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艺作品为民族复兴伟业凝心聚力
白烨
在举世瞩目的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重要报告,以高屋建瓴的理论概括、提纲挈领的要点阐述,就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概括和深刻的经验总结,对党和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基本任务和中心工作,进行了前瞻性的部署,提出了指导性的要求。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在第八部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言简意赅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此,他又向新时代的文学工作者提出明确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这些有关新时代新征程的新部署与新要求,有关文化建设的新思想与新论述,深刻地启迪我们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大战略上,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格局中,来认识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文化的能量与功用,从而增强历史的使命感与时代的责任感,以高度的文学自信与文学自觉,努力争取当代文学在新时代的更大繁荣和更大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贡献文学不可替代的独特能量。
向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的要求,既是现实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也是文学的职能、作家的使命。文学艺术是时代的号角,是民族精神的表征,理应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和最大能量。而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实现这样一个要求,显然需要作家艺术家把文艺作品的内容营构和思想含量置于重要乃至首要的位置,在作品的主题思想与精神蕴含上精心运筹、苦心经营,使之充沛而丰厚,能够启人思忖和催人奋进。
这里需要的,首先是在有关文学艺术的功能与作用的基本认识上,要正本清源、坚守正道。文学艺术有着认识、教化、美育、娱乐、宣泄等多种功用,但文学艺术这些不尽相同的作用,并非半斤八两,不可等量齐观。过去一个时期,我们过多地强调教育尤其是政治教育的作用,后来又偏向文化启蒙的作用,再后来又出现一味追求娱乐性和游戏性的倾向。这种认识上的各有偏向,一定程度造成了文学功能认识上的复杂状态,乃至是看似多元、实则混乱的现象。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把握上,还是要回到原点,从文学艺术最为基本和最为重要的功用上去寻根把脉。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革命文艺的重要作用概括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同样的意思,也体现在鲁迅、茅盾等人的相关论述中。如鲁迅曾经指出:“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茅盾曾经指出:“文艺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反映生活,而须是一把斧头——创造生活。”这些论述都贯穿了一个基本精神,那就是表现人民生活,反映人民情绪,鼓舞人民精神,推动人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向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的要求。这是针对新时代的人民对于文艺作品的真正需要、民族复兴大业对于文学作品的迫切需求十分郑重地提出来的。这一重要论述和新的要求,启引我们在有关文学功能的认识上拨开迷雾,回到原点,持守文学本来该有的增进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文学要对人民的伟大实践、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真实的记录、艺术的传扬,做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要求文艺作品把思想内容的开掘与运筹放在首位,以作者自己的独特发现和独特创造,表现蕴藏于生活深处、时代前沿和人民性情中的光点与亮点,从而给人民以情感的慰藉、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激励。努力做到“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
有益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学资源与美学元素很多,比如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传统文化与家风家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真善美的道德情操等,都是引人向上向善、增强中国人骨气与底气的精神元素,都是文艺家们在文艺创作中可着笔落墨的重要主题和重要内涵。面对“新时代新征程”这样的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在文学的书写之中,以生动的故事、鲜活的形象,努力表现和揭示那些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征程中、建设社会主义的奋斗历程中、改革开放的巨大变革中焕发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尤其需要作家直面新时代、面向新现实,在充分阅读社会、深入把握生活的基础上,反映沸腾向前的现实社会,塑造这个时代的新人物,揭示时代新人的精神风采,并由这样的新生活、新人物,表现社会的新风尚、时代的新气象,以扑面而来的新事、新人、新风,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在这里,要求作家艺术家要避免以个人感受代替人民感受,以一己生活代替人民生活,要在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获取能量,不断进行生活的积累与艺术的历练,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我们当下的文学创作,确实写法多种多样,作品丰富多彩。近些年在报告文学、长篇小说等领域,都涌现出不少反映人民奋进和时代新变的优秀之作。但整体来看,距离人民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都还存有极大的差距。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乃至多而不精、繁而不荣,是长期存在而未能切实解决的问题。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很多,并涉及到客观与主观的许多方面,但我们的作家对于社会变革引起的种种生活新变,缺少深入的观察与细致的了解,对于近距离描写这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和人们的心理情态,还缺乏相应的创作历练和必要的艺术能力,应该是更为主要的问题。创作主体的这种力所不逮、力不从心,反过来告诉人们:功夫在诗外,功课在社会。我们的作家,还是要在“读懂社会,读透社会”上下大功夫,花大气力。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从自己所熟悉的方面着手,研读生活、揣摩人物、探究人性,“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又需要借助某些理论视野,从具体的印象式的生活事象中跳脱出来,对社会现实与时代生活进行宏观性的思考与整体性的把握。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文化立场”、“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等重要概念和论断,都需要结合实际去深入理解,联系文学实际进行内在消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社会的大势观、关于生活的全局观、关于文学的整体观。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才可能做到在文艺创作中“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的精神与一个时代的文学,应该是脉脉相通、息息相关,并相互成就、彼此印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人民在新的考验和挑战中创造光明未来的时代,也是中国人民拼搏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这样的新时代,呼唤与之相匹配的新文学,一种新型的文学也必将产生于这个新时代。因此,置身于这样一个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方位,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重者,既要植根于人民生活汲取鲜活而丰富的养分,跟随时代的脉动进行艰苦的艺术创造,创作出具有独特精神蕴含的优秀文艺作品,又要以这样的出自人民生活的艺术劳作和文艺成果,为新时代的新文学增光添色,为新时代的民族复兴凝心聚力,发挥文学艺术“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独特功能和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