团体到民间社团,从中直单位到区县街道,大大小小的曲艺类演出活动层出不穷,极大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各种主题性的文艺演出活动中,亦多有北京曲艺人的倾情加盟,讴歌时代精神,说唱百姓心声,传统曲艺的魅力贯穿始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京津冀三地艺术文化交流,由京津冀三地曲艺家们联袂演出的多个曲艺专场分别在天津谦祥益文苑、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以及房山、延庆等地热闹上演,实现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共同推动京津冀地区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2023年,上海评弹团新创中篇弹词《战·无硝烟》(4月)、苏州评弹团演出的《啼笑因缘·娜事Xin说》(7月)、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首批曲艺人才进京汇报演出”(10月)等地方院团的佳作演出纷纷亮相北京舞台,为首都观众奉献了一场场高质量高水平的曲艺大餐。
既“走出去”又“请进来”,一系列既立足于北京曲艺的本土发展,又结合京外不同地区曲艺文化资源而展开的交流互动,为曲艺艺术在当下的发展提供了多维度的交流平台,打造形成曲艺全方位发展的新格局。
除了现场演出的红火,各媒体平台上亦多方展现了曲艺艺术的魅力和活力。新春伊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心打造的《喜笑颜开2023新春相声大会》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的同时,以贴近生活的内容和超强的节目阵容,让观众在欢笑声中“温故”又“知新”,充分彰显了相声艺术历久弥新的潜能和活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央视频、云听等多平台相继推出了多个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曲艺新栏目,如《“菁”彩腔调——曲苑留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小品相声大会》等,为广大观众传递来自生活现场的开心与幽默。
而“相声直播”现象的火爆出圈,则再度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其中,既有从业者对当前文艺生态环境的主动适应,亦有观演双方对传统艺术当下生存境遇的在位思考。
二、展现人才培养成果 绽放曲艺青年力量
2023年,“牡丹绽放——第三批曲艺英才培育行动汇报演出系列活动”、“艺苑撷英——2023全国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展演”等重要演出活动在北京举行,一方面反映了多渠道的曲艺人才培养路径及其优异成果,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北京曲艺青年人才在全国性展演平台上的实力和影响。
作为北京市文联的品牌项目,第十四届“北京青年相声节”系列活动,历时7天,包括相声作品比赛、历届获奖演员优秀作品展演、颁奖暨优秀节目展演、著名相声作家廉春明作品专场演出“廉春明和他的朋友们”、青年相声节研讨会等5个板块11场活动,不仅为全国相声演员搭建起了公平竞技的比赛平台,也为相声团体、演员、作者的技艺交流、切磋互鉴提供了渠道。线下参与活动3000余人次,线上直播联动观众近600万人次,北京青年相声节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作为北京市属唯一的专业曲艺院团,北京曲艺团聚焦“演艺之都”建设和“大戏看北京”任务要求,积极创新驻场演出新模式和节目新形态,持续培育曲艺“京味儿剧场”品牌,打造、打磨“‘艺’往情深”曲艺演出周、迎新年鼓曲、相声新作品专场、“重听经典”大型鼓曲演唱会和青年人才展演专场等多个自有品牌,为提升院团影响力和知名度赋能、助力。
此外,像中国煤矿文工团说唱团于10月在吉祥戏院首演的曲艺晚会《说唱大运河》,突显了青年曲艺人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由中国铁路文工团说唱团青年评书演员武宗亮编演的原创中篇现代评书《3005英雄列车》,是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整个创排、演出过程充分反映了团队合作的专业性,及对青年曲艺演员的高度重视和着力培养。
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一城三带”主题曲艺系列演出,展现了当下北京城热络的风土人情,历史与现代,非遗保护与人间烟火,让观众在曲艺艺术的经典韵味中体会百年北京的时代变迁。作为颜料会馆的定制剧目、北京市“会馆有戏”首部驻场剧目,由中共东城区委宣传部和北京演艺集团联合打造的沉浸式戏剧《城南旧事之评书传奇》于3月成功试演,演出形式融合了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样态。
2023年,无论是在京的专业曲艺院团,还是自负盈亏的民间曲艺班社,创作和演出都能紧紧围绕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大局,关注社会现实,聚焦热点话题,用曲艺的形式努力讲好北京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曲艺团创排的《有“家”客栈》《我不是保镖》、嘻哈包袱铺的《钓鱼》、大逗相声社的《同行的你》等相声剧,题材涉及养老、反诈、反腐倡廉等现实问题,舞台表现活泼多元,均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普遍好评。
11月29日,北京曲艺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胜利闭幕。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团。李伟建当选主席,王玥波、付强、刘颖、回想、应宁、李菁、李寅飞、杨菲、蒋慧明当选为副主席。协会在展望未来五年工作时提出,要不断开拓、优化曲艺人才培育路径,拓展发现不同曲艺人才行业类别,丰富完善曲艺培育体系,注重创作型、表演型、理论型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总之,今天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的青年曲艺人,正越来越自信地展现出属于这代人独有的青春风采。不断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同层面的选拔推优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他们正日渐成为曲艺舞台上挑大梁的主角。
三、理论评论发挥功效 助力曲艺创演实践
火热的演出市场更需要理性的批评声音来观照,不人云亦云,更不盲目“捧杀”或“棒杀”,而是充分发挥理论评论的实际功效,更加助力曲艺的创演实践和传承创新。
10月,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用相声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传统曲艺的创新发展专题研讨会举办。与会专家结合本届北京青年相声节举办情况,全面梳理当前相声创演实践中的成果和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新时代相声艺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风向,为推动做好相声创演及评论工作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
曲艺教育及研究方面,3月,国内第一部集音频、视频、唱段文本、单弦教学示范为一体的出版物——《曲蕴华章——张蕴华带你走进单弦艺术》正式发布,充分体现了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的非遗理念,也为年轻的后辈曲艺从业者提供了一份绝佳的临摹范本,给广大的曲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单弦艺术的机会。
2023年,曲艺类书籍出版持续升温。一方面,可以看出曲艺理论研究这块丰硕的园地正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加盟和耕耘;另一方面,曲艺理论评论著述的不断累积,必将有效推动曲艺艺术在当下的全面发展。随着曲艺正式进入高等教育培养序列,关于“曲艺学”学科建设的相关论著亦明显增多,新时代曲艺人才的培养终于补齐了以往高等教育环节缺失的短板,曲艺学学科建设必将迎来令人振奋的光明前景。
回顾2023年北京曲艺发展,还存在诸如曲艺人才不断涌现,创演现状仍需规范;不缺好演员,缺乏好作品等突出问题。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北京曲艺浸染着时代的气息,秉承着创新发展的理念,正愈发呈现出新时代所特有的光彩!
蒋慧明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发表大量曲艺作品、评论及论文,曾获中国文联第一届、第五届文艺评论奖,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理论奖,第一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优秀作品。出版《微言小义 入木三厘——蒋慧明曲艺评论集》《相声表演艺术研究》等多部曲艺论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编撰多部曲艺类普及读本及曲艺教材等。
王晶,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研究员。
赵倩,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研究员。
李甜甜,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