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契合”为新时代文艺提供无尽滋养
——“两个结合”指引新时代文艺发展①
文新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让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共生共长出累累硕果。在文艺领域,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我国传统文艺思想之间同样存在高度的契合性,并且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融合成智慧的结晶,为新时代文艺生衍繁荣提供了无尽滋养。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而我国“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朴素思想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传统文艺理论追求“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礼记·乐记》提出的“唯乐不可以伪”、古代画论“师造化”、“搜尽奇峰打草稿”“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图真”等艺术主张,与艺术源于现实这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重要论断十分吻合。中华传统艺术审美倡导“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提出了“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的主张,探索艺术与情感的关系,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通过感性形象反映世界、表达情感”基本观点交相辉映。我国传统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这些关于“文艺源于何处”的共同解答,更能昭示出相互契合的结果必然是相得益彰。
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这与儒家强调艺术“成教化、助人伦”“明劝诫、著升沉”“鉴戒贤愚”的政教作用以及唐宋后盛行的“文以载道”观念不谋而合。中华传统文艺思想主张文艺应“经世致用”,从汉代“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再到隋唐时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都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文艺与时代、文艺与社会的重要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这些有关“文艺有何作用”的主张,是价值观趋同的一种体现,决定了来源不同的我国传统文艺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必然走到一起。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人的生产劳动实践是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淮南子·道应训》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也恰恰表达了艺术的土壤是人的劳动。在我国传统文艺思想中,民本思想占有重要地位,“观乐说”强调听政于民,“怨刺说”重在民意疏导,“老妪能解”的观念更突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马克思主义对艺术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这与我国传统艺术讲求“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关于艺术发展与继承关系的思辨高度契合。我国传统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这种“文艺应怎样发展”趋于一致的认识和把握,其结果也必然是在实践中坚持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艺术要求。
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历史和现实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正是由于我国传统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基本观点和立场上有着众多共通之处,才能使两者能够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让涵养新时代文艺的思想源泉更加充沛丰盈,为新时代文艺更好发挥培根铸魂作用、推动中华文明焕发更大荣光提供了更为深厚的精神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