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互联时代的新诗梦

[关闭本页]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潘桂林 发布时间:2016-10-19

        我个人与网络的关系变迁,是从怀疑与拒绝到认同与接纳,再到入场与热爱。爱上网络是因为诗歌。微时代的到来给诗歌的发展和传播带来了契机也同样带来了新的困惑。首先我想谈一下,微信以其独特的魅力完善了微媒体,体现了在诗歌传播上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其一,微信媒体方便快捷,实用实惠,满足使用者的务实需求。又凭借现代感与内审体验贴近读者,封面设计、公众号广告语和公众号编排效果,都具有直捣现代人灵魂的力量,是现代人生存困境、生命领悟的浓缩表达。同时又借助媒体融合解放读者,为文学阅读赢得时间和新形式。其二,微信阅读与诗歌审美具有契合性。首先,碎片化阅读吁求震惊与融合式体验。其次,飘荡感与怀疑思维吁求解构之光。第三,被理性与物质束缚的读者渴求诗意生存。汉语新诗的跳跃和陌生化处理、反思与解构趋向,以及对生命的诗性呈现契合了这些需求。其三,微信更便于跟踪调查微信群与公众号对汉语新诗的具体影响。

  但同时,微信运营者都是独立媒体人,开放性管理机制使微信传播个人化、自主化,这种开放和自由同时也为新诗的发展带来新的困扰:第一,微信诗歌平民化引导的审美狂欢特质。微信消解了作者的权威性,读者成为具有平等发言权的主体。强调平等参与、现场感、释放和狂欢化效果,具有广场文化的特质,评价者话语表达往往更感性、率性,有宣泄倾向,因而也不够严谨。第二,微信媒体消费性引导了吸睛意识。“吸睛”意识偏重,“标题党” 、“词语写作”和“截句”之类的命名热成为微信诗歌写作中值得警惕的现象。第三,对圈子化引导人情推送和文本遮蔽的理性反思。

  最后我想谈一下微时代中自主选择性的加强为新诗发展提供可能性。由于独立媒体人有选择的自主性,但也受控于文学场中生产者、传播者和阅读者之间形成的制约机制,定位不同的平台在诗歌传播中有或积极或消极的不同影响。但也会在不同层面成为推动新诗发展的有利契机。其一,借助群体狂欢推进诗歌普及。微信诗歌的全民化正是诗歌走向大众获得读者的途径。其二,借助媒介融合打造文化品牌。文化产业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文艺采风、诗歌竞赛、媒体联展、微信推送和地方文化建设的联袂已经成为很普遍的文化活动,这是生活获得诗意的重要途径,也使诗歌从象牙塔中走出,归于生活,服务生活。其三,刺激诗歌精品。无论是出于聚集粉丝还是尊重文字的目的,许多微信群都会定期举办诗赛、精挑细选,为诗写者提供传播自我、确立自我身份的平台,甚至还有组织者主张用高额稿酬推出诗歌佳作,对好诗给予重奖,刺激诗歌写作者的精品意识。第四,借助自由媒体坚守诗性纯粹。热爱诗歌的自由媒体人不迎合也不畏惧,但求有个敞开的平台推广自己心中的好诗歌,也总有一群安静的读者会守候这样纯粹的平台。如“草堂” 、“浅吟低唱西海岸” 、“小众” 、“送信的人走了” 、“现实以上主义”等杜绝打赏盈利的诗歌平台,和“小镇的诗” 、“诗同仁” 、“卡丘” 、“绿饭桌” 、“新汉诗”等虽然不拒绝打赏但坚守审美底线的微信公众号,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品格,为新诗的移动互联网传播默默出力。

    (潘桂林  湖南省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网络文学研究者)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