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网络、移动支付和智能手机早在2015年就为直播尤其是移动直播的发展铺好了一条技术的康庄大道,但之所以2016年被誉为“直播元年” ,是因为在这一年,我们看到真正基于对直播内容的渴求和苛求映射出了国人“精神文化内容消费的崛起” 。而这一年,网络直播也在网红经济、垂直内容、全民直播、 VR直播等方向上,一骑绝尘、飞速生长——国内提供互联网直播平台服务的企业超过300家,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 . 25亿,市场营收达到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0 %。
提及直播,首先联想到的词语可能就是“网红” , 2016年网红播主的高收入及其所带来的超高广告效益,更多次成为新闻话题,催生了人们对于直播空间及网红经济的好奇和关注。但在风风火火的网红经济背后,往往伴随的是审美疲劳和内容同质化严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在政策监管收紧、直播行业趋向规范的形势下, 2016年开始,直播内容生态也进入了调整期,传统秀场模式不断降温,初显疲态,而以财经、IT、文化等为主的垂直领域的直播正在逐渐升温,直播平台也正在从以网红为主要表现形式、乱象频生的UGC (用户原创内容)模式中脱离出来,向PGC (专业内容生产)模式转型。据《光明日报》报道,很多文艺界名人、媒体人和直播平台联手创新节目形态,也在2016年集中爆发。如长期占据花椒直播热门排行榜的由知名主持人德格玛雅主持的《玛雅说》 ;由台湾歌手费玉清加盟的直播节目《小哥喂喂喂》 ;还有在长沙举行的2016郎朗钢琴音乐盛典通过全民直播平台进行全程独播;女高音歌唱家胡晓晴登陆红人直播,一边表演一边互动教观众演唱技巧等。直播网红角色的丰富化和专业化也带动了直播内容的多样性和网络文艺正能量的提升。
直播具有最基本的互联网基因,它并非只是颠覆传统行业,也在企图重塑传统文化,让其在直播空间获得新的生机。如作为第四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闭幕演出的汉剧《宇宙锋》 ,通过斗鱼直播吸引了20万人的在线关注;由腾讯动漫联合雅昌文化、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所组织的“动漫 公益”直播中,主播打扮成国产动漫形象,直播了与刺绣、油纸伞、刻纸、泥塑、皮影等5位手艺人的交流,向超过42万名网友介绍非遗传统文化。
而据艾媒咨询分析,在线直播用户数量在未来几年内还将持续增长,规模在2018年或将达到4 . 56亿人,站在“风口”的网络直播,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