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北京文艺在发力(十四)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0-03-02

  2020年春天,一场突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有一群逆行而上的英雄不顾自身安危,在防疫抗疫前线上奋勇战斗。疫情牵动人心,英雄鼓舞斗志,在北京市文联发出开展阻击新冠肺炎主题文艺作品创作的倡议后,首都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第一时间扛起文艺刀枪,记录感动瞬间,讴歌英雄事迹,宣传疫情知识,唱出众志成城为武汉加油的高亢歌声,吹响齐心协力共抗疫情的文艺号角,将所思所想所感转化为文学、诗歌、戏剧、美术、书法、篆刻、摄影、民间艺术、音乐、舞蹈、曲艺、杂技、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筑成了防疫抗疫的文艺战斗堡垒。

文联篇

市文联干部下沉店上村参加疫情防控

  2月29日星期六。一大早,疫情防控一线天空飘着绵绵细雨,气温骤降,天气湿寒。市文联5名下沉干部按照要求,集体从文联机关出发,准时到达店上村防控岗位,与村委会签到对接,迅速投入“两证”检查、体温测量、外地返京入村人员登记、疫情防控宣传等任务中。

01

  11:30许,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冒雨驱车来到昌平区东小口镇店上村一线疫情防控点,检查文联下沉干部值守情况,现场听取带队负责人张永军和村委会副书记徐伯飞疫情防控情况介绍,征询疫情防控意见和有关需求。随后,又来到轮休点,看望其他下沉干部,嘘寒问暖,详细了解防控措施是否落实、物资保障是否到位等情况,对下沉党员干部在任务点个人防护、饮食、防寒保暖等提出要求,能解决的当即拍板解决,确保大家尽心尽责,全身心投入,确保任务完成。同时,陈宁同志强调,文联派出的下沉干部,涵盖文联机关、协会、事业单位,还有老有新,要在疫情防控任务中发挥各自优势和特长,团结一致、密切协作,及时高效做好抗疫战斗的党建引领和创作宣传等工作。大家表示,在文联党组领导和关心下,决不辜负文联领导和党员干部职工寄予的期望,有信心与任务村精诚合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02

  在值守的六个小时内(9:00时至15:00),5名下沉干部与村委会值守人员,先后完成200余人体温测量、“两证”查验、7名京外返京入村人员登记和12名满隔离期人员手续办理等工作。其间,利用轮休值守时间,带队干部与村委会主动沟通协调,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一是加强疫情防控管控规定措施要求宣传,利用小喇叭、小手册等形式广而告之,进一步提高村民防控意识,积极配合,支持理解;二是加大管控力度,在唯一的村口通道上设置隔离警戒线,闭合管控区域,控制人员。上述建议,文联主动帮助解决。村委会同志对文联同志提出的建议,帮助改进本村疫情防控工作的做法,认为真如“及时雨”,表示非常感谢和全力支持。

03

 

电视篇

歌颂逆行者们《守护》
歌颂逆行者们《守护》

《襄阳之声》一名医生的心声
《襄阳之声》一名医生的心声

沙画《最美的逆行》
沙画《最美的逆行》

  为助力防疫抗疫工作,歌颂逆行者们,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积极组织协会会员、会员单位及新华网、北京铁路局、丰台公安分局、湖北襄阳等社会各界,广泛征集防疫抗疫主题短视频作品。这些优秀作品展示了最美逆行者如何心怀大爱、奋不顾身地冲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动人事迹,以此温暖和激励坚守在一线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守护者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早日战胜疫情,共迎春暖花开!今后,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还将继续组织会员及社会各界创作反映抗击疫情的视频作品。

 

