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偶然机缘,我读到寒郁的短篇小说集《孤步岩的黄昏》。我并没有听过寒郁的名字,只是从目录前的简介里,知道了这是一位“80”后的作者。在“80”后创作面临同质化危机的当下,这位年轻人的作品,能否展现出足够的独特和深刻?刚开始,我对此是不太有信心的;但没想初读之下,竟发现写得不错,及再深入,更是为之吸引,产生一种莫大的惊喜和感动。
这是一位让人眼前一亮的青年作家。寒郁,确有他的独特,确有他的深刻。他的独特和深刻,足以使他在一些年轻作者中脱颖而出,放射出让人瞩目的光辉。
寒郁在这十几部短篇小说中,构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文学世界。寒郁出身豫东农村,厚重的乡村底色,丰富的乡村经验,塑造了他最初的情感和思想,也确立了他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孤步岩、条河、雪湖、莽山,这些意象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围绕着恒定不移的它们,一个个人物与之发生联系;这些看似零散的故事,也就串联起一个丰饶而苍凉的乡村世界。这个世界显然是以寒郁的故乡为蓝本。
寒郁写乡村,也写城市。他既写乡村底层的人民,也写都市的边缘人,以及在都市的乡村漂泊者。无论写乡村还是都市,他始终倾力关注的,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一群。这里活动着的,都是一些卑微得低到尘埃里的小人物:农民、小商贩、保安、打工者、风尘女子……正如为本书作序的叶梅所说:“他们如一根根没有声息的小草、一颗颗散落在大地上的小石子,然而正是这些平凡的广大人群氤氲蕴蓄而构成了人间烟火。他们耕作繁衍,爱恨交织,生离死别,他们的故事朴素演绎但却直抵人心。”
这与寒郁的出身和经历有关。他不只是一位乡村少年,而且还早早出来闯荡,做过保安、配货员、搬运工、建筑工等工作,辗转漂泊于武汉、厦门、苏州、深圳等地,见识了更辽阔世界里的社会,体验了更广大底层人民的人生。他所拥有的辛酸、痛楚、沉默,也是所有这些底层人民拥有的辛酸、痛楚、沉默。他从他们中走了出来,他代沉默的他们发声。
在寒郁笔下这个落后闭塞的世界里,“贫穷就好像一根刺,时时刻刻扎着,那种捉襟见肘是具体而微的”。每一个人,都为了最简单也最永恒的生存问题,而拼尽全力地挣扎着。这里尚武的风气自古而然,因而有行侠仗义的师傅,有争强好胜的少年,有打架斗殴的男人;乡野的男儿豪气固然由此彰显,但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伴生了暴力、欺侮,还有痛苦。更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有无常的世事和难逃的宿命。这里有不幸遭遇车祸而夭折的小女孩,为保护他人而牺牲的年轻农技师,因妻子出走而神经失常的男人,对婚姻和社会失望而自杀的少妇,为生活所迫、走上常人所鄙夷的道路的女人……贫穷、苦难、暴力、无常,这一切的人生世相都可以归结为“残酷”二字。正如寒郁所说,“生活碾压过那些卑微而认真爱恨的人们”。
这样的人生世相何其残酷,但令人感动的是,寒郁却怀以一腔温情,书写了这些故事和故事里的人们。尽管人性的弱点依然在这里、在民族传统中赓续,但并不矛盾的是,这些底层人民依然大都保持着淳朴善良的美德,保持着内心的美,认真生活,敢爱敢恨,给这残酷的生活和人生里注入了爱的润滑剂,注入了温暖的亮色。
《明月怆》里的云师傅明知不合时宜,仍不懈努力,一心想将祖传的功夫和侠义精神发扬光大;《授粉的女人》里的长庚,不忍看到村里传了几辈的梨树被毁弃,率先试验并说服大家嫁接新品种,最终梨园重焕生机,而他却在卖梨回来的途中遭遇车祸,为掩护他人而牺牲;《石头和流云》里的张成旺整日磨刀霍霍,一心想报夺妻之仇,同时又照顾着“仇人”的母亲,表示一码归一码……我们看到,传统的仁义和文化精神始终展现着它超拔的生命力,延绵而不绝,让人肃然且感动。而在《他乡夜雨》中,身为保安的“他”心疼喝醉了的陪酒女孩安娜,在雨夜中撑伞送她回家,一路上的对话,伤感而温馨,而最后,“在黑暗中,他终于无限热烈地拥抱她,并且寂静地流下辣辣的眼泪,不知不觉地难以自禁。……无根的夜雨一直在下……心也湿了”;《雪夜》中,被迫铤而走险的男人,最后却意外地与本想打劫的对象——一个风尘女子互敞心扉,倾诉各自的艰难,在这除夕的雪夜中互相产生一种相濡以沫的亲人般的情感。这又让我们感受到,在人生的困境里,在人性的悬崖边,人性深处的善意释放出怎样绚烂的力量,缓解了彼此内心的困苦,温暖了彼此脆弱而坚韧的心灵。
