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工坊|张欢:故事、文本与时代镜像
——以石一枫《漂洋过海来送你》为中心的考察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3-02-20

故事、文本与时代镜像
——以石一枫《漂洋过海来送你》为中心的考察

文/张欢


  石一枫小说擅长以青年为线索人物,灵巧驾驭情节性、节奏感强的故事,自《世间已无陈金芳》后,其笔触逐渐由表达青春、成长的不可承受之轻,转向问题小说式的现实关照及其不可承受之重。在这个意义上,《漂洋过海来送你》(下文简称《漂洋过海》)强化了对现实的敏感性和参与意识,小说借追换骨灰盒这一戏剧化的故事,勾连起中国社会数十年的历史变迁,又将全球化、都市化语境下出现的人物与阶层,以及新的关系形态做出镜像化的呈现。其叙事始终糅合着历史与现实、立场与话语、事实与记忆的情感基调和语言上的喜剧风。

  小说主要情节始于主人公那豆的爷爷、贵州籍海外劳工田谷多、革命老干部沈桦三人的骨灰盒相互错置,那豆这个胡同青年由此铺展开穿越在老工人、老革命、新劳工、留学生、富二代等不同人物、历史脉络、情感记忆之间的新传奇。随着故事的推进,一些支线故事和人物也纷纷出场:阴大夫、郑老师、姚表舅的感情纠葛,阴晴的成长经历与当下处境,姚厂长、姚表舅父子二人与酱油厂的几次转型,在资本游戏中套现跑路的黄耶鲁父亲和作为富二代/红三代的黄耶鲁的豪奢生活。相对于换骨灰盒这个戏剧化线索,上述每个人物小史都足以构成时下的剧本主体和热词,追换骨灰盒则是带有几分传奇化、戏谑性的文本设置,而这个明显的虚构性故事,又始终是小说不断推进和铺展的主线。

  问题是,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以及为什么选择在当下讲述这个故事?其中既包含艺术上的虚实问题,也涉及叙述态度和现实视角。就前者而言,艺术创作本身即为一个虚构空间和意义空间,这不止于19世纪打破古典主义理性崇拜和形式逻辑的浪漫主张,也是文学真实性和真实感的题中之义。王国维的“造境”与“写境”,在朱光潜看来即为想象与写实,文艺“都离不掉自然,也都离不掉想象”,而境界就是要达到“情景交融事理相契”的融贯整一[1]。如果说老舍以知识分子的启蒙和人道主义视野关切着祥子们的命运,王朔以大院子弟的身份不无优越感地调侃体制和知识分子,刘恒以平民的“贫嘴”絮说“日常”生活的逼仄“非常”,那么,石一枫则游走在北京的胡同与大街、丛林与乡土之间,看似无所用心,却将摭拾到的时代碎片和多重面孔纳入文本,他不执著于雕刻某一块碎片的面目,而更致力于拼贴这一游戏本身。在这个意义上,石一枫的写作姿态更接近职业作家,他并非某个阶层、某个地域、某个群体的代言人,也无意以小说演绎深刻理论或艺术主张,毋宁说他更关注的是作为写作的文学或作为作品的文学。因而,石一枫往往将自己的叙事立场融于文本之内,其处理方式是温和的、相对的,既不剑拔弩张,不致尴尬,也不投入单一结论与规训,而是以特有的北京腔调近乎本能地警惕各种形式的煽情和“装”。在其叙事中,往往以人物的鲜活平凡输出真切感,同时保留置身事外的距离和旁观视角。在《世间已无陈金芳》《地球之眼》等多个篇目中,通过第一人称“我”的角色设定,观察并展开陈金芳、安小南的人生,《漂洋过海》则打破了这个人称枢纽,其效果,一方面使主人公那豆的面对冲突一路开挂显得不容分说,同时,隐身于文本的叙事者则把控着一种整体性的调和与融通,而这背后也透露着作者在自身成长的后革命语境中生成的兼容性和边界感。

  小说中涉及一个国企酱油厂的命运起伏,其中包括两次典型的改制。如果按照社会问题小说的写法,其间的改革与抗争难免被凸显:对姚厂长、姚表舅等改革派而言,要强调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必要性;从那豆爷爷及其同事等小人物的角度,则要表达利益受损者的困境及诉求。而在《漂洋过海》中,石一枫化阶级结构为街坊关系,将宏大政策问题纳入微观的生活视域,让这一历史转型以个人记忆的方式复述和呈现。那豆爷爷不仅是叙事的重心,更提供了一个隐性而持续有效的信任前提。于是,借那豆爷爷的回忆,呈现了矛盾的同时,也融进了姚厂长的理念、魄力,并经由“记忆”这一间接叙述,使姚表舅及其手下的暴力漫画化,在效果上弱化了对立性和冲突感。对于两次改制,作者并非要检视转型中国的边缘碎片与创伤,而是将其纳入个人记忆,作为那豆爷爷的人物前史,在文本内部调和或消解了实质性的对峙。这种处理方式本身也折射了改革世代的成长起点及其历史和认知痕迹。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代,其成长背景即伴随着全社会的发展共识和市场经济合法性的确立,不同于消费主义和金融资本盛行的后现代氛围,现代化无论作为经济生活形态,还是知识、价值形态,都正向塑造了这代人的生活体验和认识框架。发生在1990年代的国企改制在《漂洋过海》中也作用在祖孙三代人身上,对于那豆父母而言其冲击力是直接的、转折性的,而对业已退休的爷爷来说则更多延续了作为国营厂工人配合国家政策的主体自认和行事逻辑,至于对当时的那豆,其影响更大程度是间接性、想象性的,叙事者在寻找落点的过程中,巧妙地将抵牾而纠缠的几套结构性分野导入人与人之间的亲疏伦常和道德情感上。

