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声音
从学步的孩子走到不惑之年
本报记者 何瑞涓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成为中国舞台演出的一张靓丽名片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演艺事业蓬勃发展,如大江大海一样奔流,波澜壮阔,取得瞩目成就。近日,作为2018年中国(北京)演艺博览会主论坛,“艺术滋养美好生活——中国演出40年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北京人艺、中央芭蕾舞团、东方演艺集团、上海美琪大戏院、保利剧院、永乐文化集团、吴氏策划等各大演艺机构的负责人,回顾中国演出行业改革开放40年来的沧桑巨变与辉煌历程,并展望演出行业发展趋势。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有这样一组数字:1978年,北京市演出机构数仅35家,收入仅100万元;到2005年,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其间经历了27年;而从1亿元跻身到10亿元(2011年收入11.84亿元),只用了6年时间。2017年这一数据则达到了17.17亿元,票房规模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居全国首位。
这正印证了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朱克宁所言,改革开放40年中国演艺事业是在不断解放思想、兼顾两个效益的基础上,实践逐渐成熟、理论不断深化的螺旋式发展过程,“真正对演出目的、任务和发展方向做出理论阐述,始于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策,成于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他表示,回首演出市场40年发展史,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今天开放、自由、繁荣和多彩多姿,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我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当作理念,中国演出市场一定会有大作为,会有光明的前景。
40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出台了促进艺术创作、演出、营销的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国营院团稳步前进,获得长足发展。中央芭蕾舞团是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知名院团,1959年创立,改革开放后更加阔步前行。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王全兴表示,中央芭蕾舞团的发展与芭蕾舞民族化密不可分。芭蕾舞来自西方,中国芭蕾舞必须要有自己原创的、民族的内容才能打造精品,走到世界前列。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融入了京剧艺术形式;《红色娘子军》运用民族民间舞蹈,54年来在国内外演出近5000场,已经成为超越时间、地域、民族的经典剧目。而今中央芭蕾舞团“走出去”几乎都是到国外的顶尖剧院,面对主流观众、主流媒体,融入到他们的票务,每年到国外演出三四次,弘扬中国芭蕾舞蹈艺术。
作为久负盛名的歌舞演出单位,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宋官林指出,多年来,东方演艺集团一直在变,但团队的精神内核未变,即对中外优秀文化的包容性、艺术表达的丰富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尤其是近年来集团演艺理念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化、创新型发展,建立品牌意识,唤醒了一代人的记忆,引领了新一代观众。
演艺的发展,最直观的当属演艺内容的变化。思想的解放带来演艺的百花齐放,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曲艺、杂技等各类演出如火如荼,其中流行音乐的发展尤为突出。中国流行音乐学会主席付林指出,改革开放40年是流行音乐复兴的40年,其中1978年到1985年,是“非主流”“次主流”流行音乐的复兴、开拓期,是红色歌谣、革命歌曲向流行民谣、流行歌曲转换的时代,也是他最难忘的10年。此后流行音乐多元化、歌手个性化,音乐传播更加便捷,产量剧增,欧美强势主流音乐无障碍输入,网络歌曲跃上潮头,流行音乐的力量不容小觑。谈及中国流行音乐未来发展趋势,他指出国外目前有两类最火,一是嘻哈,一是电音,在国内的发展要做好引导,找到和我们自己音乐的结合点,“40年,流行音乐从学步的孩子,跌跌撞撞走到不惑之年,其未来发展更值得期待”。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民营演艺企业发展空间广阔,成绩斐然。以“吴氏策划”品牌为例,吴氏策划总经理郑颖介绍道,公司1991年成立,从作坊式、家族式经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优秀的经典舞台艺术经纪公司之一。尤其是这5年来不断转型升级,“引进来”不仅是项目的引进,更是一种艺术生产的引进、运营机制的引进,是双向的融合,从注重票房到更多地做艺术教育,培养了更多青年人才。“中国文化也从‘送出去’到‘走出去’‘走进去’,从赔本赚不来吆喝到开始实力‘圈粉’,收获真金白银,成长背后是不懈的探索。”