这是一种温暖而凄婉的色调,一种迷茫而动人的色调。这是欧·亨利式的“笑中带泪”。寒郁写出了人之为人的艰难,也写出了一种俗世的卑微快乐和幸福,一种可以给予人们精神抚慰的力量。正如寒郁所说,我们要“以柔韧的心去感受命运的恩威并施”。
当然,这里也有难以消解、必须直面的痛苦和灾难。《明月怆》中英子的意外死亡,《朝低空飞翔》中青枝的自杀,《鱼化蝶》中被城管踹入水中的“傻子”的溺亡等等,都是人们无法从心里抹去的沉重的阴影。而这背后,我们感受得到作者的一声叹息,一份悲悯,一种“同情之理解”。我们自己也不禁要叹息,要悲悯,要以“同情之理解”追问深思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心头燃起的,当然还有悲剧切勿重演的希望和期待。
在一些年轻作者的作品里,我看到过太多经不起推敲的向壁虚构,太多浮泛的情感、个人化的私语和无意义的喧哗——但寒郁不是这样。寒郁的作品是沉静的,坚实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温暖而动人的光芒。寒郁坦言:“经历过那种挣扎,你会特别理解人,所有的人都不容易,真的,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你知道那种复杂的艰辛。写起小说来,可能对人物有一种格外的体贴。”寒郁从不信笔胡编乱造,正因为他有丰富而辛酸的生活经历和社会体验——而这是大多数年轻作者所不具备,甚至也不屑于体验的。
当然,仅仅依靠生活阅历,还不能使人成为作家。寒郁的了不起还体现在,他对这些生活有着细致的观察和感受,并且具备将其形之于纸上的从容笔力。
他刻画细腻,笔触扎实,有着极好的叙事操控力。他的很多小说,情节极其简单,比如《晚妆》《我们都很孤独》《朝低空飞翔》等等,所写的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大部分的篇幅又是男女二人在对话,要写得细腻深刻而又引人入胜绝非易事,但寒郁迎难而上,不仅完成了,而且完成得非常漂亮。在场景营造、心理刻画、细节描写等方面,寒郁也都有出色的表现。比如,《雪夜》开头的氛围紧张,情节让人悬心,但在后半部分忽然一转,一个意想不到的美丽场景出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本想持刀抢劫的男人,最后却与这个素不相识的风尘女子互敞心扉。除夕之夜,狭仄简陋的屋内,萍水相逢的男人和女人,如家人一般,一个擀皮儿,一个包饺子,言谈之间笑中有泪,窗外,大雪纷飞。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凄婉而温暖的场景,也是寒郁小说中最打动我的一个场景。此外,《朝低空飞翔》里青枝在空中飘落时回想过往的场景,《最后的夜舞》中化妆后的“她”,在“烂糟糟的屋子”里深夜起舞的场景,都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心理刻画方面,寒郁更是技艺精湛。从乡村妇女、大汉、老人、孩子到都市漂泊的年轻夫妇、打工者、风尘女子等等形象,无论其职业、身份,也无论其性别、年龄有怎样的差异,寒郁都能将其心理把握得体贴入微,刻画得细腻传神而有层次、有起伏。比如在《石头与流云》中,张成旺的仁义、憨厚,他在“复仇”策划中的愤怒、善良甚至可爱,在字里行间都被表现得精准而淋漓尽致;在《鱼化蝶》中,寒郁甚至把一个精神上有些问题的“傻子”的心理状态,摹写得异常真实生动,如在目前,让人叹服。细节方面,举一个例子足以说明寒郁的深厚功力。《朝低空飞翔》最后的结尾,是以这样一个细节收束:“……烟灰积攒了很长一截。忽然空气震颤着,回旋着一种撞裂般花朵绽放的回声,似乎是从楼下一直传过来的,他手里的烟灰受到了惊吓,一纵身粉身碎骨地落在地上,在黑暗中发出轰隆隆的寂静声响。”的确如叶梅所说,“真是惊心动魄”。看似不动声色,却有雷霆一般震撼人心的力量。反差与对比,拟人与隐喻,悄无声息与千钧之力,都浓缩在这一细节之中。你不能不为之愣怔半晌,你不能不为之嗟叹感慨,你更不能不为作者的笔法而拍案叫绝!
