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点亮星空

[关闭本页]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姚杜纯子 王玉磊 发布时间:2019-09-18

  “5、4、3、2、1,点火!”

  2018年11月19日02时07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了2018年的最后一次发射任务。

  2018年,被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工作者们称为“超级2018”,在这一年里,17次高密度发射刷新了纪录、创造了奇迹,其中北斗导航系统10箭18星从西昌顺利腾飞,创下了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我国同一型号航天发射的新纪录。

  从2000年10月31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北斗卫星,截止到2019年6月25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共发射含4颗试验星在内的50颗北斗星,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19年栉风沐雨,一茬又一茬西昌航天人为了北斗的顺利升空,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他们把一项项发射纪录书写在进军星辰大海的漫漫征途上。

  

  2003年5月25日是发射第三颗北斗星的日子,“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卫星巍然矗立于发射塔架,等待腾飞那一刻的到来。然而天公不作美,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发射场区笼罩在一片水雾之中。

  此前,在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两颗“北斗一号”静止轨道导航卫星相继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首次使用双星定位技术组成“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危险也会在不经意之间悄悄来临。

  当晚9时许,低温推进剂加注完毕,程序进入射前负3小时。突然,控制系统报告:给箭上三级火工品和电磁阀等设备供电的关键线路漏电!这一险情可能会造成箭上火工品误爆或不起爆!

  此时,距离发射“窗口”时间只有短短51分钟,如果发射,可能会导致失败;如果不发射,会错过最佳发射“窗口”。发射,还是不发射,抉择异常艰难。指挥中心静若深海,只听得见秒针滴滴答答地走着,仿佛提醒着人们发射“窗口”时间马上就要到来。关键时刻,时任火箭控制系统高级工程师毛万标站了出来。

  经过几次来回上下塔架、全面细致地测试检查后,毛万标凭借着自身过硬的理论功底并借助专业的数据计算分析得出了结论:漏电现象是由于环境湿度较大,部分接插件结霜引起,不会影响母线供电电压,可以发射。

  毛万标坚定自信的神情和详实严谨的分析,好像给现场的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指挥部领导随即做出继续进行发射程序的决定。5月25日零时34分,伴随着“5、4、3、2、1,点火!”的口令,“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搭载第三颗北斗一号卫星直刺苍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事后,毛万标说:“在那个时候,就需要有人站出来,这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师的责任。”

  “北斗一号”成功发射,解决了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无问题。

  

  2007年4月17日20时许。操场上,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了十几个接收机,在场的所有人都凝神静气,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当十几个接收机同时接到信号的刹那间,整个操场都沸腾了,大家欢呼跳跃、喜极而泣,高喊着:“我们胜利了!我们拿到信号了!”人们之所以如此兴奋,是因为一举拿到了频率资源的合法地位,我国整个北斗系统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此打通!

  2007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史上关键的一年。为什么说它“关键”呢?是因为导航卫星发射上天的前提是要有合法的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但是不要以为争取到了这些就等于进入了保险箱,还必须要在7年的有效期之内发射卫星成功接收到信号。我国是2000年4月18日零时提出申请的,也就是说,必须在2007年4月18日零时前接收到卫星信号。

  按照原定部署,我国在2007年年底才发射首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时间,好不容易申请下来的轨道位置和频率会因为时间过期而作废,因此北斗团队夜以继日地集智攻关赶进度,终于赶在2007年4月初的时候,进入了发射的最后阶段。但是在第三次总检查的时候,发现应答机出现了问题。如果应答机工作异常,我们不一定能够成功拿到频率资源。

  用来修复的时间仅剩下三天了,为了保证接收信号万无一失,技术人员最终决定对卫星进行“解剖”,取出了有问题的应答机,送到成都进行调试检测。最终,应答机异常的问题得以解决。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这颗北斗星成功发射,带着庄严的使命飞向遥远的太空,于4月17日20时许传回了信号。此时,距离国际电联的“七年之限”仅剩不到4个小时。

  众所周知,航天发射是一项高风险的科技活动,气象条件是制约航天发射的关键因素。西昌场区地处横断山脉山区,局地性气象特征明显,气候复杂多变,受来自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气象系统影响。据统计,西昌发射中心近一半的发射任务都是在雨季执行,尤其每年进入6月以后,雷雨频繁。在雨季为火箭寻觅一个安全的发射窗口,对于一线气象保障人员,每一次都是巨大考验。

  2011年7月27日凌晨5时多,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在即。在距离发射窗口仅剩半小时的时候,天空中乌云密布,黑沉沉的天仿佛要崩塌下来,一道道刺眼的闪电从天空中划过,耳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雷声,紧接着,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发射场区出现了强雷暴天气。“发射卫星,不怕下雨,就怕打雷。”这是气象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以往,遇到这种天气,大多数的发射任务便会推迟。但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发射窗口要求极高。

  当时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江晓华带领的气象保障团队。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以及精确的计算,江晓华向指挥部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又精准的预测结论:“发射前有10分钟雷暴间隙期,满足发射最低气象条件,可以按时发射!”

