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在贵阳市参加“中外散文诗研讨笔会”,有幸结识来自北京的军旅作家王培静,也让我更有幸,能更多的读到他那默默地诉说着故乡往事,诉说着他那难以忘记军旅生涯的情怀,诉说着阳光般的心境,诉说着幸福人生的多部小小说作品集,近期,又收到了他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从心底打捞出来的时光》,他的散文给我的感觉是真正的接地气,源自生活,语言质朴而意境清纯,是“原生态”的作品。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在故乡的乡村生活中选材
文学来源于生活,散文的“意”,也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之中。我们要想获得其散文的“意”,那就必须在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感受、深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凭着鲜明的感受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从平凡、平常、平淡的生活之中,挖掘出生活的美,做到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王培静先生很擅长从故乡的乡村生活中选材,并提炼出不同于别的作品的“意”出来。王培静的散文特别是一些写景状物的散文,或者是在叙事散文中的写景段落,都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这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所说过的那样:“凡文以意为主。”。
在王培静散文集的诸辑之中,我个人比较看重《看场》《寻找沉在江底的家园》《看戏》《全家福》《偷瓜》《同学会》《吃豆腐》《又闻槐花香》《初中生活》《钱这狗东西》《打工岁月》等篇章,我想:这也应该是王培静比较喜欢的文章,否则,他不会用那样多的篇幅来叙述这些陈年往事。
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农家子弟来说,故乡是出生地,是成长的摇篮,是牵肠挂肚,梦萦魂牵的地方,是无穷无尽的快乐和说不清,道不明的酸甜苦辣。在《怀念生命中的一只鸟》的开篇,作者即表明自己对故乡的理解:“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是我十一二岁时候的事情。那是一个夏天,应该是星期六或星期日,由于天热,我到下午时才出门,没有找到伙伴,挎着篮子自己独自上了东山,爬到半山腰,我开始蹲下割草,割了一会儿,就出了一身汗,找了个树荫歇一会。”王培静通过对故乡村庄生活环境的缓缓叙述,将读者带进了他所营造的浓浓的乡愁之中。并以其特殊的敏感,发出这样令人哀婉、令人震撼的叙述。
王培静不仅描述故乡村庄贫瘠的环境、穷困的生活,也给我们描述了故乡村庄人的坚韧与奋斗:
在他的《初中生活》中:“我们村到闫庄上初中的同学共有三十多人,春节过后有些暖意了,早晨上学的路上,我们会到村南谁家的菜园里,薅出一把刚出苗的韭菜塞进嘴里解解馋,看男同学去薅菜,女同学也偷薅,女同学薅了韭菜不像男同学一下子就狼吞虎咽吃完,而是装进兜里,慢慢地品味,能吃上一路了。”正是在这样一个村庄,才养育了他吃苦耐劳的秉性,养育了他发愤读书,走出穷乡僻壤的顽强毅力。
人们常说,“挥不去的是乡愁,回不去的是故乡。”就在这淡淡乡愁的叙述之中,王培静流露出来的是对故乡铭刻在心的深情,传递出来的是激人奋进的正能量。
我个人不喜欢散文界那种以展示苦难为目的的散文,尽管描述苦难本身并没有错,但无论怎样的苦难,其中都有值得挖掘的人性的光辉。对此,当代散文大家刘白羽曾说:“哪怕是微弱的闪耀也比没有闪耀要好,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这才是文学。”在这方面,王培静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好的榜样。正如他在《回家务农》中所说的那样:“考试完终于像完成了一件大事,有一天我们五六个要好的男同学相约去东阿镇照相。早晨起来我们就出发了,我们没有走大路,而是顺河边向下走,一路上我们打打闹闹,甚是热闹,走着走着前边有一个大深沟,只能迂回前进,中午一点多,我们到了东阿,那时镇上的唯一一家照相馆还在老城里……我们要找的照相馆就夹在这其中。照过相,我们和老板说:‘我们从洪范走着来的,我们办毕业证急等着用照片,求你给洗快点。’人家说最少得两天后才能取,我们软磨硬泡,人家才勉强答应下午5点给我们洗出来,我们想想也只能这样了,就去百货大楼逛……”