寒郁的小说语言纯净而诗意,富于温暖的色调。“鸟回答着云,风回答着花,但没有人回答他。”(《萤》)“晨起的公鸡把夜色刚啼破了一个壳,乔秀就迎着第一缕曙色起床了……”(《授粉的女人》)这样柔美而精妙的表达在小说中俯拾即是。再比如,《晚妆》里这样写女主人公倒水:“桃子开了门,把盆里洗漱的水迎着月亮倒出去,倒像是‘哗’地倒了大半盆月光。”《雪夜》里,男人给女人洗脚,女人的感受是这样的:“隔着窗子,外面的雪越下越大了。女人转回视线,男人还在低头给她洗脚,宽阔的脊背俯在她面前……女人闭上眼,仿佛雪花也在她身体里轻柔地飘落下来,女人觉得自己轻盈而洁白了起来。”这样的想象是如此贴切而生动。景色和人物的心理相互映衬,但又表达得自然而无匠气。寒郁小说的文字,可以说是真正用心推敲过的文字,简洁而极富表现力的文字。而且在这里,我们甚至难得地感受到了诗的韵味和散文式的美的表达。
在寒郁小说的语言、情节和意境等方面,我们似乎能看出一些乡土文学作家和中国抒情传统的影响。这在《中华文学选刊》策划的青年作家访谈中得到了印证。在回答“受哪些作家影响最大”这个问题时,与大部分青年作家都例举外国小说家不同,寒郁给出的名字是:鲁迅、废名、汪曾祺。由此可以看出寒郁在文学趣味和审美上的追求。废名、汪曾祺所代表的现代抒情小说的一脉,其作品中善于留白、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传统韵味,无疑在寒郁这位隔代作家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他的创作和现代文学的传统,和中国文学的传统是血脉相连的。更为难得的是,寒郁不像一些作家带有学科偏见或局限于一定的阅读视野,而是以谦逊的姿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一切可以学习的东西都不拒绝,希望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他赞赏古代的世情小说,也称扬西方的意识流和心理描写技巧,认为将二者结合会是一个不错的小说创作路子。从对他影响较大的鲁迅、废名、汪曾祺,到他反复阅读、长期随身陪伴的《红楼梦》、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再到他所喜欢的法国作家尤瑟纳尔、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等,足见其广博的阅读视野和综合而纯正的文学趣味。寒郁既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又有广博的读书视野,这在青年作家中是非常难得的,也是其小说创作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在我看来,尽管寒郁小说也不是完美无缺,个别作品存在结构稍显松懈、收束略显突兀等弊病,但就这本小说集而言,其整体表现出来的水准是相当出色的。总而言之,这部《孤步岩的黄昏》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可谓实至名归。“平生不解藏人善”,我愿意不吝赞美地说,在寒郁这样的作家身上,我看到了年轻一代作家的潜力和文坛未来的希望。毫无疑问,假以时日,随着寒郁不断磨练技艺、深化思想,他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成长为一位成熟的优秀作家。我期待今日这颗耀眼的“文学之星”,在不远的将来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