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海外华文文学的非虚构倾向(百家谈)--理论评论--中国作家网

[关闭本页] 来源:中国作家网      发布时间:2019-10-31

当下,一种新的创作潜流在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中渐次凸显,一部分华文作家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种非虚构转向,尤以历史叙事文本为著。这种创作倾向的转变,自然受到当前世界范围内非虚构创作潮流的影响,也与中国当下文坛主流媒体的导向有关,但更多的是一种生发于文学内部自身生产的需求。

移民文学作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一支,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华工出口和公派留学生所留下的域外生存所见所闻实录,所谓“旅美之人述旅美之事”,开启了华人在北美苦难生活的记载。从“留学生”到“学留人”、从“花果飘零”到落地生根,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移民文学”也在早年作者初涉异国他乡之时,曾经忠实地记录了在故国乡愁和文化冲突的双重困境中,移民个体在中西异质文化空间中所遭遇的极致生存体验。既有查建英《丛林下的冰河》、苏炜《远行人》、阎真《白雪红尘》等“大陆留学生文学”为先声,亦有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刘观德《我的财富在澳洲》、卢新华《细节》等这类“十年一觉美国梦”的生存笔记。从“边缘人”到“世界公民”这种生命移植异域生存的纪实性创作也是切合我们今天所谓“非虚构”叙事特质的,只是那时这个概念尚未在大陆文坛风行。

张翎的《金山》是一部以清末民初赴加拿大淘金的先侨、修筑太平洋铁路的华工为主要人物的历史小说。小说家以细密的考证态度、不厌其烦的铺陈以及文类的互渗来增进叙事的历史感,由此形成小说厚重的历史氛围。陈河的域外战争书写系列是具有典型非虚构写作特征的文本。他总是力求最大限度接近历史,展现了在虚构与真实之间较强的转换能力。《米罗山营地》是反映二战时期马来西亚多族裔抗战历史的战争题材作品。陈河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的工作,现场的行走结合对回忆录、纪录片、专题访谈、口述历史的细致研究,在虚构的书写里尽量呈现非虚构的力量。对于家族历史的回溯与呈现也是非虚构写作中引人注目的一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戴小华的代表作《忽如归》,以一种非虚构纪实文学的面貌呈现了“历史激流中的一个台湾家庭”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命运,对我们了解当时台湾的社会政治状况具有实证的意义。

还有一些非虚构写作也值得注意。加拿大华人作家李彦的非虚构文本《小红鱼儿你在哪儿住——甲骨文与明义士家族》力图从史料中钩沉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与安阳殷墟甲骨文之间的渊源;理想主义情怀观照下的“白求恩系列”《尺素天涯》和《何处不青山》则致力于发掘符号化背后血肉丰满、鲜为人知的鲜活形象。袁劲梅的《疯狂的榛子》在搜集研究了大量一手史料的基础上,以文学的手法和历史研究的态度还原了“二战”时期中美空军混合联队“飞虎队”在中国抗战的历史,但其落脚点在于对中西价值观的文化批判和对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注。此外,海外华文文学的历史叙事中还有一部分借由历史叙事的框架来谱写传奇故事的文本,比如张翎的《劳燕》、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等,表现出一定的非虚构意识。

在海外华文文学的非虚构写作中,作家始终坚持有史可查、有据可依,以历史寻访、记忆回望、材料整合等手段立足实证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在建构历史的过程中可以允许作家合理的想象和情节位移。作家通常以“零度叙述”的写作策略积极介入历史现场,但这种介入一般是“微观化”和“现场直击式”的,他们在搜集、甄别材料的同时已经内化成叙事文本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由于其移民身份的特殊性,他们更便于发掘独特的题材、打捞历史真相,从而呈现出与国内作家聚焦于乡土题材、底层书写的非虚构写作不同的叙事风貌。需要强调的是,当前这个领域所呈现的作品尚不能支撑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潮流存在的力证,但它们都确确实实地体现出作者有意识的非虚构创作转向,并且为海外华文文学的丰富性提供了新的可能。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