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网_中国文学要有“中国芯”

[关闭本页] 来源:中国文艺网      发布时间:2018-01-17

  如果稍事观察,就会发现一个基本事实:今天文学期刊的“排头兵”,仍是20世纪80年代成名的那几家老字号。也就是说,几十年的时间,几乎没有产生一家有广泛说服力的新品牌杂志。从总体上说,在社会大转型的重要变革时期,文学杂志整体上掉队了。掉队也叫落伍。形成这样的局面有外部因素,但文学杂志自身也要反思内因。

  经历过八十年代文学杂志繁荣的业内人都会知道,那个时候,有一批“重操旧业”的老编辑,他们学问底子厚实,案头功夫扎实,更重要的是敬业,有文化操守。不仅让当年的年轻编辑受益良多,今天年过五十岁的作家,尤其是著名作家,恐怕不会忘记那群编辑人的职业风范和人格光泽。2007年,《美文》杂志请王培元先生开专栏,忆写了十二位老编辑家,具体有韦君宜、聂绀弩、秦兆阳、牛汉、冯雪峰、严文井、舒芜、绿原、孟超、楼适夷、巴人、林辰,之后结集为《在朝内166号,与前辈灵魂相遇》出版。这十二位大编辑,是那个时期那个群体中的一部分,也可视为代表者。

  大裁缝店是有大裁缝支撑局面的,一流杂志的基础是有一流编辑。大作家和大作品对一个时代是重要的,但应该认识到优秀的编辑,以及一个专业化、职业化的编辑群体对一个时代更重要,因为事关文学生态。编辑是特殊的“技术工种”,因为生产的是精神产品,仅手艺活儿过硬还不够,还要有文化做底子,更须提倡“大国工匠”那种敬业和职业态度。但今天文学杂志的编辑工作不仅不被重视,乃至被社会忽视,甚至缺乏年轻编辑成长成才的土壤和机制。

  八十年代重要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是先发表在文学杂志上,再由出版社出版。那个时期的文学杂志,基本呈现着时代的社会趋势和精神风貌。九十年代之后,社会变革的节奏不仅多元,也在更深层次变化,作家们对社会的认知吃力了。文学杂志则显得更加吃力。九十年代至今,中国社会前行的繁荣与复杂,明亮与艰辛,而且发生了那么多大事件,但这一切在文学杂志中呈现式微。仅以散文写作为例,这一时期,产生了一些重要作家和作品,但从整体上看,写山水花草、休闲饮食、故土亲情一类的文章占着多数。这些内容贴近人情事理,读着亲切,但如果成为一个文体的主体部分,就应该警惕了。《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散文选本,全书221篇文章,收录《史记》《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90多篇,收录的文章大家也是以醒世醒心的内容为主,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东坡等,均是多篇文章入选。这部选集中写山水游记一类的文章仅十几篇,不足全书的十分之一。文章千古事,脱离了对社会思潮的直视和审视的文学,是偏离文学主航道的。

  再比如农村题材写作。当下的中国农村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转变,在脱胎换骨般变化着。改革开放40年,基本上形成了由“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社会转型,“土地”一词的内涵也发生着质的变化。简单地说,土地不仅仅生产庄稼了,传统的乡土观念在裂变。当下有二亿六千万“农民工”,这是中国职业中的“新人类”,分布在中国所有的城市,包括县城。在这个群体的背后,还有几千万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今天的农村问题,不再是简单的文明与落后、进步与保守,已经关乎中国的社会进程以及未来趋势。这样的现实状态下,如果再用“田园诗”那样的眼光观察并书写中国农村,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把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相比较,还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欠缺点,进入现代文学史的那些作家,中国传统文化底子厚实,他们启动了向外国作家学习的程序,眼界和眼光开阔了,但他们创作的作品中国气韵浓郁,也饱满。今天的文学杂志与现代文学杂志比较,同样可以印证出这样的认识,当代的文学杂志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继承和研究得远远不够。

  比如“文学标准”这个问题。中国古代的文学是有中国标准的。但自从白话文写作以来,直至今日,已经一百年了,我们尚没有建立在现代汉语基础上的严格的中国文学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学,是呈现国家精神的。应该认识到,我们已经到了建立中国文学标准的时候了。中国文学要有“中国芯”。在这个问题上,文学杂志要有所作为。

  《美文》是一本散文杂志。散文在中国是影响最广泛的一种主要文体。传统的散文是有规范的,但白话文写作以来,既繁荣着,在体例上也混乱不清着,在“散文”这个概念之外,还有“杂文”“随笔”“小品文”等,也就是说,中国的新文学在散文这个领域缺乏共识,也缺乏理论的界定和梳理。1992年创刊以来,《美文》杂志倡导“大散文”写作,即是着眼于这个基本现状。到2009年,《美文》以“长篇散文”“中篇散文”“短篇散文”设定编刊栏目。2018年《美文》继续保持以往的编刊特点外,重点推出两个专栏。一是“汉风·孔子学院散文专刊”。这个专刊是从2015年开始编辑的,已出刊二十多期,发表国外大学孔子学院教授和学员的散文作品。设立这个专栏,不仅是中国文学走出去,而且还是让国外文学走进中国,让多个国家的写作者来写,与中国的当代散文写作互为映照。二是请英国学者罗宾·吉尔班克博士写作“中国当代作家观察”,已经完成和正在写作的作家有铁凝、贾平凹、阿来、熊召政、余华、迟子建等。文学评论是理论的,但也可以写成可读性强、让普通读者爱读的文章。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文学杂志要顺应这个时代主潮,校准方向,奋力前行,以建立中国文学的新时代。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