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着锤子、刷子等工具的案板上,一块黑色的墨团经手工制墨艺人反复揉搓,最终被压制成墨锭,一波波围观的市民纷纷感叹“大开眼界”。9月28日至10月2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第四届北京文学艺术品展示会在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参展的社会新文艺组织纷纷拿出珍美精品,并现场还原传统艺术的制作过程,向市民集中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茶会友 诠释博大精深文化
提到茶道,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煮茶、饮茶的惬意美景。这种理解并不尽然,步入本届艺展会的北京茶道文化艺术促进会展区,这里古色、古韵、古香,不仅可以品鉴茗茶,还可以聆听古琴、古筝演奏,闻香、赏析书画创作。与友人在袅袅古音和缕缕香氛中饮一口香茶,提笔书画亦或插花,此情此景诠释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茶道文化。
茶道展区
“茶道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承载了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北京茶道文化艺术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强在现场介绍,茶道通过茶艺再现了中国人的礼节、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茶艺与古琴、书画、插花、香道等共同构成了茶道文化,它们有共同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特性,弘扬了“和、美、礼、仁”的内在素养,并且以各自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简朴向上、淡泊和睦、诚信友善、怡情养性”的民族文化精神。
茶道
古琴
古筝
香道展示
“以茶会友”是中国人源远流长的待客之道,北京茶道文化艺术促进会此次更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请来一位身高1米左右的机器人,在展区门口通过语音互动热情邀请市民参观。28日上午,展区内刚摆开茶具便吸引了不少市民,尚未燃香的香道展台前,仅香炉、香盘等别具古韵的用具就吸引了人们驻足,北京茶道文化艺术促进会监事长、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伊贤彬在现场作画,更是引起了围观。大家纷纷表示,“有机会品一品香茗,接触和了解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髓,非常有意义。”
精心构思 京派扇子古雅大气
从生风纳凉的工具到演变为文人雅士随身携带的钟爱之物,扇子在中国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折扇的制作工艺分为南、北两派,其中北派制扇以京、津、晋三地为代表,风格大气。此次艺展会上,北京扇子艺术协会展示了京派扇子的典雅神韵。
扇子展区
一进入展区,最吸引人的是整齐排列在两侧墙上的数十把折扇,扇骨光润似有灵气,扇面融入书法、绘画,整扇极为考究、尽显古雅之风。北京扇子艺术协会会长郑高介绍,这些扇子基本都是名家大作,不乏程茂全、张广志、李嘉存、马海方、李海峰等佳作。走近细看扇面,有的书狂草洒脱不羁,有的画鸣蝉似欲振翅冲出,还有的画柿子令人垂涎欲滴,这些精心构思,使扇子成为能赏析的艺术品。
精美折扇吸引市民驻足
展品不乏名家之作
北方竹刻大师刘北云在现场为扇面题字,他表示,扇子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不论扇骨的制作还是扇面的书法绘画,都有其传承有序的制作工艺,可惜很多技艺而今已失传,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显得尤为重要。
刘北云现场为扇面题字
展区内同时展出了精品扇骨和空白扇面,不时有市民向业内行家仔细询问,前来艺展会参观的李先生打算为自己添置一件扇子,他称,“能一次性看到这么多名家扇子,感觉大有收获,扇子汇集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年青一代应该多了解。”
雅俗共赏 文房四宝渊源流传
笔墨纸砚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房四宝,不过,墨是怎么制成的很多人没有见过。此次艺展会上,北京文房四宝协会就把手工制墨的“作坊”搬到了现场,在散布着锤子、刷子等工具的案板上,一块黑色的墨团经手工制墨艺人反复揉搓,直至细洁柔软,再用锤子和专门工具反复捶打、压制,最终制成墨锭。在这个过程中,一波波围上来观看的市民忍不住感叹,“这种技艺真是太珍贵了,能够有幸亲眼看到,机会实在难得。”
文房四宝展区
笔
各式印章
手工制墨
手工制墨引围观
“文房四宝”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都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在文房四宝展区,还有创新理念的湖笔京做,以及各式印泥、印章、砚台,名贵珍品和大众款式集聚一堂,令市民在赏析精品的同时,也有机会亲身感受体验。
贯通古今 旗袍秀出现代范儿
迈入旗袍展区,尽显中国女性身材美的各式旗袍令人眼前一亮,其中,一整面墙上专门展示了5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旗袍,它们“注视”着对面数十件当代旗袍,仿若5位民国淑女,从历史中袅袅走来。
“这五件旗袍都是个人藏品,包括棉袍、皮袍、长袍以及夏装,我们精心选出不同季节的旗袍,就是想告诉不了解旗袍文化的人,旗袍是适合一年四季穿着的,进而继续推动旗袍在现代的普及”,北京旗袍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延华这样说。
上世纪20年代的旗袍
精美的现代旗袍
旗袍展区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之后曾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2011年,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此次北京旗袍文化研究会在艺展会上展出的数十件当代旗袍,既有款式精致、手工刺绣的精品,也有流水线生产、更适合大众平时穿着的改良样式,参展者们身着各色亮丽旗袍展示风采,吸引了大批女性市民驻足,“旗袍是中国女性形象的代名词,我今天看到有些旗袍还很适合平时上下班穿,感觉很不错,所以打算订做一件”,刘女士一边说着,已经选了好几件旗袍逐一上身比较。
作为北京市文联为非京籍、体制外文艺工作者打造的公益展示平台,北京文学艺术品展示会迄今已举办了四届,本届进一步聚焦非京籍、体制外文艺工作者,寄望发现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一批优秀文学艺术精品,有效地推动文学艺术品的成果转化。在此次展会上,散发着活力和干劲的非京籍、体制外文艺工作者随处可见,他们正用自己的一身技艺,实现着自我价值与首都北京的完美对接,为当代北京人文社会的发展和首都文学艺术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