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文艺工作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
在互联网冲击下,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存在哪些差别?二者在交流与融合中将发生怎样的碰撞?如何营造良性互动的网络文艺生态环境?这些都是学界最近关注的热点问题。
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交融共生
网络文艺快速发展及其对大众文化生活的全方位渗透,改变的不仅是文艺格局,还有文艺的存在方式和人们的精神生态。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欧阳友权表示,当前网络文艺日益规范,制作水平不断提高,正在向规范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势头良好。“可以说,网络对文艺的深度切入,社会大众对网络文艺的热切参与,构成了今日最受关注的文化景观。”
网络文艺的艺术形态众多,包括网络文学、网络自制剧、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丁国旗告诉记者,现实生活中的艺术门类基本都可在网上找到对应的艺术形态,网络已真真切切地成为艺术的栖居之地。近年来不断有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搬上荧屏,传统文艺和网络文艺的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利群看来,文艺是对现实生活的诗意表达,互联网时代,文艺需要借助网络形式进行传播,从而扩大作品本身的影响力,而优秀的网络文艺作品也会通过传统文艺的形式进行表达。
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存在审美差异
文艺依托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网络首先是传播媒介,其次是文艺的传播载体。欧阳友权表示,媒介载体的不同给整个文艺带来不一样的表达形态,文艺的创作手段、表现方式、人们欣赏文艺的路径均不同于以前,由此产生的审美效果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张利群认为,作为一种新的文艺形态,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存在四个维度的审美差异。从叙事角度讲,传统文艺以文字叙事为主,而网络叙事虚构性更强,思维跳跃性转换;视觉形象上,网络文艺更注重图像化表达;在抒情方面,传统文艺自然而然,抒发真情实感,网络文艺抒情则带有虚拟空间中的虚构性特征;在核心价值取向上,传统文艺追求真善美,网络文艺应更加注重伦理价值观建设。
从艺术角度讲,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在本质上没有不同,不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丁国旗认为,网络文艺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传统文艺的创作理念,在审美意图、情节安排、语言规范和细节把握等方面逐渐趋向专业化,同时,网络文艺重视审美的趣味性、奇异性特点,强调故事的跌宕起伏,这有别于传统文艺艺术构思上的独特性、语言上的创造性、思想上的深度性等特征。
构建完善的网络文艺评价体系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
网络文艺的健康发展无疑需要良性的网络生态环境。欧阳友权认为,作为政府和管理者,要为网络文艺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给文艺营造一片宽广、洁净的天空。而网络文艺创作者需要不断提升创作水平,加强行业自律。网络文艺作品会影响人们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网络文艺的发展必须遵循文艺的一般规律,积极创作内容精湛、思想精深、制作精良、有温度和道德感染力的网络文艺作品。
“对网络文艺进行评价首先应达成两个共识:一是我们有两支文艺队伍——传统文艺队伍和网络文艺队伍,二是两支文艺队伍地位相同、作用一样。”丁国旗认为,网络文艺创作繁荣,方兴未艾,当前要培养有担当、有关怀、专业化的批评评价队伍。
张利群表示,充分发挥批评对文艺激浊扬清的作用,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全方位的网络文艺评价体系,切实做好网络文艺评论、网络文艺评奖等各方面的评价机制。同时要坚持批评的原则性问题,发挥网络文艺批评精神,将文艺批评队伍的研究重点逐渐向网络文艺批评转移,发挥文艺批评的作用,构筑网络文艺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