文学篇

  当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正席卷全国,时刻威胁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阻碍着中国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一场空前的举国动员,也正不断汇集起四面八方的力量驰援疫区湖北,全国人民正夜以继日英勇奋战抗击疫情。早在十一年前,新华社著名记者、报告文学作家朱玉在《北京文学》发表的报告文学《巨灾对阵中国》,就以超前的眼光和丰富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灾难来时的窘况,提出了如何应对“巨灾”这一严峻的社会公共课题。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为了理性面对当前这场灾难,提升今后全社会防灾抗灾的能力。从今天起我们特连载朱玉的报告文学《巨灾对阵中国》,期望能引发全社会的共同讨论和深刻反思。

  报告文学连载:

巨灾对阵中国(九)
作者/朱玉

用了32年的铁锹

  中国,是自然灾害最为频繁和影响深重的国家。

  汶川地震前半年,中国地震局发布了《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 。

  规划说,中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但20世纪全球大陆35%的7.0级以上地震发生在中国;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120万人,中国占59万人,居各国之首。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50%的国土面积位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域,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历史上一次死亡几十万人的地震,在中国多次发生。有关部门作过这样一个统计,在上一个世纪,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是105万,中国占了59万。

  如果从1900年到2008年为止,108年内,中国地震在全世界的死亡人数占1/3,中国因地震死亡人数是比位于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的印尼、伊朗、日本三国的总和还要多!

  中国地震的特点是,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灾害损失严重。

  其他类型的灾难,在中国也多有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中国的2008年,经历了南方冰雪灾害、3·14打砸抢事件、手足口疫情、汶川大地震、问题奶粉事件、山西溃坝事件等等,这几个事件分别涵盖了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几种类型。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中国GDP的6%。

  但是,谁又敢拍着胸膛说,作为世界上被灾难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们有着一流,不,哪怕是二流的防灾装备?

  谁敢这样说呢?

  反而,作为一个在历史长河中挣扎了5000多年的民族,一个经常面对灾难的民族和一块经常承受灾难的大地,我们好像对灾难司空见惯,也对防灾麻木不仁。

  国际防灾界曾经有一个“怪圈理论”:地震造成损失惨重,震后人们积极预防,但地震“重复发生周期”要比人们“耐心等待时间”长得多;这样,人们的预防逐渐松懈开来,待到地震再次来临,已又回到“无准备”状态,再次造成惨重损失。

  其实,无防备的灾难所造成的损失,要比人们为防备所支付的成本,高得多!

  成立于2001年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中国最好的救援队,它的成立,一波三折。

  最初,很多人甚至觉得成立这个队,要有救援和医疗几个部分,只花钱,却不太必要,以至于准备设立它的医疗队时,北京市的很多大医院不愿意应答。

  武警总医院具备着超前的眼光,积极要求,将这个医疗队建设在自己的医院中。这个医院的一部分大夫护士,无灾时在医院正常工作,有灾时随时拉出救灾,从此,中国的灾难救援医学,有了新的里程碑。

  自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后,共参加了国内外10次大型灾难救援,其中包括发生在2005年的印尼海啸、汶川地震等。

  到了汶川地震时,没有人再说救援队有无必要存在的话了,大家翘首以待,盼望着它的到来。

  事实证明,专业的救援队伍、消防队伍,其救援理念,其技术水平,其装备,一般的救灾队伍无法相比。

  中国国际救援队装备了一批国际上先进的救援设备,其中六大设备堪称王牌:

  光学声波探测仪,又称“蛇眼”,是利用光反射来进行生命探测的。仪器前面有细小的探头,可深入极微小的缝隙探测,类似于摄像仪器。救援队员将探头放入需要探测的地方后,探头可360度旋转,而救援队员利用观察器就可以把探头探测到的地方看得清清楚楚。

  声波探测仪,利用声音的震动搜救遇难者,仪器的灵敏度非常高,只要幸存者发出微小的声音,声波探测仪都可以探测到。所以即使是被埋在瓦砾中的遇险者已经不能说话,但只要用手指轻轻敲击,发出微弱的声响,声波探测仪都能够及时捕捉到。

