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其对世界带来的冲击和改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今天的互联网已不再是“青年部落”,也不是某些专业群体的领地。网络文艺也随之成为大众瞩目的现象。然后,在热议甚至热炒之下,在所谓“风口”面前,网络文艺的理论研究明显滞后,有三个原点意义的问题尤需认真思考和回答。
第一,网络文艺的概念如何界定?在实践层面,新事物的发展经常是“草鞋没样,边打边像”;在理论层面,对一事物的内涵作出清晰界定,则是学术探讨的前提,即便这种界定会随着实践的进展而重新界定,也依然如此。更何况,2015年,“网络文艺”已经出现在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这是“网络文艺”第一次作为一个概念在中央文件决议中正面提及,推动、规范网络文艺的政策设计同样需要理论为支撑,界定“网络文艺”的内涵同样十分必要。应该说,关于网络文艺涵括的内容,人们心中已有大体的看法,举凡网络文学、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游戏、网络综艺、网络动漫等都包括在内,但列举不能代替定义。有人说,网络文艺就是“互联网 文艺”的一切,但这“一切”又如何厘定,是在网络上传播的文艺,依托网络生产的文艺,或者计算机“创作”的文艺(比如电脑写的诗),依然需要探究。有人说,网络文艺是传统文艺的网络延伸,重在“文艺”;也有人说,它是一种新出现的文艺类型,重在“网络”;更有人另辟蹊径地提出,网络文艺重心既非“文艺”也非“网络”,而在于“新”。然而,“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网络之外,文艺就没有新的发展了吗?或者说,我们无法祈望比网络更“新”的东西了吗,网络竟是“新”之终结者吗?看来,把“新”作为网络文艺的本质属性也未必妥当。
第二,网络文艺新经验如何概括?互联网的发展,使文艺从创意到生产、从创作到消费、从传播到欣赏,都经历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网络化。互联网不但“拉近”了人与艺术的距离,而且把人“拉进”了艺术,人们不仅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消费和欣赏艺术,而且拥有了直接参与艺术生产创造的可能,这不但冲击着传统的审美体验方式、创作接受规则等,也让人们在艺术领域获得了更多主动权。一言以蔽之,身处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有了一大把新的艺术经验,这不但是古人没有经历的,即便是30年前的人也是无从想象的。但是,目前这些新经验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直观感受的倾诉或简单的价值评判上,没有在理论上得到概括。比如,网络文艺的审美新体验是否会“倒逼”艺术创作,乃至于影响整体艺术格局呢?美术史家巫鸿认为,《清明上河图》最杰出的地方并不在于丰富、宏大的场面,也不是栩栩如生的逼真,而在于手卷的媒材特质所创造的“移动的绘画”,及其给人带来的独特的视觉经验。近代以来,人们更多是在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而美术馆里的《清明上河图》往往是一览无余的,原先那种视觉体验也就发生了改变。随着美术展览的互联网化,数字美术馆、3D虚拟在线美术馆日渐发达,欣赏方式改变了。当我们面对数字化形态动态呈现的《清明上河图》,获得的又是另一种体验了。值得注意的是,当一种欣赏方式日渐成熟,在社会上普及、固化,就会具有制度的意义,反过来对艺术创作与创作者产生巨大影响,进而改变艺术生态与格局。又如,在互联网不断改变艺术的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吸纳着互联网的属性,呈现越来越明显的媒介化趋势。当下的人们之所以需要艺术生活,不再只是满足个体内心的审美需要,而是人群认同方式、联系纽带和社交渠道。与此相应,艺术领域经历着一场以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为工具的“再组织化”浪潮。近年来,网络作家协会、网络影视评论委员会等应运而生,而在更广阔的网络空间里,数量巨大网络观影团、读书会、戏迷群等自组织正在成为人们艺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变化又将带来什么呢?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是否要从理论上作出新的说明呢?再如,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对艺术的机械复制的扬弃。于是,一度被边缘化的小众审美偏好不但有了实现的可能,而且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好,在“自组织”连接而成的社会网络中,共同的艺术体验以及对这种体验的分享,不但会降低人们追求个性化审美偏好的成本,还会进一步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个性化审美需求的渴望。因此,强调差异化审美的艺术或许将迎来一场逆袭,一种新的审美风尚也将悄然兴起。林林总总的新经验对艺术意味着什么,对整个社会的艺术版图又意味着什么,无疑都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概括。
第三,网络文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评估?在互联网的世界,未知似乎永远大于已知。就中国人的经验而言,从街坊四邻在村里的戏台下集体看戏,到一家人围着电视机看节目,再到每人捧着手机看视频或玩游戏,30年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艺术生活方式的巨大更迭。那么,再过30年,又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网络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网络之外无世界”终将成为现实,今人所谓“网络文艺”或将成为一个历史概念,因为在未来,一切文艺或许都将是网络的,到那时,文艺的发展规律将发生什么变化呢?智能化也是伴随着互联网而来的一大趋势,文艺创作的智能化意味着什么,前景又是什么?电脑写小说,已经不是科幻故事;计算机写出的诗,也几可乱真。最重要的是,电脑似乎正在无限接近人性本身,并不断以“算法”瓦解着那些原本我们认为属于人性甚至神性的东西,或许在某一天,计算机将比真实的人类更加“完美”。如果我们承认文艺要表达人性,那么,关于网络文艺的最本质的问题就变成,人性中不可替代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文艺又该如何捕捉和表达它呢?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网络文艺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加强网络文艺的研究,破解这些原点问题,特别是对“互联网 文艺”的新经验作出理论概括,或许能成为构建文艺学、艺术学、美学领域中国学派的学术生长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