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北京舞台艺术创作水平,推动首都文艺高质量发展,按照北京市文联主题教育调研工作安排,6月25日下午,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吕钦,围绕如何发挥文联的组织优势与专业优势,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为优秀舞台创作生产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与一线文艺创作者、评论家等进行了交流。
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人、国家一级演出监督李东,《剧本》杂志副主编、编审武丹丹,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副教授胡叠,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文化部记者王润,《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编辑、副教授黄际影参与座谈。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柴莹参加会议。会议由吕钦主持。
会上,与会人员就“健全完善舞台创作全链条生产机制”“文艺评论如何有效介入和引导舞台艺术创作”“如何培育首都文艺创作生态、推动文艺精品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人、国家一级演出监督李东
李东结合制作《生死场》《北京法源寺》《桃花扇》等剧目经历,从制作人角度为健全和优化舞台艺术全链条创作生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东认为,剧目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创作立意到制作完成走向市场,所有环节都环环相扣,“制作人制”在给制作人、导演充分自主权的同时,这份信任感也使得他们更自觉的为剧目负责、为作品质量负责。创作中不仅要抓好剧本创作这个核心,还要合理安排组建演员阵容和团队,从创意、剧本、排练、演出、推广全链条去全盘考虑。他建议,市文联也应该树立系统思维,利用老舍剧场整合专业资源做好剧目孵化,为好作品搭建推介平台。
《剧本》杂志副主编、编审武丹丹
武丹丹结合多来从事戏剧文本审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入手,对如何推动优秀创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剧目创作要有前瞻性,要有长期的选题规划。各地院团要立足全国,放眼长远,基于对当前和过去一个时期的戏剧发展的系统性认识,对剧目选题进行精准把握。二是编剧要与导演、演员及团队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编剧对于剧目排演的指导建议,与演员的说戏和交流,对剧目成功与否起到关键性作用。三是重视青年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建立专家团队进行一对一辅导,对其创作给出合理化、针对性的建议,通过长期跟踪式培育涵养人才梯队。
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副教授胡叠
胡叠立足编剧、戏曲评论和教育者等多重身份,分享了她对于戏曲传承发展、人才培养等问题的理解。一是戏曲守正创新没有正就没有新,只有先守住正,才能创新。文联组织要积极发挥行业影响力,搭建好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平台,给予戏曲这门传统艺术在守正创新上更多的包容性、探索性,形成全国示范效应。二是戏曲传承的基础在演员,要重视对青年戏曲演员的培养,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竞演展示的机会,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戏曲艺术的魅力。
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文化部记者王润
王润以文化观察者角度分享了她对民营院团发展、创作与评论的互动等问题的认识。王润认为,北京的民营院团对于繁荣演出市场、促进艺术创新有重要推动作用,文联等有关单位要加大对民营院团的支持和帮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对接服务,通过建立青年竞演等机制,为“两新”戏剧创作者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同时,要充分发挥文艺评论对创作的引导作用,拓宽传统评论、新媒体、自媒体多种评论渠道,鼓励更加争鸣、思辨的评价,形成百家争鸣的良好评论生态。建议文联在推动文艺评论前置方面多搭平台,通过沙龙、研讨等形式,聚集院团、制作人、市场、评论家多方代表,给予他们一些专业可行的建议,让创作者少走弯路。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编辑、副教授黄际影
黄际影从专业角度对当下北京舞剧创作进行了分析。她认为,近年来北京的舞剧创作题材上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但却忽视了如何架构起传统文化与当代人的共鸣。这不仅需要创作者对选题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也需要评论家从跨学科、跨专业角度对作品进行多元阐释,为舞台艺术创作与发展提供新思路。她还建议,评论既要有高端专业的学理化评论,也更需要面向大众的“接地气”评论,多种类型的话语表达,有助于发挥评论在专业指导、艺术普及、文化宣传等方面的不同功能。
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
陈宁指出,近年来北京舞台艺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高质量、精品化的道路上还需不断用力。陈宁表示,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对于市文联进一步搭建好“大戏看北京”剧目孵化平台非常有启发,特别是市文联和协会如何整合优质资源把握好文艺创作的前端和后端,推动文艺评论前置为创作提供更加精准的建议,健全优化全链条创作服务模式有很强的指导性,市文联将积极加以吸收形成政策落地。
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吕钦
吕钦表示,各位专家对舞台艺术创作提出的建议、分享的经验,对于文联研究舞台艺术创作发展、进一步拓宽视野很有帮助,会后将认真梳理、吸收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