  这个建议让指挥部的领导们大犯嘀咕:这十分钟间隙期,见缝插针,间不容发,稍有差池,都是一个大灾难!

  正是凭着对中心气象团队的信任,最后时刻,指挥部果断采纳了这个提议。第九颗北斗,就在那十分钟的雷雨间隙中,于5时44分28秒实施了发射。火箭穿云一分钟后,上空就传来雷暴声,真可谓惊险万分。发射成功的消息传来,气象部门的不少人激动得流下热泪。据说,这是世界航天史上,唯一一次在雷雨间隙中发射的纪录。这个纪录是西昌航天人中的气象人所创造的!

  北斗二号以惊人的“中国速度”建设区域导航系统,在困难中披荆斩棘,砥砺前行,使中国重要的通信部门基本上摆脱了对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的依赖。

  

  2018年2月12日,熟悉的调度口令响起,此次执行的是北斗三号工程第五、六颗组网卫星的发射任务,是春节前执行的最后一次任务了。此次发射是确保构建北斗三号基本系统的关键,因此牵动着所有航天人的心。

  对于中心西昌发测站高级工程师鄢利清来说,这次发射意义重大,这是他第100次参与执行发射任务,也是第22次担任发射阵地的01指挥员。不要以为担任01指挥员只是喊个倒计时口令那么简单,这中间学问还很多。每下达一个口令,不仅要确认系统的工作是否按时完成、参数是否正确、分系统指挥员向他报告的信息是否准确,还要与计时器完美合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火箭进场、地面设施维护、火箭转到发射区以及最后的总检查和测试等,都需要由他来指挥各个分系统的指挥员。

  在这次任务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火箭一二级转场完成后,三级发动机设备出现了问题,某个器件出现了一个指标超标的情况。鄢利清连夜组织汇报会,虽然经过检查并无大碍,但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技术部门连夜更换了器件。火箭最终在他响彻场区的口令声中,顺利发射升空,成功精确入轨。

  被称“刀尖上的舞者”的液氢液氧分系统团队主要负责中心所有低温燃料的生产、化验、运输、加注和转注,每个环节都险象环生、危机重重。液氢是高危燃料,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米粒大小的石子从一米多高的地方掉落,碰撞地面后产生的能量就足以把全场引爆。这次任务是低温加注操作手陈复忠参加的第112次航天发射。在岗29年,陈复忠加注操作零失误,在外人看来,他对这项工作早就游刃有余、轻车熟路了,但是他却说自己越干越胆小。他和同事的工作大多在深夜进行,液氢零下253℃的低温,再加上深夜大凉山的阵阵寒风,连续工作8个小时,稍有不慎,就会面临冻伤导致肌肉坏死的危险。他们还是火箭发射最后撤离现场的那批人,然而离发射现场如此之近的他们,大部分人却从未亲眼看过发射。在掩体下方的地下室里,他们正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仪器屏幕,当火箭托举卫星带着熊熊烈焰,扶摇直上的时候,他们开心得像孩子一样,因为他们是火箭的“造血师”。

  “火箭速度正常……”在中心天王山深处的测控点,一个人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跟踪测量发射之后卫星的相关数据。他叫张保同,他所在的这栋二层小楼既是他的办公室也是他的家。大家给这个站点起了一个别名,叫做“夫妻哨”。张保同的妻子王红玲放弃了老家的工作,追随他来到西昌做了“全职太太”,全心全意地支持他的工作。有一次,张保同的两个孩子相继生病了,王红玲忙得焦头烂额,而张保同就在二楼,近在咫尺,却一点忙都帮不上。但是王红玲没有怨言,她不知道这次发射的是什么卫星,只是知道每一次的发射任务都很重要,自己的丈夫要连续数个小时紧盯屏幕,观测火箭相关数据,保障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她不能给丈夫拖后腿。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大家的初心从未改变。在这条中国式的自主导航之路上,西昌航天人一直在默默坚持、负重前进,他们正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点亮着祖国的星空。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