  红外线探测仪,夜晚照明不足是影响救援工作及时展开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赢得更多的救援时间,科学家充分利用红外线的反射,在黑暗中靠温度来探测事故现场中还有没有生命存在。

  液压钳,紧急救援队员们随身携带的液压钳体积也不过普通钳子大小,但是由于应用了液压原理,一把液压钳却能把倒塌房屋中纵横交错的钢筋一根根剪断,为营救工作抢得宝贵时间。

  救援队员们还随身带有月球灯,两个月球灯就能够照亮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地方。

  在紧急救援队员随身携带的工具袋中,有一只不过1米见方的气袋,但它的威力却可以把楼板抬起、将钢筋顶弯。由于救援工作一般作业空间都比较狭小,因而所有营救工具都很小巧。这个小小的气袋能够顶起68吨的重物!

  以往救援队员们对夹在两层楼板之间的遇险者无从下手营救,现在可以用气袋将楼板顶开,将受伤者营救出来。

  云南省救援队,在汶川地震时,显示了它过人的救灾理念。内行的人说,云南省救援队在北川搜救过程中,搜完一片区域,就在这片区域的明显处画上一个圆圈,在圆圈内打叉,还写着:此处已由我队搜过,没有幸存者。另外,标上时间和自己的队伍名称。不能小看这个圆圈,这是以自己的队伍名誉担保,此处已无生命迹象,后来的队伍,不用再费力了。

  一个圆圈,节省了多少时间!

  唐山大地震,距今32年。这个城市直下型地震,一下子从我们身边,带走了24万人的生命。地震5天后的8月1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右下角刊出与唐山地震有关的第一张照片:人民解放军某部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徐恒禄率领部队指战员迅速奔赴唐山市,投入抗震救灾斗争。

  据统计,《人民日报》从唐山地震发生的7月28日,到当年的12月31日的150多天里,刊登唐山地震有关的新华社播发照片和本报记者、通讯员照片共83张。没有一张灾情照片反映当时唐山的惨状,无论是新华社还是《人民日报》。

  曾经历过唐山地震的报道者们说,因为当年的政治形势和抗震报道指导思想,报道大大地违背了灾难新闻的规律,加上记者在当时历史阶段本身认识的局限,使摄影纪录灾情和保留历史这两个显著功能都没有发挥到位。唐山灾情的记录及后来的展示明显不足。

  在众多憾事中,有一些照片也可以引起今天我们的注意。在当年《人民日报》发出的3张救援大军奔赴灾区的图片中,可以看到,当年急跑着冲进唐山的救灾部队,是徒手进军的。至多,手里拿个铁锹。

  曾经历过唐山地震的人说,当时没有工具,部队看着沉重的楼板,只好用手扒。大型机械是震后十天左右才开进唐山的,机械进入的时间,对于救人,已经太晚。

  后来他们发现,除了大型机械外,最有用的工具,不是铁锹,那家伙用两下就秃了,而是那些从废墟上扒出来的钢筋,救人者把它们集成一束,做成了耙子,手持这种耙子,一下一下,可以扒开砖头瓦块。

  32年过去,在汶川地震中,大部分救人者用的还是铁锹和手。

  汶川震后的救灾帐篷。

  我国的救灾帐篷,一千多元一顶;国外进口的,四五千元一顶。单从价格比较,我国的帐篷有绝对优势。但是,我们的帐篷,外面温度35度,里面40度,只能暂蔽风雨;国外的帐篷,防大雨,防晒保温,考虑到了功能的舒适。

  中国的今夕,早已翻天覆地。而中国最根本的防灾用品,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中国的人均GDP2008年已超过3000美元,但救灾水平,还停留在1000美元以下。

  汶川地震后6天,邻国日本向我们捐赠了50台血液透析机。同是地震多发国家,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呢——震后挤压综合征的大量伤员,面临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对血液透析机和相关医护人员的需求陡然上升。在这批血液透析机到来之前,成都各医院,面对的是来自灾区的大量需透析人员和在旁边落泪的医护人员,他们忙得几天几夜不能睡觉……没有会操作的人,设备也不够!直到日本的透析机到达成都的同时,卫生部才反应过来,急令北京各医院组织血透人员奔赴灾区。

  再推后22个小时,由北京25家医院40名血透护士组成的第五批医疗队,到达了灾区,这是一批全部由血透人员组成的医疗队。时间,已是震后第七天。

  能把卫星发射上天的中国,防灾装备这根本该粗粗的弦,为什么这样细呢?

