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北京文艺在发力(十三)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发布时间:2020-02-29

  2020年春天,一场突袭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有一群逆行而上的英雄不顾自身安危,在防疫抗疫前线上奋勇战斗。疫情牵动人心,英雄鼓舞斗志,在北京市文联发出开展阻击新冠肺炎主题文艺作品创作的倡议后,首都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第一时间扛起文艺刀枪,记录感动瞬间,讴歌英雄事迹,宣传疫情知识,唱出众志成城为武汉加油的高亢歌声,吹响齐心协力共抗疫情的文艺号角,将所思所想所感转化为文学、诗歌、戏剧、美术、书法、篆刻、摄影、民间艺术、音乐、舞蹈、曲艺、杂技、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筑成了防疫抗疫的文艺战斗堡垒。

电视艺术家篇

丰台分局战疫在行动
丰台分局战疫在行动

加油吧!热干面!
加油吧!热干面!

有种爱,叫不见面
有种爱,叫不见面

  为助力防疫抗疫工作,歌颂逆行者们,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积极组织协会会员、会员单位及新华网、北京铁路局、丰台公安分局、湖北襄阳等社会各界,广泛征集防疫抗疫主题短视频作品。这些优秀作品展示了最美逆行者如何心怀大爱、奋不顾身地冲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动人事迹,以此温暖和激励坚守在一线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守护者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早日战胜疫情,共迎春暖花开!今后,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还将继续组织会员及社会各界创作反映抗击疫情的视频作品。

文学篇

  当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正席卷全国,时刻威胁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阻碍着中国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一场空前的举国动员,也正不断汇集起四面八方的力量驰援疫区湖北,全国人民正夜以继日英勇奋战抗击疫情。早在十一年前,新华社著名记者、报告文学作家朱玉在《北京文学》发表的报告文学《巨灾对阵中国》,就以超前的眼光和丰富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灾难来时的窘况,提出了如何应对“巨灾”这一严峻的社会公共课题。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为了理性面对当前这场灾难,提升今后全社会防灾抗灾的能力。从今天起我们特连载朱玉的报告文学《巨灾对阵中国》,期望能引发全社会的共同讨论和深刻反思。

报告文学连载:

巨灾对阵中国(八)
作者/朱玉

预案的反思

  预案是干什么的?从事救援工作的一位专家解释什么叫预案时说,人员,被培训后,再加上装备,把训练好的应急程序写在纸上,叫做预案。

  预案,是为了用的。但是,各式各样漂亮的预案,哪一个是实用的?有多大的比例不是为了“演出”给领导看的?

  原任民政部救灾司司长的王振耀,经常外出参加一些学校减灾的演习活动。学生们像演戏一样,在领导面前穿梭而过。

  王振耀是个实在人,下到场地里就问学生,“知道火灾来了怎么跑吗?”

  学生摇头:“不知道。”

  “那知道该往哪儿跑吗?”

  学生依然摇头。

  王振耀叹气啊,这样的演习有什么用!

  曾在美国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王振耀举例,咱们的消防演习是上来给人讲灭火器原理,美国的消防演习是由消防队员带着,告诉大家着火时怎么用湿毛巾捂着嘴爬出火场,也手把手告诉孩子们,灭火器怎么打开,再怎么向火苗喷去……

  当王振耀上小学的儿子回到家,向父母演示如何在火场逃生时,王振耀太感慨了!中国的防灾教育,中国人的防灾意识,差距决不是一星半点!

  国家不是没有要求。根据国家减灾委与教育部、民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减灾工作的若干意见》,“十一五”末,全国学校减灾应急预案制定率达到100%;建立有关部门与学校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预警预报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减灾信息采集报告制度,全国100%的学校设有灾情信息员;将减灾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采取学校课程教育、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使学校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70%,灾害高风险区学校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可是,所有的预案,如果不够实用,那又有什么用途呢?

  绵阳下属的北川、安县几个县,都是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市卫生局的人说,非典之后,按照上级要求,他们也准备了各类应急预案。地震发生后发现,这些预案大都对困难估计不足,根本没想到通信、交通同时中断,根本没有想到大批伤员一下子涌到医院,而医院又受到破坏该怎么办。

  所以灾难真正来临,“该乱还是乱”。

  在地震中,桑枣中学的预案,和它早于地震开展的演习,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有人说,无一伤亡的桑枣中学是偶然幸运,但偶然的幸运,都有它必然的原因。

  地震那天,叶志平与总务主任,去绵阳买粮食。平时,学校只买2吨,只有那天,因为粮价不稳,叶志平说,买5吨吧——冥冥中竟为大灾储存了足够多的粮食。粮食装车,到最后一袋子时,大地震来了。

  叶志平站不住,与总务主任面对面抱着,边上的一个女同志,膝盖跪地,手撑着地,被震出去老远。

  第一波地震过后,叶志平连那最后一袋子米都不要了,开车就往学校跑。越往桑枣镇走,叶志平越害怕,房子塌得越来越多,到了安县县城附近,叶志平发现地面裂了个长达几公里的大口子,裂隙周围,房子几乎无一幸免。

  电话完全打不通。

  总务主任一路唠叨,完了,那栋楼肯定完蛋了。叶志平一直不说话,但是听了总务主任那句话,气得回头骂:“你个乌鸦嘴!”