她强调,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重要的是做到内容的品质化、运营的专业化、渠道的正确化,自信、自尊、自爱,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演艺机构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从单纯地演出,到与艺术教育结合、与旅游结合,提供更多演艺周边产品与体验。上海美琪大戏院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已有77年历史,近年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总经理林振豪讲述了剧院重新焕发活力的历程,指出要把剧场做成产品,在传习经典演出剧目的同时,也要营造良好的用户体验,从演艺内容、观影体验、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等不同方面来进行价值的再挖掘,拓展整个演艺产业的边界,如打造前店后场,做文创零售、艺教课堂、戏剧衍生品、精致餐饮等,培育周边业态,将看戏与生活休闲一体化。
北京保利剧院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从2003年只管理北京保利一家剧院,到今天已经进入55个城市,经营63家一流剧院,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直营剧院院线。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文鹏介绍道,保利剧院最初单纯做演出,随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壮大,2010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向上下游不断延伸,构建渠道、内容、营销、艺术教育四个平台。“我们从单一的剧院到全国布局,从单一业务到四位一体的综合业务,也是中国表演艺术行业从小众到大众、从单调到多元化的发展过程。”
多媒体舞美技术在演艺中广泛应用,40年来,从舞台上的一束光到而今的斑斓夺目,从幕后走到台前。北京华丽达视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牛晓勇指出,最早舞美技术在演出中只是配角,甚至是“路人甲”,很多被称作“舞美工程队”。近年来多媒体飞速发展,舞美应用越来越广,可以提升文化内容使其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扩大了艺术创作的空间,“我们常跟导演说,你们放开去想,只要能想到的,现代技术都可以做出来。”他展望,未来5到10年将出现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技术,走进日常群众文化生活,更好地为文化行业服务。
票务是演出与观众连接的关键环节。永乐文化集团董事长杨波介绍了中国现场娱乐在线票务市场的发展变迁,从手工点票到电脑售票,从线下售票到线上售票,从实体门票到电子门票,从现存门票到虚拟现存门票,十几年来,门票的销售体系发生了极大变化。永乐也在汲取国外票务的经验,演出只是一个入口,抓住每一个走进来的用户,以票务为中心,将票务上下游产业整合,不断拓展全方位服务,从提供票务到开拓场馆、演出运营、艺人经纪、品牌合作、餐饮服务等,建立一体化商业模式,公司拥有多个“泛娱乐”业务版块,如取得“成都大魔方”场馆10年演出内容运营权,为引进海外演唱会等提供场地;又如和故宫博物院携手实现全面网络售票,并合作了“故宫大:剧·展·荟”,将故宫数字化和中国传统演出结合,助力传统博物馆走出去。
技术正在影响演艺的全产业链。华艺互联(北京)网络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邵泽辉指出,演出行业信息尚未完全互联网化,演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华艺互联正是要整合全行业演艺资源,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IT技术、大数据技术,搭建演艺信息交流互助平台,创造可循环演艺行业生态链,实现流量转化,为更多机构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人才服务。
专家视点
始终是北京的剧院,人民的剧院,艺术的剧院
——北京人艺40年
任 鸣(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
北京人艺话剧《窝头会馆》成为市场“爆款” 李春光 摄
在整个国家层面,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成果可以说是有目共睹,身在其中;北京人艺在这40年里的发展,折射出改革开放政策在精神文化层面产生的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
我从上世纪80年代进入北京人艺,可以说是与北京人艺的改革脚步同步成长到今天。北京人艺在改革开放这40年里,有这样那样的变化和提升,但不变的是我们的名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我们始终是北京的剧院,人民的剧院,艺术的剧院。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人艺在继承前辈传统的同时,也同样进行着“改革”与“开放”的探索实践,“坚决地继承,努力地发展,勇敢地创新”,在保持自身风格和道路的同时,取得了切实的创新成果。
80年代——经典与创造并存
