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网络大电影,是指时长60分钟以上、具有完整的电影结构和容量、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仅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的视频内容产品。与2010年以来蓬勃发展的以依靠植入广告或贴片广告赢利、免费播出的“微电影”不同,网络大电影的核心生长动力在于,它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性的,通过视频网站付费收看、按点击率分账的新产业模式。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商业运营与回报机制的支持,自2014年以来,网络大电影已成长为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并成为中国商业类型电影的实验场。
低投入、高回报的网络大电影,吸引资本不断进入,在过去的三年中,网络大电影的制作呈现井喷之势。与院线影片制作周期长、投资高、风险大相比,网络大电影有着自己的优势:首先,门槛低、投资小、周期短,具有更大的生产制作弹性与创新空间;其次,网络点播辅以弹幕互动的播放方式,有利于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并在创作中做出快速反应;第三,网络特有的细分市场,催生各类不同的故事,符合用户多元化的观影需求;第四,网络巨大的内容需求量大,为大批青年创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机会,从而激活了网络大电影的创造力。不同阶层、文化和地域背景的创作人的加入,使得网络大电影得到多元化的民间生态滋养;第五,网络大电影的束缚较少,在电影类型化方面做出了不少可贵的探索,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院线电影的市场空白。
网络大电影的爆发式增长,机遇与风险并存。与产业的快速发展相伴随,是对其泡沫膨胀的忧虑。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张,“二八效应”已成为行业的运营常态,目前真正能够实现盈利的网络大电影实际占比不足5%。网络大电影暴利时代正在终结。
由于受到付费播出“黄金6分钟”效应的制约,很多片方会加入软色情、悬念、打斗等强烈商业元素吸引观众,因此,网络大电影普遍存在题材、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打擦边球,为博眼球出位营销等状况。“三俗”包装的网络大电影,在引流部分观众的同时,也带来饮鸩止渴的短视风险,令大量潜在的观众对其产生排斥心理。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没有看过网络大电影的人,更倾向于对其持消极、负面,甚至完全否定的态度,并因此将网络大电影排除在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外。
事实上,网络大电影的魅力在于对影片故事内核的打磨、对与影片风格吻合的表现形式的推崇,以及在与观众互动设置方面的探索。目前点击率比较高的网络大电影,如《道士出山》《山炮进城》《四平青年》《特异犯罪调查科》等,在故事讲述上都破费心思——题材、内容丰富新颖,创意想象天马行空,类型样式各具特色,创作者谙熟青年流行文化,信手拈来灵活运用——使得这些影片拥有很高的点击率与分账收益。
尽管仍然山寨味十足,甚至包含一些青年亚文化趣味,但总体上,网络大电影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也是在真正观看网络大电影后,我们对其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并寄寓厚望的原因——网络大电影,为中国商业电影与观众在互动中形成自己的电影语言和类型规则,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实验场。我们期待,网络大电影的探索,能够重现电影史的佳话、促动我国电影文化与电影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