  桑枣中学门前是一条小街,小街每周末会被来接学生的家长和车辆堵塞。地震后,它又一次堵塞了,被垮塌的房子堵住了。

  叶志平跑!他胖,挺着个将军肚,一路呼哧带喘地向学校跑!

  远远看到学校了,别的校领导在门口迎叶志平:“学生没事,老师没事!”

  叶志平说:“一个都没事?”

  老师回答:“一个都没事!”叶志平说:”各年级再点一遍!”

  叶志平冲进学校,看到学生们都站在操场上,被围在里圈,老师们站在外圈。

  老师们再次报告:“2000多个孩子都在,一个都没有伤。”

  这回,叶志平腿软得站不住了,他手把着操场的标杆,想挪腿,却挪不动,嘴里只是来回重复一句话:“好,干得好!”

  55岁的男人,眼泪落了下来。

  他一把一把地,在脸上抓着泪水:“晚上发啤酒,一个老师一瓶。”

  一位地震时碰巧在操场上的老师下意识计时,全校师生跑到操场站好,用时1分36秒。

  孩子们在操场上站定的同时,楼顶的防盗网被震得凌空而降,砖头瓦块散落一地。

  孩子们是在两次地震波之间,按照平时演习的方式跑下来的。事后,有人用敬仰的目光望着叶志平,“您真有先见之明,头几年就预见到会地震。”

  叶志平哭笑不得,我哪里有那么能掐会算?谁会想到有地震?我是按照消防演习的!

  桑枣中学是一个场地非常狭窄的学校,很挤。两千多个孩子,根本不能一起下课,更要分时吃饭,不能一起冲进食堂。

  越挤,叶志平越怕出事。

  尤其是一栋女生宿舍,本来只能住900多人,加床住到了1000多人。女娃娃胆小,哪怕有调皮孩子装神弄鬼喊一下,孩子们都可能被吓得乱跑。那栋楼只有一个门,叶志平很怕出现踩踏事故。

  2004年,叶志平到上海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的培训班,回去后下定决心要作紧急疏散演习。

  最开始不顺利,有老师觉得多此一举,两千多学生,在岗的教学人员只有70多人,课程本来就多,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学生要不就嘻嘻哈哈当游戏耍,要不就躲进宿舍不肯配合。

  第一次演习,十几分钟,才把全校人聚拢。

  叶志平很执拗,他坚持。

  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下楼时,一队学生围着楼梯,另一队沿着墙边往下跑——为了防止有烟雾看不清。

  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也避免了学生找不到自己的班,便于老师清点数目。

  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事先已经明确。

  孩子们事先还被告知的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

  学校紧急疏散时,叶志平让人计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有时一个演习要搞两遍,跑下来一次,讲讲问题,再让孩子们跑一遍。

  演习是按照消防预案进行的。自从第一次预案出现后,每作一次演习,桑枣中学的预案就作一次调整。

  地震之前,桑枣中学的预案刚刚调整到最新版,2008年3月版本。

  预案有让上级看的成分,但是,叶志平和学校老师自己知道,哪一部分预案是实用的。比如那些规定哪一个班的学生从哪个楼梯撤退的部分。比如遇到紧急情况后,学校老师分成哪几个组,每个组由哪些人组成,各个组的职责是做什么的。

  为了让大家记住自己的职责是什么,叶志平曾拿着预案提问,抢险组有谁?

  下面坐的老师中,有几双手高高举起来。

  汶川地震后,民政部、国家减灾委等单位,曾悄悄地进入桑枣中学,他们要看看桑枣中学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话,这个叫叶志平的校长,在灾难未曾到来之时,一手抓硬件,也就是危房改造,一手抓软件疏散演习,实在太难得了!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城里信息发达的地方都没有确立的防灾意识,在中国西部一个偏僻的农村中学确立了起来?

  叶志平回答,我是给别的学校出过的事吓的!

  学校的孩子多,经常有千奇百怪的事发生。

  学校安排老师夜里值班,叶志平发现一个住在下铺的学生,偷偷溜出去了。为了糊弄值班的老师,孩子把被窝隆起,弄成有人躺着的模样。

  叶志平刚刚发现学生溜号,那个学生的上铺铺板,突然平平地砸了下来,狠狠地砸在了学生可能躺的位置。

  他第一次破天荒地表扬了偷偷溜出去的学生。

  从此,桑枣中学开学前,老师都增加了一项检查,用手使劲摇晃床,看床是否结实,检查过后,老师要签字。

  寄宿学校为了节约空间,都用上下铺。桑枣中学有一项特别的规定,睡在上铺的学生,整理床铺时,必须背靠墙壁……

  上铺的孩子从床上摔下来,哪一个学校没有出过这样的事?

  一切经验都是从教训中得来!

