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余驾飞龙

[关闭本页]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马汉闻 发布时间:2019-06-06
       最近,家乡传来了令人激动的好消息。应该说,这个消息,是大众是期待已久的,它虽然姗姗来迟,但终究还是来到了。此前,它就像一个梦,看起来遥不可及,但如今,梦想竟然成真。当梦想变为现实的那一刻,幸福感也就随之汹涌而来。这个好消息就是,在我的家乡,新开通了一条人们梦寐以求的高速铁路,即怀邵衡铁路,它就像一条巨龙,腾飞在湘中地区。这个消息真是太令人兴奋,我不禁以手加额,心潮起伏。我也可以想见,家乡的人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铁路开通的热闹场景。“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高铁的开通,对促进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大有裨益,几乎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岁月,家乡的发展会像风驰电制掣的高铁一样,迅速跟上时代进步的节奏。

  湘中地区多大山,交通极为不便。在以前,除了有一些等级不高的坑坑洼洼的公路外,在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只有一条“到此为止”的单线盲肠铁路,当然,车次也少得可怜,只有孤零零的两趟绿皮车,每天摇摇摆摆地、龟速般开往省城和南国羊城。而这仅有的两趟车,几乎是家乡与外界沟通的“生命线”,显得特别重要,每当车头上冒着滚滚浓烟、喇叭长鸣的火车驶进又老又旧又破的火车站时,成百上千的、守候在月台上的人们还是难掩兴奋之情,他们会大声叫喊着:哇,火车来了!于是,大伙儿肩挑背扛,大包小包地,挥汗如雨地,一个劲儿向着自己的车厢奔跑过去,生怕在火车启动之前,挤不上去。我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因为这火车,是他们离开家乡到外面世界闯荡的重要交通工具,就像人的两条腿一样重要,试想,人如果没有腿,又怎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而火车也像一个梦,承载着推动城市发展的梦,承载着到异地求学的少年、外出打工的中年、寻医问药的老人的梦,甚至还承载着人们对未知世界、未来人生的一切美好梦想。可喜的是,落后的交通,落后的绿皮车——那个时代的缩影,已经渐行渐远,要慢慢地谢幕了。

  时移世易,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湘中地区的交通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高速公路、各等级公路、乡村硬化路密如蛛网,而绿皮车时代也可能将一去不复返了。人总是容易怀旧,特别是在品尝着甘甜的时候,愈发不能忘记当初经历过的种种艰难困苦。在多年以前,人们可能做梦也想不到,在我们那个地方,有朝一日竟然也能开通高铁,这真的是有赖于国家发展、时代进步之福。作为一个在外打拼的游子,我为这条铁路的开通欢呼雀跃,感到与有荣焉。关于火车,其实有很多话想说,几乎是不吐不快。不管是以前乘坐家乡的绿皮车也好,还是近年来经常乘坐往返京广等各地的高铁也好,还是乘坐远到青藏高原的“天上火车”也好,我都很享受坐火车的经历。这次,因为家乡高铁的开通,又勾起了、回忆起了关于火车的一些深刻记忆、一些生动感受。那么,借此机会谈一下自己坐火车的一些记忆、一些感悟,应该是合时宜的。既然是感悟,当然会很“散”,也许有些叙述会离题有些远,但我会尽量往主题上拉一拉。

