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旗的见证

[关闭本页]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洪建国 发布时间:2019-06-27
  2018年11月,暖冬里的一天,我意外收到了中国网记者裴希婷给我发来的一张照片。我一看,立马兴奋起来,照片上是一面“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队旗,旗子上带有60个中英文的签名。

  这面旗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是我从非洲“疫区”背回来的,里面还有很多故事。我忙问她是在哪看到的,她说是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看到的。我惊叹之后不禁感慨,一面队旗竟被作为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物,可见其背后的历史事件重大、承载的国家使命光荣。

  我们常讲中非友谊源远流长,非洲有句谚语“河有源泉水才深”,说的也是这个道理。2014年春天,非洲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国暴发了史上最为严重的埃博拉疫情。这种被称作“超级病毒”的埃博拉病毒,致死率高达90%,人一旦感染,两三天就可毙命。它如同穷凶极恶的猛兽,残忍吞噬着非洲兄弟姐妹的生命,西非多国新增病人数量呈“直线性”增长。2014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紧急呼吁国际社会增调医生、护士、医药补给和救济品加以应对。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为彰显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人道主义精神,经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批准,2014年9月,中国政府抽组解放军援塞医疗队奔赴非洲抗击埃博拉。

  此后半年时间内,原解放军第302医院独立抽组的解放军援塞医疗队114名队员,分3批在西非塞拉利昂疫区接力奋战185天,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精神。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国际救援任务,并被安排负责第三批援塞医疗队政治工作。

  2015年1月13日,我作为先遣队员来到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一下飞机,刚一整理好队伍,我就张罗队友找出队旗、旗杆,迅速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队旗打了起来。

  我想:“旗子一亮出来,就充分表明了中国帮助非洲人民渡过难关的坚定态度,虽然无声,但又是最有力的中国声音。”就这样,在疫情最危险的国度,我们雄赳赳地向着重灾区挺进,当地非洲人看见中国人又来帮助他们了,纷纷向我们竖起大拇指。这时,让我想起非洲人民传唱的那首歌《消灭埃博拉》,“埃博拉肆虐/人民饱受痛苦/我们祈求上帝……别人因埃博拉走了/中国因埃博拉来了……”

  我们工作地点是在中塞友好医院,2014年8月前因为有一名埃博拉患者死在这里,医护人员都跑了。一个月后,这里又成为中国医疗队救治埃博拉患者、与埃博拉病毒“战斗”的地方。一到这里,我们就把“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队旗升了起来,它高高飘扬在疫区上空,像是扶危济困的“南丁格尔”提着的一盏明灯,给患病的非洲兄弟姐妹带去了光明和希望,也给队员们催生了战斗的信心和力量。在中塞友好医院门前,每天都会有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放下一批待诊的患者,又匆匆离去。留观诊疗中心就像一个生与死的中转站,每天有新送来的患者,有治愈出院的,也有死亡的。但是,中国医疗队员直面生死,与疫魔博弈,与时间赛跑,挽救了700多个非洲兄弟姐妹的生命。

  为了给这些九死一生的非洲同胞庆生,为了增进这份来之不易的中非友谊,我们第三批医疗队在完成任务即将回国之际,特意组织了一场“中塞友好医院埃博拉康复患者联谊会”。2015年3月11日一大早,经我们治愈的19名埃博拉康复患者从塞拉利昂四面八方赶到了中塞友好医院。联谊会上,中国队员们又看到那些曾经共抗病魔的非洲亲人。可爱的“熊猫宝贝”富拉尼来了,队员们还清楚地记得11岁的富拉尼在感染埃博拉身体最虚弱的时候,是我们的女队员、她的“中国妈妈”送她毛绒熊猫玩具,像疼爱自家孩子一样精心照料她,让她勇敢地战胜埃博拉;喜好中国武术的蒂莫西来了,队员们清楚地记得蒂莫西感染埃博拉后生命垂危,中国队员对他不抛弃、不放弃,用生命守护生命,坚守21天将他治愈,他也成为中国医疗队救治时间最长的埃博拉患者;让人感动的是,80岁的穆苏老奶奶听说中国恩人要走,在家人陪伴下,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赶来,就是想再看一看她的救命恩人。

  在联谊会上,蒂莫西眼角有些湿润,他激动地说:“我非常感谢中国医疗队帮助我战胜埃博拉,中国军人是真正的英雄!你们在帮助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中表现得最出色,是我们心目中的冠军!”一句句真挚朴实的话从康复患者口中说出,是那样的温暖和感人。拉萨纳流着眼泪说:“我要感谢中国能够帮助我从埃博拉病毒感染中康复,我想说,中国医疗队,你们是英雄,愿上帝保佑你们!”真情永驻,感动你我。埃博拉康复患者赛杜几易其稿,专门为中国医疗队写来感谢信……

  相聚总是短暂的,在即将分别之际,有队员提议大家在队旗上签名留念,又有队员提议让非洲康复患者也在队旗上签名,大家一拍即合,就这样,41名中国队员和19名埃博拉康复患者相继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队旗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有趣的是,还有一些不会写字的非洲康复患者,生怕自己的名字在旗子上落下,就请当过老师的坎德克代他们写上名字。然而,随后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就在当天,大家有说有笑,又唱又跳,完全沉浸在快乐海洋里,后来竟然都忘了带走这面队旗。庆幸我又回来检查了一遍场地,才又发现了这面队旗,我认为这面旗子很有纪念意义,就一直妥善保管起来。

  2015年3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批援塞医疗队从非洲启程回国,临行前我将这面队旗放进自己的背囊,带着它飞过大西洋、太平洋,跨越非洲、欧洲、亚洲,行程17000公里,终于背回了祖国。后来,我把这面队旗放进了单位的院史馆,再后来被征集到“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上。收到裴记者微信传来的照片后,我抓紧时间带着儿子走进国家博物馆。再次看到这面特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塞医疗队”队旗时,我的心情特别激动。是啊,非洲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派到非洲的医疗队人数最多,时间最长,与非洲人民结下了深厚感情。非洲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医疗人员不仅有先进的医疗设备、精湛的医术,更有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医道,有着大爱无疆的国际主义精神。队旗上那60个中英文名字清晰可见,有力印证着患难与共的中非友谊,60个中英文名字有机融合,不正是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缩影吗?!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