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巴尔扎克们
——北京作家及“新北京作家群”栏目浅谈
文/张颐雯
从2023年第一期开始,《北京文学》推出新的栏目“新北京作家群”,到今天已经发表了孙睿的中篇小说《发明家》、古宇的中篇小说《人间世》、杜梨的非虚构散文《香看两不厌》和张天翼的中篇小说《雕像》四部作品,之后还会推出一系列北京作家的新作力作。
作为原创文学期刊的编辑,特别是地处北京,能接触到一大批当下最有创作活力的作家作品。不仅是名家名作,更是多种层次、不同类型的作品的第一阅读者和发现者。开办这个栏目源于编辑部在编辑工作中发现了一批在北京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中既有用北京话写作,书写北京文化传统和城市生活的新京味作家;也有以北京作为精神背景,能够融汇多种文学经验的新北京的书写者;还有已在北京生活多年,用新的视角关注自我,回望和书写故乡的作家。这些读到的新作品、了解的新作家,带给了我们对当下文学创作的一些思考。他们作品风格的不同,认知方式的改变,题材的拓展,技术语言的调整,都呈现着各自创作的思路和脉络。这些看似细微的变化背后,有着作家本人在写作中长期探索的成绩,也有着这个巨变时代在作家身上不可避免的投射。我们有责任将这些作品和作家发现出来,也有必要将这些不应忽视的新的创作特点展示出来。
以下谈谈我个人对当下北京作家的认识,以及对“新北京作家群”这个栏目的理解。
一
文学创作反映时代发展和文化变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最为深刻和复杂。新时期以来,文学作品的风格和趋势几经转变:从提倡人性解放,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对西方写作理念和技术的学习;到回归现实主义,关注底层,讲好一个故事;再到将小说技术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对社会转变的新的发现与思考。而北京作为文化最发达、社会变迁最为迅猛的地方,汇聚了大量写作形态各异但都卓有成就的作家,这些作家以不同风格的作品体现了时代演进中北京的不同侧面。回顾北京写作,有从老舍开始的京味文学传统,延续到新时期的邓友梅、陈建功、赵大年的写作,以及叶广芩、刘恒的部分作品直到今天石一枫的某些小说。更有一类作家是成长于北京,北京是他们写作的物质和文化土壤。从汪曾祺、阿城到史铁生、莫言、格非、余华、刘恒、陈染等,还有独树一帜的王小波,以及当下一批活跃的实力作家邱华栋、徐坤、李洱、徐则臣等,他们受到现代小说的影响更深,对于新北京的体会,融汇了大量西方文学的经验。当代作家中传统的京味写作已显式微,但出现了深植于北京地域又超越传统北京语言的王朔等具有开拓性的作家,创造出新的表述方式,影响了许多中青年作家的写作风格甚至生活方式。
一个时期的文学叙事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经验有着深广的联系。回到今天,世界风云变幻,经济的转型正在开始,北京作为首都展现着新的面貌。通过对人的当下境遇与未来状况的认识和表达,更多北京作家的作品带领读者理解北京、理解在北京生活的人。无论采用什么样的题材和手法,这些作品都在呼应着这个时代。在看似千变万化的文学形态里,流派与风格应运而生,北京作家作品的发展是清晰可感的。
二
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今年已经在这个栏目发表的四篇作品。
2023年第1期的开栏作品是孙睿的中篇小说《发明家》。这是一个青年记者从家乡起步来到北京,遇到了来自祖国各地的老大、鞠连生、老歌唱家、徐老师诸多人等,经历了京城狗仔泥沙俱下且波澜壮阔的生活,成为狗仔或被狗仔追逐的对象,最终回到家乡寻找意义的故事。北京已经是全国人民的北京,是一个功能性的都市,这里的矛盾和纠葛也是具有共性和普遍性的。小说中狗仔的职业生活对于现在的文学作品来说几乎是陌生的,是新的“职业”、新的生存方式。灰色的职业和生存方式构成了北京这个城市动荡不安且不灭的欲望,这是新北京与旧北京的截然不同之处。孙睿作为一个北京人,却很难从他小说的语言和细节中辨析出传统北京人的特有腔调。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写出的京漂狗仔与非本地作家塑造的人物毫无违和。如果一定要说与非本地作家之间的差异,更多的则是气息上的。作者用非常传统的叙事方式讲了一个可以称之为“新”的故事,这个故事里却有北京作家所特有的温和的、甚至温暖的态度,对时代的反省永远留有余地,如石一枫所说,“孙睿笔下的灰色,显然还是那种明亮的灰色,类似于北京秋天里的阴天,底子总是明亮。”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他的其他小说中看到北京几十年的变化和在北京长大的孩子的特征,消失的动物园批发市场和天外天市场只在他的小说中还留有遗迹,这些消失不久但我们已经忘记的地方可以证明他是一个老北京人而非新北京人,也为这座城市四十年的过往留下一个记忆。