  汶川地震后,最让防灾减灾人员称道的,是来自德国红十字会的野战医院。

  德国红十字会此次运往中国的是一所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移动医院。运抵灾区后,就可马上边搭建边使用,待全部功能展开后,它具有相当于中国县城医院的规模。它设有1个门诊部和8个诊疗室及住院部,有手术室、产房、急诊室、放射室、化验室、实验室和药房等,一般医院所应有的内科、外科、儿科和妇产科的功能它都具有。这所医院由25顶帐篷组成,每个帐篷的面积为30到50平方米不等,它能提供120张住院床位,可同时接纳120名住院患者,并可向总计25万受灾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为了能尽快向灾区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德国还同时派来了一支包括医护人员、技术保障人员在内的10多名有经验的专家组成的救援队。

  在机场,装进机舱的不仅有医院的各种手术设备、药品、帐篷,而且还有3辆野营车、一台发电机,消毒洗衣机、水处理设备和冰箱等。

  在极端的条件下,跟随这所医院的人员可以在无水、无电和无给养、无外援的条件下坚持两个星期。

  安装一座这样的野战医院,只需要不到3天时间。所有的东西都装在箱子里,箱子分为不同颜色:绿色代表门诊部,红色代表住院部,黄色代表手术室。不同颜色的箱子按特定顺序堆在一起,只需要依照顺序打开安装。

  这个野战医院设备齐全,它有门诊室、手术室、产房、药品储藏室等,其电力全部由一部携带而来的发电机提供。

  帐篷分为两层,隔热防雨,防阳光辐射,帐篷里的每张床头都对着一个窗户,病人可以决定是否打开。

  手术室是一个充气帐篷,内部高压,保证外部空气中的不洁物不会进入;一共有50~60个小型简易马桶,病人使用后,马桶会自动将排泄物粉碎,导入一个塑料袋,统一送到环卫部门处理。

  X光室帐篷,与其他帐篷保持较远距离,其X光机的辐射在3米之内就衰减,不会对远距离的人造成伤害。

  看着野战医院的帐篷,难道不明白,自己应该学习点什么吗?

  对于李宗浩来讲,心灵上最不能承受的是,唐山地震时,他见到了大批的截瘫病人。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完全可以不截瘫的。如果抢救及时,现场抢救得当,不需要更高深的技术,只要懂得怎样把伤员放在平整的木板上,尽量不要变动,相当一部分截瘫可以避免发生。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那个时候,尤其“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知识也没有普及,很多病人因为救护不当而终生辗转床榻。

  在随后的30多年中,李宗浩成为中国救援医学的创始人。他写了一本《第一目击者——一个急救医生的手记》,里面就提到了这些截瘫病人惊人的平静。汶川地震,没有到现场救援的李宗浩,在电视上看到了救人的情景,这个扳着肩膀,那个拖着腿。

  李宗浩几乎喊出来,怎么回事?

  三十多年过去了,救援时的场景还与当年的唐山,几无差别!


【作者简介】

  朱玉,女,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进入新华社工作,现常驻香港,为新华社亚太总分社常务副总编辑、高级记者,中共十八大代表。

  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纪录片大奖,其以汶川地震为背景撰写的报告文学《天堂上的云朵》获2008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报告文学第一名、新世纪第四届《北京文学》奖一等奖,并获得鲁迅文学奖提名;《巨灾对阵中国》获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报告文学第一名、新世纪第五届《北京文学》奖一等奖。

04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