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本页]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发布时间:2016-07-12

   编者按:VR带来信息记录方式的改变,而某种程度上艺术展览也堪称为一种文本信息的集中记录和展示,自然地,VR也为办展览的方式带来新的可能性。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博物馆”(Museum)一词最早来自于希腊语的mouseion,原义是指供奉主管艺术与科学的九位缪斯女神的神庙,经过两千余年的变迁,而今,VR为美术展览与观看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度,在VR所构建的赛博空间里,一场新的策展与观展经验,正在开启。

中华数字美术馆·第六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特别展·东南亚展区

“VR的艺术潜能和艺术可能”VR艺术沙龙主题对话现场

艺术家使用谷歌“Tilt Brush”应用作画

  □对话地点:

  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数据采播厅

  □对话时间:

  2016年5月28日

  □对话人:

  刘旭光(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实验室主任)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批评家、策展人)

  冉茂金(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副主任、VR策展实践者)

  周 娜(VR艺术沙龙主持人)

  VR艺术展览预习

  ○周娜:刚才展示了我们尚处在“VR预习”期的中华数字美术馆,请冉老师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数字美术馆策展经验,谈谈VR会为美术展览带来哪些变化?

  ●冉茂金:建数字美术馆既是基于我们的工作任务,也是基于我们的艺术梦想。我们的工作任务是从事“互联网 文艺”服务工作,搭建服务艺术家、服务艺术发展的网上平台。这个数字美术馆不同于传统互联网时代的简单网页展示,而是在虚拟空间对物理空间的现实展览形态进行拟态化迁移,对作品展示、受众欣赏、艺术社交等等进行还原性呈现,但它又不同于现实展览,大大突破了物理时空方方面面的限制。这样一个包含了诸多实用性服务的平台对于提升我们资源聚合力、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服务力是巨大的,目前与数字美术馆有接触的文联组织、展览机构及艺术家,对其积极的反馈、认同和接受超出我们的预期,但基于当时物力人力技术的限制,这个平台离实现我们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所以现在不少展览求上门我们都不敢接,我们正在加快改善。另一方面,我们从事专业艺术服务10多年,也有自己更深层面的艺术梦想,就是在推动艺术创作、艺术呈现等方面能有更专业、更深入的参与,新的数字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便捷、经济的条件。这样一个新平台、新手段的运用,能够带来艺术本体层面的很多变化,比如说提供了新的艺术语言、艺术结构方式,重构了艺术时空和艺术各元素、各环节的关系,改变了作者、传播者、受众等各艺术关系主体。简单举例,VR观众,几乎就是被改造过的全新的观众。这样可能就不仅是浅层面的展览宣传,更深层面,艺术家可能会在这个平台上获得新的媒材、语言和思维,策展人可能借此构筑新的展览形态。因为艺术本身就是感性的东西,所以我们要用感性的方式来刺激我们的服务对象。

  ○周娜:我们很想知道,经过中华数字美术馆一期的试运行和预习、总结和展望,对于美术馆二期建设,也就是建成真正的VR美术馆方面,您又有哪些新的规划和想法?

  ●冉茂金:首先要让这个平台生动起来,这个生动不是面上的花里胡哨,而是专业层面的拟生态,因为现实中的艺术业态本身就是生动的。在对美术服务这一块上,尤其要追求生动,VR技术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便利。这个生动主要是视觉层面、交互层面的生动。交互层面的生动可能要在虚拟时空构建现实形态的艺术人际社会,游戏领域在这一方面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因为这几年虚拟技术的成熟,虚拟空间与生活空间的相互渗透,美术领域实现这个很现实,比游戏业更简单。这样几乎整个美术业态都可以生动地对接虚拟时空,展览呈现、作品传递、观展欣赏、艺术社交都能获得在场式的沉浸体验。

  其次这是一个美术业态的综合服务体,一个美术场,资源积累、艺术创新、艺术交易等等都能获得一定支持。传统的美术展览、美术精品宣传推介可能在这里获得超时空的便捷支持,尤其是那些无条件在线下举办展览、广时空推介自己艺术的多数艺术家。艺术是追求突破惯性、突破陈规的创造,新的数字技术、虚拟时空和现实时空的交织、美术资源库的云数据,可以给喜欢创新的艺术家、策展人提供新手段、新空间以及数字资源的方便调用,进行新的艺术样态的创作。这是一个开放开阔的美术平台,希望广大艺术梦想者在这里面逐梦。

  作为艺术媒介语言的VR

  ○周娜:感谢冉老师为我们畅想了未来VR空间中艺术展览的美好愿景。那么VR不仅作为新的展览空间被艺术界所关注,同时它也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引发着艺术家及艺术教育的思考。那么很想听听刘老师您认为VR作为新的艺术语言或者媒介为我们的艺术创作带来哪些改变?

