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宏观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脉络和走向时,新时期文学是十分值得重视、值得深入探讨和剖析的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宏大时代浪潮,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文学以面对世界的眼光,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道路。世界范围内的优秀文学成果和多元化的文艺思潮被全面引入中国,极大开拓了中国作家和研究者的视野,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艺术表现力,也拓展了文学思考世界、探索人性的广度和深度。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及文学理论研究都迅速进入蓬勃发展期。在承继五六十年代宏大现实主义传统的同时,中国作家积极热烈地从世界文学流派、作品中汲取养分,学习经验。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新时期文坛迅速突破短暂的迷茫期,开启了由效仿、移植到突破、自立的多元化发展期。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新时期文学应和着当代中国社会的急遽变革,呈现出极为鲜明和突出的创新性特征。其中,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其消解一体化中心话语、颠覆单向度观念局限的人文主义关怀的思想内涵,为中国作家和文学批评者、研究者提供了把握和表现世界的一种全新角度。作家和批评家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予以热切关注的同时,也在创作、批评与研究实践中进行了大量探索。进入新时代,在回顾中国当代文学迄今为止走过的70年极为丰富的发展历程时,对于这一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全面辨析,客观认识其得与失,具有文学史的参考意义和价值。王源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一书就是尝试完成这样一个任务的优秀学术成果。
王源借鉴发生学、比较文学、话语分析、文化研究、创作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不断发生嬗变的社会文化语境、新时期小说创作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同步比对审视,探讨新时期小说在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的过程中的创作概况与实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观照中国本土文化精神、文艺学及美学思想对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取舍和改造。作者从积极性意义和负面性影响两个方面着手,以富有学理性、思辨性的眼光全面审视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小说乃至新时期文学整体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着力探寻中国当代文学从新时期步入21世纪之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想、文学信念和文学话语体系的可能性方向和路径。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一书中,王源以新时期小说中出现的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色彩的小说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一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的选定有着严谨的学理逻辑支撑。因为在新时期文学中,小说领域所收获的创作成果最为丰富,出现了先锋小说(或称“实验小说”)、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新生代小说(或称“晚生代小说”)等一系列引发广泛关注、反响的创作潮流。同时,较其他文学体裁而言,新时期小说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之间发生的互动联系更为全面和深入。由此可见,该著作的研究对象和范畴选定,既具有文学史特定阶段的典型代表意义,又能够保证研究的精准度和纵深度,避免了流于笼统泛化。
在具体论述过程中,作者首先通过梳理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及中国的小说创作者、文学批评者、研究者对于后现代主义文学和文化思潮的接受、吸纳、借鉴、融合,探讨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小说观念嬗变所产生的显在或潜在影响。其次,作者全面剖析新时期小说对于“人”“社会”“历史”“文化”“性别”等主题的折射呈现,并进一步爬梳分析了新时期小说在多个层面体现出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尝试开辟一个宏观的理论分析视角,全方位深入剖析、总结新时期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小说值得肯定的价值,和存在的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就理性反思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给新时期小说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一味求“新”陷于形式主义、“审美泛化”导致的漠然姿态、“解构”之后却有破无立,及过于泛滥的“非理性”倾向,等等。
作者坚持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和研究立场,把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的问题研究提升到了宏观性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路径探讨层面。在其看来,中国文学在20世纪经历了本土文化传统与西方外来文化不断发生激烈碰撞、杂糅和融合的复杂过程。步入新时代后,中国文学要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宏大框架中,在借鉴西方思想文化的同时,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生命力,坚持本土化、民族化、中国化的发展道路,不断建构并完善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理性、文学精神、文学道德和文学理想,创作出全面折射时代精神、深切表达人性关怀、坚定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的优秀作品。这样的阐述和论断体现出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为指导展开具有发展性、辩证性视角的学术研究,为学界探讨相关问题提供了可值得借鉴的思路和观点。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