  我对火车,其实是很有感情的。记得第一次看到火车,我惊讶于火车那不可思议的长度,简直超过了脑容量,当时想,这火车怎么可以造得如此之长的呢?就好比几十辆大客车一字排开“肩并肩”地连接在一起,而当它开动时,又恰如一座移动的“长城”,这是从其外观上看,应该说是非常雄壮了。火车的里面也不简单,车厢内设计得跟房间一样,里面布满一排排整齐的座椅,还配有洗手间、茶水间、餐厅等,很有温馨感。在火车上,独自一人时可以放飞思绪,领悟人生;三朋四友时,可以面对面聊天,也可以玩扑克、下象棋,这比起坐汽车来,实在是舒服太多。温馨而不单调,热闹而不孤独——这就是乘坐火车给我的感觉。我自高中毕业后,就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工作,也因此,乘坐火车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在记忆的长河中,乘坐火车的次数不亚于遍布夜空的星星,它们在斑斑驳驳地闪烁着:这二十多年来,我走南闯北,东跑西奔,北至白雪皑皑的长春,南到木棉花开的湛江,东至海浪翻腾的连云港,西到高大险峻的青藏高原,基本上都是坐火车去的。乘坐火车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亲近感。从某种角度来看,火车恰像我的一双“翅膀”和一双腿,是绝对离不开的交通工具,它带我奔向陌生的世界,领略异地的风土人情。另外,从主观上来说,我也很喜欢在火车上的那种放松、自然的身心状态。比如说,在车厢内或吵闹、或安静的环境中,可以藉此观察世态人情;也可以把视线转向窗外,欣赏那蓝色月光、远山树影、大漠苍烟、冷雨敲窗;而当沉重的睡意来袭的时候,也可以让自己慢慢沉入梦乡,享受一种“冷”而且“硬”的极浅睡眠,甚至还能感受到一种带着困倦的另类禅意。而你看到的,感受的这一切,有些场景将永远刻入到记忆中,成为日后可资回味的宝贵源泉。如果说,每一次踏上火车,就意味着一场离别和出发的话,那么又可以说,每一场离别和出发,也孕育着无尽的希冀和梦想。有时候,人就是靠着这些希冀和梦想而奋勇前行的。有道是男儿志在四方,作为一个男人,几乎是命中注定,就是要到处闯荡的,因为太安逸的生活,既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也无法领略世间的纷繁芜杂。此外,没有离别,又到哪里去品味重逢的喜悦呢?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我们乘坐火车去往异地他乡,倒无异于一场人生的远足和修行。

  如果说,去往某一个地方,有包括坐飞机在内的几种途径可以选择,我还是宁愿选择坐火车,我倒不是怕坐汽车时的震荡颠簸,也不是怕轮船离岸时产生莫名惶恐,也不是担心飞机在平流层穿过、看到云在下方时而产生无所依靠感,而只是感觉在汽车上,在轮船上,在飞机上,都缺少让自己的身心像浸入到似水柔波中的熨帖感和无拘无束的放松感。而且,我觉得,似乎只有在火车上,安全感可以更强韧些,心态可以更轻松些,灵魂可以更深邃些,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对人生道路的迷惘,对一切身外之物的爱恋,都会有内心更趋冷静的判断。