  ●刘旭光:VR艺术在今年特别火热,好像突然间就进入了大家的生活。艺术家们忽然集中介入到这个领域或者说利用VR这种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其实在这个现象背后已经有关注者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对这个领域并不陌生和稀奇。

  今年突然间引起了方方面面的广泛关注,但对于我们还是跟以往一样,VR只是一个技术,它很前沿也很吸引我们。但我们要是回归传统艺术,例如当油画色彩出来,那种斑斓,丰富颜色展现给艺术家的时候是迷人的。但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不一定都要用,并不只是依靠一个理念支撑。中国绘画史就是黑白,就是水墨,到近代、现当代也在变化,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历史发展,还是找它自己的关系,它的生存关系,它的审美关系,包括美学背后的这种哲学的关系。

  在VR作品中我最近接触的一个,就是系里边3个年轻老师做的一个作品,是参加今年威尼斯双年展外围平行展的一件作品。我关注了他们的作品,而且我还为他们的这件作品写了一篇文章,所以我就深入了解了他们创作的过程。

  他们这件作品内部,是要把VR里边很多我们关注的那些绚丽图像的部分与问题都缩减,从而成为一个单独而纯粹的东西。他们的作品最终结果我还没看到,但在创作过程中,我看到他们的这件VR作品中是需要通过两个人互动完成的。在这个作品中,当你戴上头盔的时候,两个人进入到时空隧道,有可能你看到的是宇宙,也可能看到的是你在一个时空里头或者洞穴,你这个点看到的是真实的,很有冲击力,你看不到的地方就是黑的,两个人都在看,最终两个点要碰在一起。碰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我们从隧道里走出去,一下子进入更宽更鲜明的空间里。这件VR作品它涉及到几个问题,一个就是,它要那个“点”,而且强调的是生命的本体问题,我后来定的文章题目是“生命的极点”,当时艺术家跟我聊了创作意图,我很快就定了这个题目,它还是具有预见性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头盔世界和身体世界是分离的,戴上头盔以后就进入了一个精神世界,但是他的四肢身体却留在现实中,感受还是在现实空间里面感受,只是VR将这种感受强化,然后去探索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利用VR技术去扩大体验范围、开发自身知觉。

  ○周娜:除了艺术家身份外,您也策划过一些新媒体艺术展览,也具有策展人的身份,那么能从VR艺术创作语言与展览语言两个方面来谈谈吗?

  ●刘旭光:艺术创作语言,更大一部分是展现物质性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但我们现在研究的艺术是数字化的,把电源关掉一切都不存在了,在特殊的技术支撑下会产生特殊的结果。这个结果超出了我们一般的视觉经验,因为我们看到的可以说就是刚才有位专家一直用的“刺激”这个词。当给出一个视觉形象的时候,其刺激远远超过我们的一般的经验。尤其刚接触到VR更加有刺激感,这个技术也在推进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在东京ACCA美术馆,我看到过类似现在VR艺术的形式,也是看图像的方式,那时我戴了一个眼镜,但眼镜里没有图像,里面就只有一个红外线的点。当我进入体验空间,比如有50个人同时进入这个空间,就一个点,彼此互相寻找,可最终还要撞在一起。其实这就是一个行为艺术,也可称为一个视觉体验,数字化的艺术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比如这样的远程化影响。

  但是物质性的事物,是我们能摸得到、看得到的,比如说刚才在数字美术馆中看到书法作品,按美学来讲这种展示虽然把它放得很大,做得像现实中的美术馆,但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书法的感受还是不一样,我们看书法要看它的真实性,一打开就是卷轴,我们要研究它的质性,墨的质性,研究它的纸性,如此,我们才能感受到书法中蕴含的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数字化在传播过程中,信息不能绝对地传递给你,这其间还是差很多层次。

  但并不是说我就认为数字美术馆没有希望,反而是特别有希望的。因为数字里边有一些我们物质现实生活中远远达不到的层面。比如说我看这张画,我进了故宫博物院,用望远镜隔着玻璃看,即便我看得足够细致了,但如果我想看看它的后面是什么,也是无法实现的。而数字美术馆可以做的是不但要看它,鉴赏家还可以通过所有过程研究它,可以“翻开”它、无限地“进入艺术”。通过这种数字技术,可以做很多细致而深刻的鉴赏研究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VR展览带来的体验又超出直接所见的物质性,这也是未来数字展览领域的机会。

  线上线下,虚拟与实体

  ○周娜:我们经常强调油画或者书法艺术的“现场感”,也就是一定要看原作,这个大家具有更多的共识。但如果是基于VR或者其它新媒体形式进行的艺术创作,在VR美术馆里做展示,是否会超越线下实体美术馆的展览效果呢?王老师您有非常多的策展经验,包括您也写过很多新媒体艺术方面的评论,就这个问题希望听听您的看法。

  ●王春辰:对我来说VR是全新的领域,今年上半年有一家公司找我们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说要与我们做VR相关的合作,不过仅是把我们实体的展览全景图像放到网络上,通过手机终端来观看。但通过今天下午对VR的介绍和讨论,我知道VR未来还可以扩展到更宽广的领域,这个领域可能就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刚才有专家讲,在VR虚拟世界里可以控制物理世界,这感觉就有点不一样了,这想象力太丰富了,未来也许真能实现,不过目前这是在讲可能性。

