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催开了我人生梦想的花朵

[关闭本页] 来源:学习强国      作者:于洪良 发布时间:2019-06-03
        一

  1978年的麦收过后,我开始上小学一年级。岁月飞逝,虽说我的那间小学堂早已灰飞烟灭,但记忆里却是清清楚楚:教师两三位、土屋四五间、学生不满百。为啥念书?面庞清瘦的民办老师朗声给我们描述:只有先上小学,才能上县城中学,才能考大学;只有上大学才能吃国粮、穿皮鞋、住楼房、娶城里媳妇……老师的话对于孩提时代贪玩又任性的我而言,虽懵懵懂懂也信以为真。直到年底过年时,村子里几位从济南、泰安、烟台等地上学的大学生放假回来,才有了一点具象的感觉。他们带回了我压根儿就没有见过的糖块,甜极了;但更让我好奇和心动的是,他们别在上衣口袋旁边的小牌牌儿(校徽)。

  至今清晰如昨的是,1980年的深秋,我们把一地排车新摘的晒干的棉花卖到公社收购站,晚上回来,全家围着崭新的700元“大团结”,兴高采烈地讨论买这买那,姐姐还兴冲冲地找来杆秤,一称,七十张“大团结”的重量是二两重。那晚,煤油灯前不识字的老爹放出话来:儿啊你好好念书,考到哪里咱家里供到哪里,就是砸锅卖铁也行!三十多年过去了,那一幕至今清楚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惹我心暖眼热。

  1983年的7月,刚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的表哥留校任教,他带上小学毕业的我去了他的校园。那时正值暑假,我第一次走进了上下铺的大学生宿舍,见到了大合堂阶梯教室,看到了宽阔的运动场。感觉那校园足足顶我们三四个村子大。这在一个农村孩子的眼里,是一个多么神奇而又多彩的世界啊。在表哥的床头,我还第一次看到了当年的《读者文摘》,也就是现在的《读者》。表哥给我打气说,好好念书吧,将来也能考这里。多年以后才知道,这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我上中等师范时的1988年更名石油大学,2005年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被誉为“石油人才的摇篮”。

  1986年初三毕业那年,经不住老师的怂恿和父母的劝说,我放弃了继续读高中而考上了当时很红火的师范学校(小中专)。那时,中专比高中难考的多,而且一考上,就转户口吃国粮,基本不用再花家里的钱,特别是规避了上三年高中考不上大学的风险,这些在当时的环境里对农村孩子也是一个难以抵挡的诱惑啊。师范三年里,虽说没有学习的压力,而且生活也十分丰富多彩,尤其是号称“小三门”的音乐体育美术让我流连不已,但是心有不甘,总觉得还有一个目标在前方吸引着我。课余,我悄悄地捧起了高中课本。1989年5月,机会来了,在同级三个班150多名同学中按2%的比例推荐3个人参加本科选拔考试。幸运的我过关斩将,意外地抓住了命运的缰绳,一纸粉红色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翩然而至,人生轨迹不经意间发生了重大改变。

  多年以后才明白,我上小学的第一年,中国大地发生了何等的“大变局”;小学老师所讲的“大学”是那样的直白而浅显;第一次去看大学校园时的印象是那样的刻骨铭心。1978-1989年,11年间我一路跌跌撞撞地前行,并不真正的知晓大学究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但是对于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而言,考大学就是人生的大希望和大出口,唯有知识和教育能带他们离开那一方贫困的土地。真的是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人生,勤奋改变生活。

  风生水起,当一个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激起涟漪时,那可能仅仅是发端。真正值得赏叹的华彩乐章往往在热闹之后,在平静的坚持里。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尽管当年仅仅选拔27万人,却激活了几千万人的内心波澜;尽管当年高考录取率只有4.8%,570万考生中绝大多数没能考上大学,但高考的恢复使每一个人可以有做大学梦的权利和希望。高考,不仅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而且改变了许多普通人的命运,已成为每个人的独家记忆。无数人的命运柳暗花明,无数人的梦想破土而出。时代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它给予每个普通人生活得更好的权利。正所谓“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时至今日,上大学已不再是少数人的梦想,“上好学”“读好书”成为新的渴望。当我们追溯既往的40年,个人、家庭的命运和整个国家、民族、时代的命运是如此的紧密相连,如此的互相激荡着、印证着……

  二

  1989年的9月4日,我跨进了聊城师范学院的大门,这是近30年后我仍旧记得清清楚楚的日子。当时,按照通知书上的要求,所有的费用仅仅400元,主要是书费和卧具费等。虽说当时家里不算富裕,但是,400元钱家里稍微一努力就凑够了。因为读的师范学院,学校还发20多元生活费,基本够吃的。10年之后,当我的子侄辈们陆陆续续走进大学校门时,这个数字已经增长了10多倍。