第2期发表的是古宇的小说《人间世》。故事的现实核心是近年出现的大公司招聘的“断子绝孙”计划,公司试用远超需求的实习生数量并提高淘汰率,通过恶性竞争使对手公司无人可用,而置毕业大学生的未来工作于不顾。新的公司竞争模式突破了我们曾经的道德约束,坦然地将利益放到了所有日常规范的前面,这种过去年代并不习以为常、更为直接和赤裸的手段现在已变得习焉不察。大量的管理学术语和女性视角并没有让人感到这是一篇肤浅的女性职场小说,相反,它揭示着资本时代光鲜美好的外表下资本逐利的内在本质,人之成为工具的某种必然性。当然,小说中女主的觉醒和反抗有其更为深刻的价值和意义,彰显着人的自由的价值。小说没有美化或者丑化其中的各种人物,而让他们去行动,非常合理地行动。这更让我们深感所谓“现代”、所谓“制度”的荒谬性。人类制定的一切看似正确、先进的规则,最终仍然要依凭人的道德力量和情感力量来维护。“人间世”一词来源于《庄子》,是古人对世界认识的结晶,在跨越千年之后,庄子来到今天,用他的智慧呼应我们当下走在前面的这些“大厂”办公室里的悲喜,这是21世纪的现实主义。
杜梨的长篇散文《香看两不厌》发表在第3期,讲述在颐和园佛香阁的工作和生活,这也是北京独有的故事。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至今仍然是古老而永恒的存在。但它也是作者的工作单位而非游览的景点,无法被远远观望。在作者的笔下,它落入人间,成为“可爱又敦厚,是神的孩子”。皇城北京与现代人的日常交汇于此,古老背景下充盈着现实的气息,大家在乾隆、嘉庆和慈禧曾经听政和游览的地方“为人民服务”,包括卖票、讲解、值夜班如此等等。古往今来在这里生活过的人,无论是谁,都如文中所说“命运给你什么你就要什么”。文章里有北京人特有的平静和幽默,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如何去成长,去生活,去面对这个千年古都的今天?这是我们一同需要思考的。
最新一期的杂志发表了张天翼的小说《雕像》。这篇小说不同于我们经常见到的那种常规的、拟真的作品。它熟练地挪用希腊神话经典,将人类现实与神话世界并置,小说看似凌空蹈虚、架空于现实,却又用似幻似真、天马行空的文字将我们带入另一种现实之中。“与狮鹫搏斗的青年”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却又那么熟悉和美好,他神话般的情感在人类社会竟得以圆满。张天翼在网络作家时代的曾用名是纳兰妙殊,这名字更像能够写出这篇小说的人,在这么多的作家里面,今天的她难以被归类。
以上作品只是这一栏目的开始,已经呈现出某些写作的特质,其中,与当代生活现实强相关的作品比重较大。最能够触碰我们的那些故事,城市发展中的那些新的事物,日常生活中特别细微但尚未被归类的新变化,在文学理论里往往还没有被理论化,却被作家最早发现和展示出来。这里面有来自生活的无意识的创作,也有作家更为理性的关注、思考和分析。这里的社会关注清晰地指向现实问题,展现的是这个时代人的生活、情感和道德的大转折。同时,那些有新的切入点和个人特质,难以被简单归类的作品仍在出现,并呈现出新的个性面目。面对生活,面对文学实践,作家们也在重新定义现实、感受现实,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现实中国。狗仔与明星的恶斗、大厂精英的现实纠缠、颐和园里普通员工的日常闲话、架空的情感世界,这些是生动的新鲜的,也是厚重的复杂的,体现着这个城市的特色与时代精神,是当下中国文学的一种重要面向。
三
海纳百川的古都北京,有着深邃而厚重的文化,所谓北京作家,意义宽泛,概念庞杂。而今天,因缘际会于这个大都市的北京作家里,早已成名的自不待言,已经发表大量优质作品、在专业文学界内部被广为认可的中青年作家也越来越有力量。设置“新北京作家群”栏目,正是因为在这几年的阅读工作中,看到了很多正在稳步发展、逐渐成熟的新的北京作家。他们的名字可能尚未被街谈巷议,年龄、职业差异也很大,写作风格各异,有对前人的继承与学习,也有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的新发现与新开拓,但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发现属于这个时代的特征,让读者看到属于他们的一种现实。其中有从小在北京长大的所谓老北京人杜梨、孙睿、凸凹、常小琥、李唐等;有来北京求学后留在这里的张天翼、刘汀、西元、马小淘、文珍等;还有身份并非户籍意义上的北京人,但长期生活在北京,既写发生在北京的故事,也写从首都回望家乡的作品的阿乙、郑在欢等;也有《北京文学》从自然来稿中发现的从事写作多年、已经退休的文学拾贝计划上榜作家毛建军。他们的年龄、身份、背景千差万别,今天的文学成就也各有不同,但都才华出众且作品相当成熟,他们已经写出的作品和正在写的作品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为我们这个时代塑形。