  前面说了一些感悟,接下来,想谈一些经历,但可能还是经历和感悟纠缠在一起的叙述,也许会令读者朋友感到失望。在这里,我不能也不会把每次坐火车的经历和感受都写下来。一来我的忘性本来也大,那些像薄雾般纷纷扰扰的经历,哪里能记得那么多。二来也是觉得无病呻吟泛泛而谈的东西,说出来可能既煞风景,也毫无必要。因此,我只有在记忆里搜索、分拣,略谈几件我自己认为有意思,或者说印象深刻的事情。第一件,是我坐火车去西藏拉萨。从内地到西藏,在青藏铁路未开通前,是只能坐汽车的。青藏铁路的开通,就像一条巨龙在高原上游走,又像天上的飞虹,把所有对西藏心向往之的人们的心都连起来了。机缘凑巧,2015年,我有幸去了一趟西藏。我是在长沙火车站登上了Z264次列车,这是一趟直达车,到拉萨单程就要45小时,来回就是90个小时,我买的票又是硬座,自然没有卧铺那么舒服。那次西藏之行,在返程途中,发生了一个令我意想不到的戏剧性的“插曲”,其时,本来我已经到了兰州,结果中途又不得不折回拉萨去。从拉萨再次买回程票的时候,直达票已经是没有了,需要在格尔木和西宁转两次车,因此,这一趟旅程,来来回回花了将近200个小时,坐得时间太久,屁股很是吃了一点苦。连续坐200个小时的火车,不能不说是一种考验,其时间之漫长,其旅途之遥远,令人惊愕、咋舌,可能一般人还真是难以承受。当然,这只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特殊情况,如果是坐卧铺,抑或是中间在拉萨休息几天,那么,也并不是那么辛苦的。令我自豪的是,虽然是连续坐火车,但我并没有感到特别的难受,也没有明显的高反——除了有点轻微头疼——倒使我有幸领略了祖国版图之辽阔、高原风景之壮美。王安石老先生说得好,“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西藏之行,收获满满。我怀着一颗游历的心去到西藏,克服长途旅行产生的种种疲累,用心用情去观赏美景,但见入眼处处皆是殊异世俗的曼妙风景,我悠然望蓝天、怡然赏白云、极目眺青山、隔窗看碧湖,这一切令人十分难忘,因而付出的一些劳累实在是算不了什么。如果我不去西藏,我根本无法设想,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竟然深藏着气象如此博大的壮美风景。从西藏回来后的第四个年头,也就是2018年,我终于从琐事缠身中挤出时间来,写了一篇5000多字的文章《西藏行》,将我的所见所得,详细地写了下来。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不把这次奇妙的旅行用文字记下来的话,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说第二件事。我是在东北上的大学,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毕业的日子终于来到了,我把人生中最可宝贵的岁月留在了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那一天清晨,我和同学挥手告别后,独自拖着行李箱,走出熟悉的校园,走在宁静的街道上,于我来说,人生的一段重要旅程已然结束了。一切都还沉浸在睡梦中,早晨的城市,充溢着温暖的慵懒的独特气息,路灯散发出来的黄色光芒好像融化在了雾气中,隐隐约约在浮动。雾很大,以至于道路两旁的松树看起来若隐若现,仿佛仙境一般。四年的大学时光,给了我很多,我也相信自己学有所成,一方面顺利完成了学业;另一方面利用课外时间,在《吉林日报》《长春晚报》等报刊发表了20多篇散文、评论,并获得长春日报征文二等奖,收获不可谓不丰盈,这也使得我对未来的路,更加充满信心。《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旨哉斯言!在告别学生时代的时刻,不能说有很多伤感,但依依惜别的心情确实是浓厚的。不过,人的一生就是这样,总是面临着许许多多新的起点、新的出发,如箭在弦,由不得你沉浸在对过往的回味中。好吧,那就这样,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就让那点滴往事,像划过夜空的流星一样,安静地消逝好了;但是,我以后可能还是会找到它们的影踪的。我整理了一下情绪,步履坚定而绝不彷徨地走向学校对面的轻轨站台,是坐轻轨到火车站去。我将在那里启程,重新回到南方,而长春也将永远留在记忆中。

  我上了火车。安顿好后,我想再看看曾经熟悉的景物,强化这“最后的”的感怀。窗外,东北平原上成片的玉米地、一排排桦树林、一栋栋房子在眼前呼啸而过,朝阳升起了,阳光漫射在窗户上,视野变得异常开阔和清晰起来。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器宇不凡的中年人,看起来人很温和。旅途无聊,我俩自然地就聊了起来。他说,小伙子,看你的模样应该是一名学生,而且不是东北人,应该毕业了吧,工作搞定了么,在哪就业呢?我一听,心想这人眼还挺尖的啊。我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我的情况。这人很健谈,学识也很渊博,是铁道建设系统的一名工程师,姑且叫他H先生吧。H先生一聊起来,就像涨潮的江水,一波接一波,没有结束的时候。什么话题都能聊,天文地理,时事政治,历史军事,基本都谈到了,而我也确实佩服他知识面的宽广。不过,话题还是回到了H 先生最熟悉的领域上。据他介绍,当前我国的铁路运输都是客货共线的,这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但国家正在开发高速铁路系统,在不久的将来,将广泛建设客运专线。我感到好奇,同时觉得不可思议,如果是客运专线的话,则意味着只跑客车不跑货车,那运行速度岂不是要成倍地提升。他看我不敢相信,又说道,其实,高铁建设的关键之一在于路基,我们现在的普通轨道跑不了高铁,主要还是路基的承压能力不行,到以后,高铁建设好了,你再去体验体验,肯定比我俩现在这个普通火车舒适快捷很多。听完他的介绍,我第一次比较详尽地了解了关于高铁的知识,我隐隐觉得,未来国家大规模建设高铁,必将深刻地改变现代社会人们出行的方式和频率。我期待高铁早日建成,也期待有机会体验乘坐高铁的快感。但此后,我一直坐的还是普通火车,至于高铁,一直未能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我甚至怀疑H先生是不是说了空话。北京奥运会后,有一次,我有事要到深圳去,在广州东站购票,当售票员递给我一张蓝色的印有动车组字样的车票时,我知道自己终于可以坐上高铁了。虽然,按现在的标准来看,动车组也许只能算是准高铁,因为它的速度还没有迈上“3字头”,但也是非常难得了。动车组内的设置比起普通火车来,又不一样,更加温馨和人性化,座椅都很软,分了不同等级的席次,车辆内干净舒适。当显示屏上的车速提高至200KM/h时,当车窗外的景物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时,当高速公路上与列车同向而行的小车转眼就被抛在后面时,我宁愿相信,这就是真正的高铁了。H先生所言真是不虚。广深动车组平稳运行在轨道上,速度的魅力被发挥到极致,繁华若梦的城市,美轮美奂的建筑,川流不息的车辆,正在谱写着时代进步的辉煌篇章。我当时想,广州、深圳是大城市,率先开通高铁顺理成章,而我的家乡,却还只有一段单轨非电气化铁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实现高铁梦呢?不过有梦想也好,有梦想就有实现的一天,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一定会普惠到神州大地的每个角落的。