王培静叙述了自己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同“五六个要好的男同学相约去东阿镇照相”的快乐往事,呈现给读者别样的风景。最后,作者深深地感叹:“这张照片,弥补了我没有得到班干部合影的些许遗憾。从地里干活回来,有时就在相框下望着那张照片发呆,想象着他们几个现在都在干什么,可能已有人出去上班了。”同学们就这样互相扶持着,把许许多多毫不动人的日子走成一串美丽的风景。这么多年了,在王培静的回忆之中,所有平凡的片段,都是生命中最温馨的篇章,所有平淡的日子,都像空山灵雨一样的韵味绵长。王培静以同学之间翻山越岭去照相的事情,表达出了同学们在一起的深“情”,并紧扣传统美德的“意”,再加上这段文字充满诗意的“韵”,整篇文章顿时散发出圣洁的光辉,给读者强烈的感染。
散文的“意”的提炼,就是要像王培静这样。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才能使读者心灵受到触动,眼界豁然开朗,思想突然升华,也才能引起读者心灵颤动,触发读者思想闪光。
二、质朴的语言,洋溢着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
有人说,岁月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华,中间飞快流淌的,是年轻隐隐的伤感。
王培静的散文就是这样,用最朴实的语言来阐述他内心深处的眷恋。每个人都有故乡,而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汹涌澎湃的社会、经济大潮中沦陷。读王培静的散文,我的心里有时候会涌起一种淡淡的伤感,一种深深的失落。但更多的时候,我是透过他的文字,感受到他那对故土、对家园的一往情深。
王培静的大多数散文,语言都很质朴,却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比如《参加劳动》,以叙事为主,以父亲农闲季节去给村里的人家着盖房子为线,细说盖房的艰辛,娓娓道来,让读者增长不少的见识。其中的一段,尤其出色:“农闲季节,父亲跟队里的石匠队去给村里的人家盖房子,有时一下子能拿回几十块钱回来。他们去东山根或村南的山上去打炮眼,炸了石头拉回来,一块块的凿平,再一块块的垒到墙上去。手上磨出满掌茧子不说,冬天会裂许多的口子,一干活,就可能震出血来。给人家盖房子,才开始出地基会被请吃一次饭,最后房子盖完再吃一顿,有家境好一点的人家房子盖到中间还会加请一次。最危险的是上门顶石或窗户石的时候,那石头有时上千斤重,一不小心就会出事,所以,一个人在外干活,家里人也会牵肠挂肚的。一场活下来,平均一天能挣两块多钱。我的学费就是从这儿来的。我那时就盼望着自己能早日有出息,好为家庭分担些忧愁。”
朴素是散文的一种美。但散文语言的朴素,不是粗服乱头,不加修剪的面目,而是“清水芙蓉,天然去雕饰”,有些像衣着朴素的人,有点像烟月轻笼的鲜花,这是真正的美以一种极其和谐自然的形态呈现。王培静将“一个人在外干活,家里人也会牵肠挂肚”的心情,给我们描绘得平实而鲜活,也强化了本文的旋律:“我那时就盼望着自己能早日有出息,好为家庭分担些忧愁。”纯朴之情,于家常之态的描摹中,得以自然流露。
王培静笔下关于民俗风情的回忆,不仅是重现,而且是凭吊——与现在相比,过去是苦难的,但所幸它已成为过去。所以,他的散文总是给人以亮色和希望,而不是带给读者颓废和消极。在他的《乡村风情》之中,他是这样来述说故乡的:“因为苇坑是连着的,听说别的队割苇子了,另两队会放下农活,也来割苇子。有时先下手的会在分界的地方多割一点,晚来队的队长,会左看右看,气不过时会找上门去,和对方的队长理论一番。有时割着割着,会发现一窝架在水面上的鸟蛋,有的送到岸上去,留着带回家。有的趁老婆不注意,会转给身边脸蛋好看点的姑娘或媳妇,当一回男子汉。有时发现一只水鸭子,大家齐声去追,有人会绊倒在水里,惹得大家一阵大笑。最兴奋的是吃饭的时候,每人一碗漂着油花的豆腐,有时还有一两块白肉,白白的大馒头管够。男人们一边喝酒,一边逗乐。这时,女人们吃着馒头,想着家里的儿女,偷偷把半块馒头用手绢包了藏起来。”
从王培静的这些散文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对人生是十分关注的,当然,生活也没有遗弃他。王培静的散文纯净朴实,情真意切,眷眷之情,引人深思。其行文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灰色,情感的流泻也是散淡而沉郁。在言之有物、有一定故事性的叙述中,将读者带进浓浓的乡土氛围之中。他所写的人、事、景、物,几乎都是故乡山东平阴县的影像。他对家乡人的理解,是那么熟悉,能勾起人们对逝去岁月美好的回忆;他对家乡的钟情,多用质朴的文字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情感,让人读之倍感亲切。
王培静的散文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是记忆中的乡土,不是矫揉造作、笔下虚构的乡土。在他的笔下,现实生活的人物、习俗、特产、天空,都是那么的具有人情味,就像四川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好吃不过茶泡饭,好看不过素打扮。”他的散文,正如一盘家常菜,咸淡正好。他对家乡的深情于不知不觉中倾泻于笔端,这也是他的散文耐读、耐品、吸引人、感染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