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小学讲春节

[关闭本页]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许博 发布时间:2019-08-07
  机缘巧合,随着孩子爸爸美国访学的开始,儿子也去了盐湖城一所小学插班二年级学习。寒假时,我匆匆赶去探望二人,得以近距离了解美国小学,也意外为美国小学生上了一堂关于春节的课。

  美国小学教室里竟有汉字

  儿子班里有21名学生,他是唯一的中国人。入学三天后,老师主动打电话询问可否给孩子单独增加些家庭作业,感谢之余我们难免也担心孩子不适应,开始每天关注他的课业进度。孩子的书包里通常只放着水杯和文件夹,夹着几张A4纸打印的课程内容和课堂作业,涉及内容很广,有小故事、语法知识或数学习题,当然也有家长和老师的互动表。陪读的第一天,我就从儿子的文件夹里发现了“新大陆”,草稿纸上歪歪扭扭地记着“我很吃惊,美国学校里竟然有中国文字,并且有中国节日的挂像”,句尾画了个小人吃惊的表情。我一边忍俊不禁,一边好奇于这里的中国元素。接下来的事情不断刷新我的认知:盐湖城最大的公共图书馆里最显眼位置展览了60幅中国书法和国画作品;孩子的“Weekly Newsletter”连续两周都在社会知识里强调了中国春节;几次放学后孩子兴奋地给我讲:“妈妈,今天我们看了关于长城的视频。我和老师说长城就在我们北京,咱们还爬过长城。”“我们今天看了大熊猫的图片,只有我见过活的大熊猫。”“你下次能带些熊猫玩具过来吗?我的同桌Nina她好喜欢大熊猫……”

  一堂关于春节的课程

  抵美十天后,我想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就约见了班主任——一位金发碧眼、友善健谈的女老师,她一再强调孩子表现很棒,安慰我不要着急,还借给我一套厚厚的识字卡片和一本教材以便跟进课程。我们从孩子的语言学习聊到北京和盐湖城的风景以及一周后的春节,她恳切地问我可否给孩子们讲一讲中国春节,她说:“尽管几年来我每年都会在中国新年当天给孩子们讲春节,但由您作为中国人来分享,一定会更令人难忘。”

  作为唯一的中国学生家长,我没有拒绝的理由;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文明国家的公民,我没有理由拒绝。我开始课前准备:在当地中国城买了春联、“福”字、红包和中国结小礼物,还买了做手工的红纸。我准备以“年”的起源和“十二生肖”的故事为基础,围绕小年、除夕、春节和元宵节,介绍贴春联、团圆饭、给红包、拜年、放鞭炮、舞龙舞狮和庙会等风俗习惯,展示饺子、年糕、火锅、元宵、春卷等传统美食。为了加深今年是猪年的印象,我还查阅了如何用纸折小“福猪”的教程。

  我忆起小时候的“年味”,过了小年,母亲就忙着为过年储备各种东西,炸油条、蒸馒头、做枣山、炸酥肉……远方的亲人则早早就开始购买各种礼品准备返乡。除夕那天从早上开始大人们就开始张罗“年夜饭”,大街小巷火树银花不夜天,“爆竹声中一岁除”……这些场景早已融入血液,它源自“万里相思一夜中”的惦记,饱含“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的深情,浸润“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依恋,不管身处何地,念及此情此景,一种温暖又贴心的情感就会从心底流淌而出。

  当然,中国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特别是近年来,春节的内涵不断丰富,庆祝形式日趋多样化。人们既可以选择在家乡的溪畔流连,也可以选择探索世界的辽远;既能够选择回味“舌尖上的中国”,也可以足不出户就品鉴到各国大餐;有人陪伴父母围炉夜话,也有人坚守岗位默默奉献……选择多样化不是传统文化的消解,而是国家日益开放和包容的具现。“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我所要做的就是展现印象中国的悠久、庄重、平和,展现现代中国的朝气、活力和胸襟。

  当地时间大年初一下午,和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一起,我们共同梦回古老而又年轻的美丽中国。他们对火红的“中国结”小礼物爱不释手,伴随着《春江花月夜》的古筝背景音乐缓缓响起,一帧帧美食图片渐次呈现,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庞展现了国人阳光自信的群像,当鸟巢上空的烟花和胡同角楼的大红灯笼交相辉映,当北京的庙会和香港的花车巡游各自精彩,当我提到中国人庆祝春节的历史比最古老的长城还要古老,而长城已有超过2500年历史……多个瞬间,我听到孩子们在惊叹,看到他们瞪得圆圆的大眼睛、张成“O”字形的小嘴巴,我真心为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和它穿越时空的感染力而自豪!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分享结束前,我问了一个问题:“大家觉得春节对中国人为什么重要呢?”孩子们答得很踊跃,“因为有很多美食”,“因为可以收到红包,而红包里装着钱”,“因为可以放烟花和鞭炮”,“因为有长长的假期”……我说:“你们说得都很对,但最重要的是,春节对中国人而言意味着团圆、相聚、亲情和祝福。因为对亲人的牵挂,即便跨越千山万水、顶着雨雪风霜,人们也要加入这场‘全球最大的年度人口迁徙’;因为对故土的眷恋,即使相隔万里、远涉重洋,我们也会在节日里祭奠祖先;我们通过春节表达爱,表达和家人永远守望相助的信念,表达我们编织梦想、共创美好未来的心愿!”

  两个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但直到回国的航班上,我还在思考春节的意义以及它为何能在异国引起关注。春节将我们中华民族热情又内敛、清醇又高迈、回望又开拓的集体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它继承传统荣光而来,朝向发扬和谐美好而去。鲁迅先生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文化的多元多样在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但纵观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民族文化,无不包含着人们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坚守,无不包含着人们对真善美的共通共鸣和向往追求。民族文化在精神内核上有其世界性,表达形式有其民族性,这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也是我此行的大收获。

  (作者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师)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