除了已经在我们这个栏目发表过作品的作家外,其他人的作品也可圈可点。常小琥的写作丰富扎实,特别有传统北京人的风韵又不失当代思维,将不同行业、不同时代风貌,特别是不同人的性格写得到位,他笔下的时代错位者与失败者尤其闪亮;刘汀小说里有“80后”作家并不多见的普通人故事,有难得的传统叙事,社会的变迁在每个人身上留下的痕迹令人难忘;西元的军事题材写出了当代军旅作家对军事与军人的认识,既有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的深刻回望,也有对当代军队新生活的新描述;马小淘的作品并不多,但每一篇都有着充沛的才华,她自己的语言风格和当代生活交融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阿乙早已成名,但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经历让我依然把他列入其中;郑在欢京漂多年,与很多注重向内探求的青年作家不同,他从小城出发,来到北京,去往世界,重新回顾家乡,小说里有着更多对广阔世界的认识,他眼中的家乡已经不再是他出走之前的家乡了……这些中青年作家并非我们常说的京味作家,传统的京味随着老北京的被消化被覆盖而不可避免地淡化了,这些来自各地的作家成为新北京的塑造者,也是北京语言的改造者。
有实力的中青年作家值得关注,但作品本身的水准和潜力更应该注重。在这些年轻的作家之外,曾在《北京文学》发表处女作的毛建军是一位医院退休工人,他的小说温暖、真切,饱含生活气息,现实主义传统和老北京特色在他这里得到了传承,北京平民的生活底色更是在中青年作家里难以见到的。他的写作并没有沉醉于老北京特色语言之中,但那种可能正在消失,或者说正在逐渐退出主流生活的北京气息、北京的平民性,在他的笔下被留了下来。他的小说中甚至可以看到老舍先生笔下人物后代们生活的影子,这是当代北京的来处之一。
四
《北京文学》主编刘恒在“新北京作家群”栏目的开栏导言中写到:“小说在残酷的信息爆炸的竞争环境中逐渐失去了生存技能,”但他也写到,“有些小说仍旧攀在树上自娱自乐,另有一些小说已经斗胆落地并走了出去,且走得很远很远了。”
那些“已经斗胆落地并走了出去,且走得很远很远了”的作品,能够被大家读到并且留下来,最为重要的当然是过硬的作品质量,同时能够有对时代和社会高度的敏感,此外还需要有人进行认真细致地阐释分析,能够把握创作水准、风格、趋势以推广作品。《北京文学》邀请了张莉、石一枫、刘复生、李浩、房伟、顾建平、孙郁、岳雯、郭艳、任玉翀等批评家、作家和编辑写作评论文章,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阐释。这些文章分别发表在刊物、文化类报纸和多个新媒体,通过不同渠道宣传推广,让读者有更多的机会阅读文学作品。理论能够服务于创作,而面对不同的创作实践所提供的阅读体验,理论更有发现新事物、新信息,引导创作方向的作用。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他们的作品提供的信息也能够为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提供某种资源和养分,丰富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文学。
非常喜爱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他是这样说的:“巴尔扎克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作家是一个时代的人的生活最贴近的描述者,我们通过巴尔扎克理解那个时代的伟大城市巴黎,进而理解工业革命和整个欧洲。今天,希望这些北京作家,能够和二百年前的巴尔扎克一样,通过书写北京这座城市和与它相关的一切,让读者真正理解今天的中国和世界。
张颐雯
张颐雯,北京文学期刊中心副主任,《北京文学》副主编、编审,评论家。出版评论随笔集《现在开始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