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音乐的用户量上来看,各家数据显示在线音乐领域的三巨头是KAT, K就是酷狗和酷我。但酷我和酷狗现在已经被腾讯收购了,所以今天,K已经不存在了,这样本来排名第四的“百度音乐”才有幸跻身三甲,这个格局就再次变成了我们熟悉的BAT。
在线音乐市场的排名和用户量上的排名有些不同。其排序第一、第二依旧是酷我和酷狗,很多人沿袭了在PC端听音乐的习惯,以“酷我音乐盒”为代表,酷我和酷狗在这块的优势比较明显。除此之外,他们还采取泛娱乐平台战略,模块功能划分清晰,因此用户体验很好,我想,这是保持用户活跃度的关键。网易云音乐则采取了社交战略,它不仅仅是一个曲库加一个播放器,而是形成了不同的社区,社交增加了用户黏度;而QQ音乐则主要是依靠手机QQ导流,虽然腾讯的用户量是第一,但其活跃度并不理想,所以,它在在线市场这一点上反而不是第一,我想主要原因是因为界面比较单一。
其实现在各大音乐平台并不赚钱。这个或许可以追溯到唱片时代,大家分不清盗版和正版,只知道盗版比较便宜,正版比较贵,为后面数字音乐的困境埋下了伏笔。而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1.0时代,网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能免费下载,这就更加培养了用户免费使用的习惯。所以今天要扭转这个格局,除了等大家逐渐形成付费听歌的习惯外,也要想方设法创新各种营收模式。
那么,现在数字音乐平台的商业营收主要有哪些模式?
首先是商业广告,这个也是用户比较反感的,我打开一个产品,先给我来一个广告,不过为了苦哈哈的音乐产品,请大家给点宽容。第二个就是会员收费,在5亿数字音乐用户中,付费会员人数各个平台相加也就60万人左右,所以更要向这60万付费用户致敬。第三个是独家版权运营,包括代理加自制。例如,腾讯买了索尼和华纳世界两大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也就是说你听这些内容最好的选择只能到QQ音乐去听。而阿里音乐则独家代理了李宗盛、五月天、梁静茹、罗大佑、齐秦等这些人所在的那家唱片公司,你要想听这些内容,只能去阿里星球或虾米音乐。第四是游戏联运,酷狗、酷我上面都有游戏频道,可以通过跟游戏联运获取一部分的营收,酷狗甚至借此孵化出一个叫繁星的直播平台。第五就是所谓的VIP商城,音乐平台会跟银行的信用卡体系做一个全面的打通, VIP商城既包含信用卡积分兑换,本身也可以是一个销售平台。
我想重点说一说的是第六音乐硬件和第七O2O。
未来可能会出现所谓的音乐电视机,像音乐耳机、智能耳机、智能音响、智能车载音乐系统这些智能硬件其实都已经在研发之中。目前各大音乐平台都开始积极地向硬件市场发展,比如酷我、酷狗、乐视、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等先后提出了各类的音乐硬件,其中酷狗的K 1耳机半年内销售24万条,在淘宝蓝牙耳机品类连续5个月保持销量第一。由此可以窥见音乐硬件这个市场的规模。
第七就是线上对线下。音乐平台会有线上票务和演出入口,提供一站式服务。而Live House就是O 2 O的一种模式,中国现在至少是113个城市都有Live House,不管规模大小,艺人能在那儿做表演,都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当然,还有演唱会,除了张学友、周杰伦等大型的演唱会,还可以做音乐节,不同地方有不同风俗民情,音乐节自然也可以和旅游结合起来。除此之外,还有基于粉丝经济的各种线下活动,包括粉丝打榜、粉丝应援、明星互动和各种周边产品。
现在,各大平台都有各自的规划,我想,借助不同模式,完全可以使音乐平台变成互动社群,有了互动社群氛围就有了用户黏性,有了用户黏性就会反哺回来,对数字音乐平台的收支起一定积极作用。当然我们不仅期待着用户反哺平台让数字音乐平台进化成以平台为基础的音乐娱乐链条,也希望平台能反哺音乐行业。从2015年8月1日开始,国家版权局规定,网络上所有未经授权的歌曲全部都要下线,今天,这些数字音乐平台每年要向唱片公司支付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版权费,唱片公司即使什么都不干,也可以拿到15亿元人民币。
这个时候没有理由生产不出好作品。而好作品,比什么对音乐行业都更重要!
(作者为研修班教师,百度音乐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