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魔术剧的艺术之美与价值
——由魔术剧《终于失去了你》说开去

[关闭本页]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发布时间:2022-10-17

  魔术剧属于魔术与戏剧交叉的一个艺术形态,从其艺术特征上看,它属于戏剧类,就如同歌剧、音乐剧、曲艺剧等,具有多元的艺术特征。相对于大型舞台上的魔术剧,小剧场魔术剧的观演具有空间的小与观众的少等审美表征,还有特殊的观演关系:对于演员的表演,观众看得更细,听得更清,这些都是小剧场魔术剧的艺术特征。在新时代,小剧场魔术剧在从业者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可喜的成绩。

  近日,笔者有幸在繁星戏剧村观看了第六届北京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优秀剧目展演的5场剧目:《终于失去了你》《魔法时光机》《戏法传奇》《爱不释手》和《查先生的魔法》。主创团队巧妙的编剧和精彩的表演,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过去数天仍觉回味无穷。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当代魔术的艺术之美、时代之美及魔术从业者的扎实功底和探索精神。笔者仅就对《终于失去了你》一剧的观演,谈谈魔术剧的艺术之美及价值。

1

  《终于失去了你》是一个穿越时空的爱情故事。整个观演过程,令笔者感触最深的是,体会到了魔术与戏剧的高度融合,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中国魔术在当代的发展面貌。那么,在被节目“震撼”的同时,我的脑海中一直盘旋着“创新性”“丰富性”“多元化”“哲理性”等关键词。


魔术戏剧《终于失去了你》剧照

  既然是魔术剧,“魔术”自然是该剧的重要表现手段,传统的、现代的魔术形式,在剧中均有很好的呈现。魔术师们的精彩表演,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意识,让观众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剧中那一串随机的数字、手环上的数字、信封中的手机和项链,以及随机挑选的观众所说的心里话等,一次次让观众的疑惑升级,脸上的问号也越写越大——到底这是怎么回事?观众十分迫切地想弄清楚这些魔术中的奥秘。

  那么,一个又一个“奥秘”或者“悬念”,是如何调动观众的胃口呢?这得力于编剧的功劳。首先是主题——爱情故事的设定。钟鱼开场关于自己爱情故事的“讲述”、一连串神秘的数字、一扇可以穿越时空的大门等,都很容易引发成年观众的共鸣,因为很多人都有埋藏于心底的青涩爱情故事。

  其次是该剧的结构。这一部戏的戏剧结构复杂、严密,不同故事情节之间的链接巧妙、紧凑、完美,让观众猜不到结果,一切都出乎意料,因此,不得不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紧紧盯着不同魔术的表演及剧情的发展。比如,表演者从观众那里借来的手机、钱、戒指和手环等,被放进一个空文件袋,那么,这样的剧情设计要参与什么魔术,要表达什么意义?再如,当观众在灯光的映射下看到自己手环上的数字时,惊异与求知欲接踵而来,毕竟观众一刻都不曾走神,这种“巧合”是怎么实现的?可以说,在这个故事框架中,每一个魔术形式都与故事的发展密切相关,讲述的是一段特定的故事。而观众只有集中注意力才不会漏掉每一个细节,但是,“现实”总让人猝不及防,毫无准备地陷入“失落”的境地。比如,观众都在脑海中不断设计着主人公美好的爱情结局,然而,最终却被钟鱼挨的“一巴掌”打醒。在真真假假的表演中,观众依然没有“逃脱”魔术的“欺骗”,然而,这难道不是魔术和魔术剧艺术之美的真实表现吗?

  另外,魔术演员们在剧情的发展中,充分进入了戏剧的角色。惯常的魔术表演中,演员是不说话或者很少说话的,并且并不具有戏剧角色表演的成分。而在本剧中,演员们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穿越、找寻爱情的同时,也把观众带入了剧情,让他们在自己的时空中穿越着、思考着。而魔术演员们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和魔术表演,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对魔术艺术的赞叹和敬意,也有对自己的青春的回忆,更有关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与展望。我想,这也是该剧艺术之美及其深层社会意义的表达。


魔术戏剧《终于失去了你》剧照

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守正创新是文艺发展的生命,反观该剧,演员们对于新的影像技术的应用、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借鉴等,体现了他们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展现了青年演员们强烈的文化自信,这对当下的青年魔术演员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青年魔术演员是中国魔术的未来,正如中国杂协理论研究处副处长任娟所说,“大学生魔术师是魔术界宝贵的有生力量,这批大学生魔术师让中国魔术走上了高知识含量、高科技含量、创新有为的发展道路,中国魔术的发展格局也为之一变” 。可以说,该剧以优秀青年魔术师孙峥为核心的创演团队出类拔萃的表演,无疑是该剧获得观众热烈掌声的重要原因。

  此外,演员们对于“魔术剧”的创新思考,也值得研究和学习。如孙峥曾说:“魔术有一个承载力的问题。魔术不像杂技或者歌舞直接就可以来,为了使魔术神奇,必须要有铺垫,向观众证明表演者不是‘托’,这些元素都与戏剧走向节奏有些冲突。如果特别遵循戏剧结构填补魔术,魔术就成为一个戏剧特效,而失去了魔术的本质。”这样的思考,是关乎魔术剧艺术本质及其未来发展的基础性思考,也体现了魔术剧演员对于自己是“魔术演员”而非“戏剧演员”的身份认同,更是关乎传统艺术当代创新发展的本质思考。任何一种跨界戏剧形式,其实都面临这样的身份归属问题,如戏剧化之后的某种艺术剧—— “曲艺剧”“相声剧”“杂技剧”等,还能否被该行业认可?这一点,孙峥的思考,对其他跨界融合戏剧的演员及该行业而言,也当引起关注与反思。

  可以说,在这部戏的创演中,他们以“青春”的名义、以优秀的创新作品,致敬魔术、致敬观众、致敬时代,展现了中国青年魔术人的进取精神,展现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3

  以《终于失去了你》为代表的优秀剧目的演出,也让我们看到了连续举办了六届的“北京市大学生魔术交流大会”作为魔术交流平台所发挥的重要意义:促进魔术艺术交流、互鉴,推动中国魔术创演健康发展;推出新人新作,促进中国魔术人才的传承,搭建良性的魔术人才建设体系,使中国魔术在艺术呈现形式上得到了不断迭代出新——从单独的节目到跨界戏剧。毋庸置疑,这样的平台,在国内外魔术艺术的交流、中国传统技艺传承和发展及“走出去”的过程中,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从业者们的努力下,中国魔术将会产生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绽放出更为绚烂的艺术光芒,为谱写新时代中国文艺新篇章奋力前行。

  作者赵倩,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