  我坐火车第三件印象深刻的事。2008年春节期间,南方遭遇了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铁路线上的钢轨、电杆上的高压输电线被冻雪、冰凌覆盖了,冻雪和冰凌既影响行车安全,也压坏了很多路段的接触网,导致从广州北上的列车大面积停运。那一次,我上了一趟开往湘中地区的火车,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那唯一的一趟列车。在上车之前,大面积雨雪冰冻天气尚未爆发。由于这趟车的“唯一性”,加之湘中地区在粤务工、求学的人们,数量又非常庞大,人流叠加起来,导致这趟车几乎要被挤爆了。过道上站满了人,没有一丝空隙,要想从中穿过,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洗手池也站满了人,整个车厢,几乎没有一点多余的空间,每个车厢都是如此。车厢里,各种嘈杂声交织混合在一起,场面很混乱,不过这种乱有一个规律,主要是刚上车那一阵,过一段时间,一切就开始变得有序了。火车刚开出没多远,就停下来了,大家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时,车上广播了通知,说是因为前方道路抢修,请乘客们耐心等待。天灾来了,就必须顺其自然,勇于抗争,乘客们也表示理解。所幸的是,两个小时后,火车又启动了,人们不禁发出了一阵阵欢呼声,大家回家过年的心情如此迫切,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火车运行因为不可抗力遇到了困难,但是铁路部门一直在奋力抢修,而且温暖也始终不曾远离,火车上的工作人员和铁路部门对乘客们的饮食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帮助,就连铁路沿线热心的人们也来送水送食品,真正体现了我们国家天灾无情人有情的正能量。而乘客们的心情也渐渐平静,坦然面对遇到的困难。接下来火车的状态,还是一直走走停停,停一大阵、开一小阵,七百多公里路,足足开了30多个钟头。当火车到达终点站时,在寒冷的冬天的早晨,太阳竟然穿过浓云发出了金色的光辉,像是为远途归来的人们送上温情的祝福,乘客们也一个个笑开了花,就像所遭受的困难从来没有发生过似的。是啊,其实任何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坦然面对,调整好心态,齐心协力,都是能够克服的,都是能创造奇迹的。

  这次,由于家乡高铁的开通,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很多往事,勾起了许多和火车有关的回忆,这种回忆是自然而然的,丝毫没有半点的自我勉强。铁路让我走出故园家乡,得以见识大山以外更为广阔的天地;火车带我感受时代变化,得以品尝人生道路的酸甜苦辣。祝福家乡的人们,相信高铁的开通,必将大大改善人们出行的条件,必将开启经济发展的新序幕。而我与火车结下的“情缘”,也还会持续下去,“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我愿搭乘时代发展的“高铁”飞龙,奔向更好更美的明天。

  (作者单位:江西省国控公司行政办公室)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