  头顶高粱花子的我迈进大学门槛,一瞬间竟觉着命运对自己是如此优厚。虽然读的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院校,我却感到自己仿佛来到了天堂。记得入校第一天,睁开朦胧的睡眼,我忽然发现晨光普照的世界是这般绚丽辉煌,心头是无法遏抑的欣喜。当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文系,理由就是“读中文有小说看”。那时候的大学,各种文学哲学社团层出不穷,参加书画比赛、办刊物、当校报记者,跑越野,忙得脚不沾地。赏不完的风景看不尽的书,一扇大门在面前打开,世界豁然开朗。青春与梦想在菁菁校园得以激活与升华,大学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而青春则在这片土壤上不断汲取营养、不断地提升自己。这里是扎根理想的土壤,这里是孕育希望的基石。回忆大学那四年,真的是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与其说读大学,不如说读的是一种气氛、一种文化和一种精神。难怪有学者说,上过大学的人都有两个出身:第一出身是父母,第二出身就是大学。

  建校于1974年的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81年独立办学,到2002年更名为聊城大学。三十余载已是“鲁西最高学府,山东璀璨明珠”(季羡林语)。毕业后,每当回到母校,看着“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年轻校友们匆匆而行,我总有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儿童相见不相识”的慨叹。琅琅晨吟,孜孜暮读,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是母校留存在自己心底磨灭不掉的印记。念我母校,惠我实多;忆我师长,育我实多。

  在参加工作的这二十多年里,我每到一个城市总是想方设法先去看看那里的大学,比如北大和清华,比如武大和厦大,比如复旦和南开,哪怕在校门口驻足片刻,也心满意足。无论哪一所大学校园,总觉得有一种什么东西在吸引着自己,仿如一个巨大的磁场,有一股无形的魔力。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大道无形。

  大学,被称为人类文化史上的“智慧的花朵”,诞生于中世纪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从诞生那天起,就注定了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与众不同,它必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与禀赋,必须有自己的精、气、神。英国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这样说,“世间很少有事物能比大学更美。当防线崩瘫,价值崩溃,水坝倒塌,洪水为害,前途变得灰暗,古迹沦为泥淖时,只要有大学屹立在那里,它就屹立闪光;只要它存在,人那颗被引导去从事美满探索的自由心灵仍会给人类带来智慧。”

  到2017年底,山东省的高校达到145所之多,在校生达到202万人,是1978年的52.5倍,年均增长10.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3%。数据变化的背后,是个体在大历史中的获得感。无数个人的命运累积成国家的命运,40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见证着国家发展的足迹。过去的40年蕴含着太多的光荣与梦想,承载着太多的追索与希望,这当之无愧是一段取得“史诗般进步”的历程,也是一个“人类发展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例子”。 这句话恰好可以对改革开放40年包括大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做一个生动鲜活的注解。

  日月恒升,山高水长;大潮激荡,淘沙见金。在这特殊的历史节点上,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汲取改革的激情和前行的力量。

  三

  1993年7月,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省城的山东经济学院工作,至今25年有余。刚刚工作那阵子,月工资165元,赶不上眼下每天工资的一半。学校员工满打满算五六百人,学生不足三千之众,大楼三四座而已,就规模而言连现在的零头都比不上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决策。这一年,普通高校招生从上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6万人。至2002年秋季,各类高等学校在校生已达16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15%,历史性地跨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211工程”“985工程”等的实施,使中国高校有了集中力量迈向世界一流的可能。

  2015年11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出台后,社会各界就开始了对这份名单的期待。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布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标志着“双一流”建设终于进入了施工建设期,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新征程。

  过去已去,未来已来。时代的大潮激荡着每一所大学迈出前行的铿锵步伐。1992年11月,我所在的学校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高校董事会;1993年9月,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99年,全日制在校生4195人,到2002年突破1万人,实现了从“千人大学”到“万人大学”的跨越,后来又攀升至2万余众;教师中的教授由30人增加到150人;东西两校区千亩校园协调发展,相得益彰;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成绩。再到2011年7月,我校与同城的另一所院校合并组建山东财经大学,不久取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进入了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在这些年里,我个人也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成长着,先后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三十多岁就评上了高级职称,走上了中层管理岗位,38岁那年还被遴选为研究生导师。公务之余,我沉浸在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领域,著书立说,教书科研,做课题参加评奖,取得了一些或大或小的成果,不亦乐乎!

  国运兴,则教育盛;教育盛,则大学强。一叶可以知秋,大学可以知大国。今天,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好的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公众高度期待,高教发展基础厚实,发展目标明晰,发展空间宽阔,发展前景可期,因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但同时,这也是中国高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的时代:地方高校转型稳步有序、综合改革蹄疾步稳、创新创业教育方兴未艾、双一流建设大幕开启……

  生而有幸,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既有大江大河的气象,也有一枝一叶的生长。大学求学任教已历四分之一世纪的光阴,我生命中的主体部分已经在菁菁校园中平静度过。大学,无论其物象还是精神,都已深深地镌刻在我的生命中,并成为我生命旅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须臾不曾分离。这一份幸运,我将珍惜到永远。我前半生所拥有的人生花朵,其实就是大学的馈赠和厚待。这一份选择,我无怨无悔。

  (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