  事件与情感的相互转化也牵引着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的彼此映现,从而使叙事在关系化的基调中推进。小说中黄耶鲁父子,一个是在海外奢侈生活的富二代,一个是金融暴雷卷款跑路的资本黑手,都是当下最易激起大众情绪的角色形象,石一枫借用了这些符号,却无意沿公众号的爆款模式渲染生发。文中黄耶鲁父亲从未真正出场,黄耶鲁则一边表现出富二代的纨绔傲慢,一边又以红三代的自我体认,抒发对象征革命的奶奶沈桦的情感认同,包括其名字黄耶鲁,他自称并非取自耶鲁大学的Yale,而是yellow的音译,以示民族认同,“咱们不是炎黄子孙吗?我比我爸强,不忘本。”[2]事实上,无论Yale还是yellow,这种互译本身既为全球化的印记和隐喻,黄耶鲁们的生活空间和观念空间本就是若干难以拆解的混合体,在黄耶鲁的民族情感里既包含着民族主义想象又时刻以国际大都市的北京鄙视美国贫民区,这种内化的混杂标准和外化的反抗姿态也反映在对其父既否定又依赖的复杂态度上。作者通过对这个人物从形象上像个“糯米团子”,到性格上的天真又无能,无礼又随和,不但弱化了事件冲突的爆发力,也合理化了黄耶鲁对那豆的服膺和跨阶层友情。

  再如那豆与其工作酒店的同事,一个从湖南来打工的小姑娘之间,实际上涉及到敏感的北京人与外地人关系这一热点话题,作者的处理既坦诚又有技巧。先借主人公说破人事格局:“在这里,人分三种:第一种自然是经理之流,他们都是北京人,因为自带‘编制’,所以不仅旱涝保收,还多少都能混个一官半职;第二种则是以那豆为代表的本地孩子,虽无‘编制’,但也是为了缓解北京的就业压力而摊派下来的;至于第三种,就是纯粹的‘社招’了,天南海北哪儿都有,管理方式也是完全的市场化。……身边这个小鼻子小眼的湖南小姑娘,每次排大夜班都少不了她,眼圈儿永远是黑的,看着就跟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似的。”[3]这里坦陈了与身份相关的游戏规则,“北上广”的再中心化和优越感,以及在此格局下的等级链,但不同的身份人群的现实矛盾点到为止,在接下来的叙事中,生存问题化入生活化的场景和情谊,以选举时那豆帮了湖南小姑娘的情节,和她开了一家小店的后续做结,于是,北京人与外地人的等级链松动,同时又替换为那豆与湖南小姑娘的个人关系,并且通过共情、戏谑以及不剧烈的逆袭,从而淡化那豆作为北京人的天然优势、身份立场和情感偏向。

  应当说,上述三例都自带话题性,每一个都可以以社会问题小说的方式追究下去,石一枫既巧妙征用,又选择以旁观的、温和的视角将之编织进一个更为整饬宏大的文本,它们只以碎片的方式存在,然而整个文本的主线却是一个虚构的、充满戏剧性的换骨灰盒的传奇故事。于是,在文本内外、在话题与故事之间都隐含着矛盾张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本与现实的互文性敞开,对于具有当下性的社会性问题,石一枫具有足够的敏锐度和参与意识,但并不正面强攻,而是适时亮出睿智与清醒,又不无轻浅地一掠而过。而问题的另一面在于,在当下,这些社会问题小说的因素需在石一枫式的文本传奇和万花筒式的碎片美学中清脆而含混地演绎,或者说,以虚实相生的方式才得以显现。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革命与治理双重逻辑下的北京文学研究”21WXB005阶段性成果)

  原文刊于《当代作家评论》,本文有删节。

 

  注释:

  [1]朱光潜:《谈文学》,第232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3]石一枫:《漂洋过海来送你》,《十月•长篇小说》2021年双月号第5期。

 

02

张欢

  张欢,清华大学文学博士,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博士后,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出版学术专著两部、诗集一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和参与课题项目二十余项,曾获第三届朱自清文学奖、第七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北京科技大学第七届研师亦友我最喜爱的导师荣誉称号。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