  有关数字美术馆,我们也在不断讨论,我认为数字化美术馆它的发展不可取代实体美术馆,永远都不会,只会丰富、补充、完善或者是增加实体美术馆做不到的事情,很多作品你是没办法触摸也没法看到另外一层的,VR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可以来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我的理解是VR可以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进行艺术创作,但还不能进入独立艺术创作,就像摄影一样,摄影技术出现的最初是满足功能性、解决实际创作中的问题的,也就是解决绘画对象模特长期坐在那静止不动、身体受不了的问题。而后来,逐渐解决实体捕获,准确表现世界,开始发现更深的领域,对摄影的扩展才逐渐变成独立的艺术语言,而且是从捕捉现实到靠后期处理来制造假象打破眼见为实,这就是摄影作为创作手段得到了一次重新的认识和升华。

  那么再说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是对传统的弥补,从严格纯粹艺术创作上还不会把它当作美术当中的艺术。艺术家怎么把握VR创作系统是接下来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这还不只是周围互动一下,这只是第一阶段的体验,如果说是一个真正能够掌握VR技术并进行艺术创作的,那可能会是一个团队,但是会以艺术家特有的思维进行整体创作。虽然具体的方式我们还无法设想,但是我能隐约感觉到一定会有这样的艺术家出现,这是一个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一定是技术和艺术两方面同时做。

  艺术自身有一个自我颠覆的属性,在当代艺术中尤其有这样的特质,或者通过观念改变对艺术的认同,而观念的改变是不需要高科技的。但是通过VR进入更大虚拟空间就带来了无穷的想象,我不知道这会带来哪些新的探索和颠覆,也许就像专家说的虚拟世界控制物理空间。

  如果说虚拟创作和实体创作结合起来,这就大了。VR头盔还是更新的技术,当我进行交互创作这又是一个领域,我用VR可能把我的画面都改变了。我们的梦境是别人看不到摸不到的,也许通过VR,艺术家把梦境做得看得到和摸得着,这给艺术创作带来无数的可能性。另一种,怎么利用VR技术把我们现有的技术再升华,刚才说第一层面是数字化,我远程可以看到你的画。那么第二个层面是能不能通过VR,把艺术作品重新解构,进入它那个时空里面,比方说我们古时候很多艺术不能还原,VR能不能做到,还原的同时还有一种进入感,我进去以后能不能做很多工作,那做了这个工作能不能体现在VR系统中还让远程也能看到,未来这些都是有可能性的。

  另外还有用手机感受VR,就像我们“共同”参观博物馆,比如我在实体的大英博物馆参观,而你通过手机跟我同步看展,我看到的你也能同时看到,我看到的感觉跟你在屏幕上看到的感觉一样,现在VR也许能帮我们实现这个想法了。

  还有一点,我希望在实体美术馆让VR说话,把你们做的工作(数字展览)展示、演绎出来,让VR展览出现在实体美术馆中,让大家实实在在地看到VR。美术馆的功能不只是展览艺术作品,展示我们现在的新技术、新思想也是重要的部分,我们给美术馆有新的命名、新的解读,叫做“思想实验室”。从展示技术角度说,它也是“技术实验室”,不要把数字美术馆藏到这里,明年或者后年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来做展览。

  ○周娜:这也是我们特别想做的,希望有机会可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我们的VR数字展览。感谢王老师从VR艺术创作的可能性等各方面给我们做的解读,您刚才提到不能想象未来VR带来的改变,有一句话说,“对VR来说唯一的限制就是想象力”。而艺术家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人群,艺术家可以给VR一双翅膀。刚才我们提到了线上数字展览和线下实体展览,那么如果线上线下展览联动的话会是怎样一个状态,还请冉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您的想法。

  ●冉茂金:有关线上线下联动,刚才说到VR的超时空性,异时空当中和朋友同时看同一个东西,这是现在非常落地的现实。王老师刚才说到这能够给整个艺术创作带来很多无限可能,还原到作品里面。美术作品是静态时空,现在业界已经开始在做这方面的展览,把达芬奇世界、梵高世界的艺术时空结合起来,而不是像前几年大家还只能在外面观看,我们的受众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每一个人进去过后的体验都不一样,比我们以前说的进入空间做交互联动的感觉都要好。

  再就是虚拟时空、艺术时空和现实艺术时空互动上会带来很多艺术理念上的丰富性,在艺术形态探索上,应该说是一个集大成者。刘老师说的对于书法观展,专业的观展,传统书法有创作惯性、欣赏惯性的一个规定,我们希望按照墨色纸各方面的规制,展现给更多的受众,对展览层面带来无限大的扩展。在观展和交互层面上,对艺术关系拓展上也希望美术馆上一个台阶。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