首先,人艺从建院以来,老一辈的艺术家、人艺人给我们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们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我们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的表演风格,北京人艺演剧学派成为话剧表演领域一面鲜明的旗帜,拥有一大批国宝级的艺术家。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人艺一方面着手恢复经典,一方面努力创作新戏。1978年《丹心谱》上演,以很高的艺术水准对“文革”进行批判反思;1979年,《蔡文姬》恢复演出,因为一票难求,买票的观众把人艺的南墙都挤塌了。这两部戏可以看作人艺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个开端,一方面展示出北京人艺的艺术性、经典性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口碑,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广大人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这种需求也是人艺持续发展的动力。
上世纪80年代,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在社会思潮逐渐多元的大背景下,北京人艺也开始着手进行一系列戏剧上的崭新尝试与实践。1982年人艺原创的《绝对信号》开创中国小剧场话剧先河,开始了新的戏剧探索。
1986年上演的《狗儿爷涅槃》,以中国农村为背景,讲述的是中国自己的特色事物,却大胆地在舞台时空转换、人物内心呈现上下工夫,在人艺传统现实主义道路与戏剧新型表现主义风格上进行了一次多层次的探索,加上以林连昆为代表的演员们精彩的演绎,这部作品也成为话剧舞台的杰出代表。
除了这种自我探索的“改革”,上世纪80年代,也是人艺正式开始“开放”的时期。面向国际,在“对外开放”层面上,我们也迈出了值得纪念的一步。1983年,在英若诚先生的斡旋下,我们请来世界级戏剧家阿瑟·米勒亲自执导他的作品《推销员之死》,引起了极大轰动,成为中美文化交流的大事。包括1986年公演的《洋麻将》,让中国的观众在完全不了解“推销员”“养老院”为何物的情况下,通过于是之、朱琳等的演绎,领略到了国外优秀剧作的魅力。《哗变》也是在这个时期登上人艺舞台的,朱旭的表演登峰造极,时至今日,这也是人艺在引进外国剧目中的经典之作。
同时,北京人艺作为人民的剧院,人民性是我们的第一属性。在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依然能够保持贴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思路,这也是人艺的成就之一。上世纪80年代的《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等作品,都体现了这一成果。一方面,我们始终要以人民的精神追求为己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追求与努力,初心不止,精益求精。
90年代——百花齐放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北京人艺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的大背景下,继续进行着人艺风格在新时期的探索与融合。一方面,我们秉持为人民而创作的基本态度,创作了《鸟人》《万家灯火》等风格各异的反映北京百姓文化生活与时代变迁的作品,而《李白》《天之骄子》等继承了中国新编历史剧创作风格的“文人戏”也在这个时期上演,成为北京人艺至今仍然保留的经典剧目。这是我们在推进戏剧民族化理论方面所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始终坚持着“开放”的思路,让“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我们邀请苏联戏剧专家叶甫列莫夫导演契诃夫名剧《海鸥》,邀请美国导演玛格丽特·布克执导反映当代美国黑人生活的剧作《篱笆》。
在上世纪90年代,人艺“出人出戏出理论”的建设思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我们的很多演员不仅活跃在舞台上,也在银幕和荧屏上光芒四射,濮存昕、梁冠华、杨立新、宋丹丹、冯远征、吴刚、徐帆、陈小艺、何冰、胡军等人艺的优秀演员都是在这个时期脱颖而出。
1999年开始,《茶馆》重排,当时也经历了很多波折和质疑,年轻人在那个时候接过了《茶馆》这面大旗,成为他们从剧院的中生代晋级成为扛鼎力量的标志。最终,他们成功地把《茶馆》传承了下来,至今依然常演不衰,每年上演都会成为热点,成为人艺的象征,也成为人艺演员最向往的作品和试金石。
新世纪以来——机遇挑战并存,多元因素结合
2000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在新世纪开始将目光转向一些世界性的新趋势与新动向。第一,对外向型视野的开拓。随着经济的发展,观众们的审美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一起逐渐提升,对国际化视野的需要日益提升,人艺在与国外戏剧团体的合作中也更加注重戏剧元素的时代性表达,比如2008年,我们与日本四季剧团创始人浅利庆太合作,演出了一版更具有现代意义的《哈姆雷特》;2013年,与俄罗斯导演彼得罗夫执导了皮兰德娄的经典剧作《六个寻找剧作家的剧中人》,寻求传统艺术与现代观众审美趋势间的平衡。同时,人艺花了数年时间,持续打造首都剧场国际邀请展演,把“引进来”规律化、规模化,很多经典的、先锋的国外优秀作品在我们人艺的首都剧场上演,已经形成了一个品牌,每年都会有很多优秀剧院加盟我们的邀请展演。
