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北京艺展会开放工作室报道
白大成和他的鬃人博物馆

[关闭本页] 来源:市文联信息中心      作者:第五届北京艺展会开放工作室报道 发布时间:2017-08-11

白大成,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鬃人技艺”的唯一传承人;后海东官房胡同一号院,白大成家庭艺术博物馆。有人拜访时,白老会沏上一杯茶,将鬃人的故事和古老的技艺细细道来;一个人时,白老就开始制作新的鬃人,沉浸在鬃人的世界里。

白大成现场制作鬃人
白大成现场制作鬃人

因为喜欢 所以坚持

  什刹海西侧的东官房胡同,藏着一个原本并不起眼的小院,跟随白老进了屋,却发现屋内别有洞天。“白大成家庭艺术博物馆”是经西城文化委员会批准,由白老创办的国内首家以民间艺术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博物馆分为“鬃人馆”、“京剧馆”、“生肖馆”和“民俗馆”四大主题展馆,收藏了包括瓷器、字画、服饰、烟壶、茶具、酒具、民间工艺品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千余件展品,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谈到已有百年历史的鬃人艺术,白大成如数家珍。“北京鬃人是受皮影戏和京剧的影响而产生的。做一个鬃人大约需要40多道工序。鬃人一般规格是18厘米高,头和底座用胶泥做成,用秫秸杆做身架,外绷彩纸或者色绸外衣,再安装手和兵器等部分,然后依据人物故事勾画脸谱,描绘服饰,底座粘上一圈约一厘米长的猪鬃,便制作成一个生动的鬃人。老北京人也称鬃人表演为‘盘中戏’”。

  19岁时,白大成从航空工业学校休学,也就是在这年,他接触到了鬃人,认识了鬃人爱好者李老先生。“我从小就喜欢京剧,又爱画画,刚好都派上了用场。”很快,白大成掌握了鬃人制作的要领,带着作品拜访了当时在中国美术馆负责整理民间工艺的李寸松。“老先生听说我想学,挺高兴,把鬃人的工艺流程和制作特色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就这样,鬃人在白大成手中活了下来。

白大成家庭艺术博物馆
白大成家庭艺术博物馆

非遗传承 任重道远

  对于这项独门手艺,白大成从未想过藏着掖着。白老坦诚道:“我从不保守,谁喜欢都可以模仿着做。”作为京城唯一的鬃人艺术家,他希望有更多的爱好者继承和发扬鬃人的制作。

  对于鬃人,很多年轻人可能已经不太熟悉。但在上个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曾是风靡一时的小玩意儿。由于早期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承人,白大成只好将手艺先传给唯一的儿子白霖。“我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做了20年的鬃人,从小就是看着这些长大的。”白霖表示,自己在大学时选了外语专业,原本只是希望帮助父亲把鬃人手艺介绍出去,但从未想过动手去做,“后来看父亲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传承人,又不忍心让他老人家失望,就硬着头皮挑起了这个担子。”

白大成现场演示
白大成现场演示

  现在大多数时候,白霖去做一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的科普活动,讲授鬃人及背后的知识。白大成说,现在谁愿意学,自己还是会尽心尽力的教,“我不希望这门手艺在我这儿消失了”。

  在白大成的民间艺术博物馆里,每一件物品白老都能讲出其中的历史,内心的喜爱溢于言表。而他做的这些,无论是制作鬃人还是收集其他工艺品,最开始的动力和坚持下来的理由都是纯粹的喜爱。在他眼里,喜欢并坚持着,这就够了。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