  区别在于,有些人从教训中汲取了经验,有的人则把教训当成是八卦,议论一阵,教训就在大风中烟消云散。

  2008年春节前,广州市公安局为广州火车站广场滞留旅客6万人、9万人及9万人以上,分别制定了三级应急处置工作措施。

  原来想,这样的预案也就可以了。这个火车站以往一天最高客流量19万人,再多,还能多于这个数字吗?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每天面对的,是几倍于这个数字的客流!

  而且,是对好意阻拦的警察充满了气愤的客流!

  是不明真相,也得不到真实信息的客流!

  是淋着雨挨着饿,在露天中一站就是几天的客流!

  几十万人的潮水退去后,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警察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甚至无处学习的经验和教训,都摆在他们面前。

  广州市公安局局长吴沙一个特别的体会是,我们缺乏重大灾难应急机制!虽然各方配合,动员了60万人退掉了火车票,但这次应对,是多方努力,也是老天眷顾,依当时的情景,出事是必然的,不出事才是偶然的!

  没喘气,广州市公安局会同其他部门立即调整了今后的预案,将一级预案的最高滞留客流,直接提到了39万人,而且设定了如果客流超过额定人数的情景应该如何处理。

  “当铁路中断超过48小时以上,滞留旅客人数达到39万人(一级应急预案的可容纳人数),市政府将有关情况报告省政府,并会同铁路部门宣布铁路受阻信息,铁路部门有序组织旅客办理退票手续,劝返回务工地。由省交通厅通知珠三角各市暂停开往广州方向的公路客运班车。”

  有了这个预案,再有巨大客流滞留,也不应该再出现广州火车站2008年春节期间沉默了几天的大喇叭!

  有一次夜里,学校里也是叶志平值班,突然发现女生楼一楼的一间宿舍往外冒烟。几个老师飞起一脚把门踹开,把女孩子们拎了出来。

  原来是蜡烛倒在了蚊帐上,孩子们手足无措,不知如何灭火。

  还有一次,叶志平在一个学生床下,发现了一箱雷管,原来是学生家长拿来暂存的。

  天下竟有这样没脑子的家长!

  演习通常安排在期中考试后,5月12日是星期一,刚刚结束了期中考试的桑枣中学,本来打算就在那一周搞一次演习。

  演习没有搞成,大地震的实战来了。

  叶志平对老师的站位都有要求。要求老师在下课后、课间操、午饭晚饭,放晚自习和紧急疏散时——都是教学楼中人流量最大的时候,站在各层的楼梯拐弯处。

  地震当天,学校的政教处主任黄显兵,就是在楼梯口,一把把一个已经单腿跪倒在地的女孩子,揪了起来。

  地震毕竟不同于演习,叶志平过后提起,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孩子们还是有点慌。跑到楼下后,有的学生吓得抱在一起大哭。哭过后,就有一群群灰头土脸,泥血交加,刚刚从废墟中爬出来的家长们,直愣愣地冲到桑枣中学,不管不顾地冲进去,找到自己的孩子,抱住放声大哭。

  灾难啊,无法描述的灾难!

  一位美籍华人作家听说了桑枣中学的事,给叶志平写信:

  “这个奇迹是您在触目可及的腐败和豆腐渣工程海洋中,凭借校长的责任和普通人的良心,默默地、坚韧地创造的。虽不能抗拒物欲横流、腐败遍地的建筑业歪风,您仍不随波逐流,恪守校长职责,甚至肩负起建筑业的责任。

  ……

  苍天有眼,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恪尽校长职责,坚持清理豆腐渣工程的作风,是大丈夫的作为。由于您的仁慈,七百年轻生命安然无恙的奇迹,是中国‘悯生悲死’的不朽,是道成肉身般的复活。您的人道主义、关怀生命、身体力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和作风,是灾后重建和中国一切救赎最宝贵的道义源泉。”

  震后,桑枣中学复课。叶志平走上讲台,面对着全校完好无损的学生,哭得说不出话来。一个学生跑上讲台,当众为他们的校长,被网民们称作“史上最牛校长”的叶志平擦去了眼泪。然后,学生的掌声,如雷一样滚过,让叶志平根本开不了口讲话!

  社会同样热捧桑枣中学。这个本身教学质量就十分优异的学校,原本招生就不愁,但一般招生也得一周或十天才能招满。

  汶川地震后,桑枣中学招生爆棚!初中一年级本来想招8个班,一天时间,全部爆满。叶志平手中的领导条子都应付不过来。

  再扩招,又满!

  管招生的副校长被家长们追得到处乱躲。谁不愿意把自己的孩子放在既安全,教学质量又好的学校?


【作者简介】

  朱玉,女,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6年进入新华社工作,现常驻香港,为新华社亚太总分社常务副总编辑、高级记者,中共十八大代表。

  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纪录片大奖,其以汶川地震为背景撰写的报告文学《天堂上的云朵》获2008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报告文学第一名、新世纪第四届《北京文学》奖一等奖,并获得鲁迅文学奖提名;《巨灾对阵中国》获2009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报告文学第一名、新世纪第五届《北京文学》奖一等奖。

01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