第二,寻找艺术与市场化间的规律。人艺近年来涌现出了几个一票难求的“爆款剧”,也可以说是我们在市场化环境中结合自身情况作出的改革。比如《窝头会馆》,打造出“全明星”阵容,可以视作人艺资源的一次完美整合;2012年北京人艺建院60周年之际,我们大胆启用了一批人艺老艺术家重新登台,五代同堂,共同演出了一轮“元老版”《甲子园》;包括《喜剧的忧伤》,通过这部作品我们推出了优秀青年导演徐昂,首次将外国作品进行本土化改编后搬上舞台,陈道明、何冰两位演员为观众奉上了一场难度极大的大剧场二人戏。
第三,关注当下生活,演绎时代精神。除了原汁原味地经典呈现,我们还要通过原创作品体现对当下生活的关注和表达,体现当代人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解读,打造新时代的新的精品力作。不久前刚在首都剧场结束第四轮演出的《玩家》就是这样一次尝试。我将这部作品称为“新京味儿”话剧,它不仅具备京味儿元素,同时也吸取着包括《茶馆》《天下第一楼》《小井胡同》等一系列人艺优秀作品的长处,以展示新时代风貌为目标,将改革开放40年的变迁,通过收藏界这么一个极具市场话题性的侧面反映出来。同时,中国式的戏剧审美也开始更多地走向世界,《我们的荆轲》远赴圣彼得堡等地演出,把东方戏剧、中国审美输出到国际戏剧舞台。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北京人艺有着辉煌的过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收获了改革的精神,这就是——“紧随时代,积极进取,不懈探索,勇攀高峰”。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去书写新的时代,展现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的新面貌,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记者观察
烈火烹油 日新月异
——从演博会看中国演艺四十年
本报记者 何瑞涓
回首改革开放40年,无处不在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演艺行业亦是如此。40年前,一度曾“八亿人看八部戏”,演艺几成荒原。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一声春雷,演艺行业迅速复苏,音乐、歌舞、戏剧、戏曲、曲艺、杂技等在舞台上百花齐放,演艺产业链逐渐形成并走向成熟,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演艺行业如乘东风不断拓展创新,迈上发展快车道。
或许这样的描述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而当记者走进2018中国(北京)国际演艺博览会时,演艺行业40年的发展成果扑面而来,鲜活生动,丰富多彩,一下子被击中。这是精品迭出、佳作更上层楼的40年。“国家艺术院团改革开放40年剧目精品展”“改革开放40周年北京演艺成果展”,一幅幅精美的剧照引人流连驻足,《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穆桂英挂帅》《赵氏孤儿》《图兰朵》《北京法源寺》《李白》《敦煌》《丝绸之路》《玄奘西行》……一部部剧目带观众穿梭时空,思想愈加精深,艺术愈加精湛,制作愈加精良,表演形式愈加自由多样,见证40年的不平凡。
这是不断走出去也引进来的40年。上世纪80年代,面向国际更多的是观念引进,各种艺术思潮涌动;而今,越来越多的演艺机构涌进中国,积极寻求文化认同与发展机遇。在演博会上,走进展览馆,就如同走进了演艺的“地球村”,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挪威、罗马尼亚、以色列、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演出机构相聚于此,彼此成为“邻居”,在专业展区、各大峰会论坛上,不遗余力地推介展示自己的项目,中国正在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美国EBDG娱乐商业发展集团一家负责策划、开发、呈现、预订、谈判、合同起草及现场巡演制作的全方位服务的巡演娱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EBDG在欧美颇有知名度,目前已经与中国内蒙古一家机构签约,即将开启中国首场演艺之旅,这次来到演博会,希望可以结识更多同行,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这也是很多来此参展的海内外机构的心声。
这是公众共享演艺成果途径越来越丰富的40年。演艺曾经是阳春白雪,如今越来越走近寻常百姓生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以戏曲为例,在演博会戏曲演艺专区,舞台上徽剧、黄梅戏等名家轮番登台,身姿如行云流水,唱腔清脆婉转,余音绕梁,众多戏迷票友和名家面对面。传统戏曲与现代科技结合,令人眼前一亮,四处可见“中国戏曲地图”标识,手机扫一扫二维码有惊喜,点击地名,就可以在大屏幕上观看全国各地戏曲,并为家乡戏点赞。
安徽演艺集团还打造了“有戏安徽”首届全国戏迷春晚。演博会上戏迷可以现场报名,工作人员用专业设备录制视频直接上传网络参赛。北京票友刘君退休后开始学戏,不到一年时间就已经唱得有板有眼,现场报名唱一段张君秋的《状元媒》,字正腔圆,惟妙惟肖。刘君说,以前学戏还要找老师,现在上网就可以学了,参加网络戏迷春晚感觉很新鲜。
演艺40年,其筚路蓝缕、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很难简单概括,然而当看到这烈火烹油、花团锦簇的场面,演艺机构热火朝天、活力四射地展示自我,观众自由自在如痴如醉地欣赏与体验艺术之美,这一切,不正是演艺40年走到今天所取得的成果吗?走进新时代,演艺不断延伸边界、拓展格局,从舞台演出到网络直播,从纸质售票到网络售票,从单纯演出延伸至艺术教育、旅游、周边产品开发等各个领域,中国的演艺行业正走向日新月异、更加璀璨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