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展区
12个艺术门类、18位民间工艺美术家、近百件艺术作品,亮相农业展览馆民间艺术展示区。展品涉及泥塑、剪纸、核雕、金漆镶嵌、漆木等,为老百姓带来了一场工艺美术的饕餮盛宴。
非遗丛书和工艺美术技艺展示是本次民间艺术展区的两大亮点。
非遗丛书展示
非遗丛书亮相艺展会
本次民间艺术展区集中展示了由北京市文联、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编纂出版的中文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48本和英文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10本,内容涉及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俗、曲艺等非遗项目,吸引了众多读者驻足翻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是首套系统记录北京市入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历史渊源、传承脉系、表现形式、代表作品等相关资料的系列丛书。深入的理论研究,生动的图文搭配是这套丛书的一大看点,不仅有较强的观看性,同时还极具收藏价值。
作品展示
曹春红现场为观众制作定制泥塑
几块“泥巴” 捏出与众不同的世界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
“这个是玩弹玻璃球儿,这个是玩摔泥巴,这些游戏可都是我小时候最爱玩儿的!”在民间艺术展示区泥塑展柜前,一位大爷边欣赏橱窗里的泥塑,边兴奋的解释着这些主题泥塑的内容。眼前这些带着“灵气儿”的泥塑全部出自一人之手,她就是自称“北漂”的泥塑艺术家曹春红。
作为2016年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新入会会员,同时又是非京籍艺术家,曹春红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展示会。展示区内,一张简单的桌子,几个形象夸张的泥人儿,一块看似普通的“泥巴”,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观看。
曹春红说,艺术追求减法。所以几块陶泥,在曹春红手里揉捏后,便成了形象夸张,神态逼真的人像泥塑。 “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真人泥塑的捏制,不能拘泥于人物的外在形象,而是应该抓住人物特有的神态,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展示区内,曹春红现场给观众捏制泥塑肖像,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和极具漫画味道的泥塑作品,得到了在场观众的一致认可。
作为非京籍的民间艺术家,曹春红用泥土捏出了一个趣味、欢乐的泥塑世界。
孙倩进行花丝镶嵌技艺展示
看花丝镶嵌 感受精雕细琢之美
花丝镶嵌是一门古老的细金工艺,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是最为华丽的宫廷艺术之一。
工艺美术大师孙倩在活动现场为大家展示了花丝镶嵌的全过程。一把镊子,几根“花丝”,在她手中灵活编制、镶嵌,这精妙的技艺引来围观的观众连声赞叹。
汪风花现场制作剪纸
镂空世界里的剪纸艺术
被誉为“80后剪纸婆”的汪风花正在专注的剪纸。她一手握住剪刀,一手捏住红纸,剪刀游走在红纸上,不一会儿的功夫,一副窗花就展现在大家眼前了。
汪风花自幼学习剪纸技艺,小时候看看妈妈的剪纸作品,很是喜欢,于是边看边学爱上了这门剪纸艺术。汪风花的作品多以传统的祈福求祥为主,但又融入了当代时尚的元素,质朴、现代是她作品最大的特点,所以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和认可。
剪纸这项艺术,因为载体是纸,所以需要加倍的细心和精心,如果一刀剪错,则整幅作品失败。因此在剪纸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在设计上敢于想象,同时在剪的过程中还需要有细致认真的耐心,这也正是所谓“匠人精神”。
作品展示
作品展示
民间文艺作品展示
展出作品吸引到观众驻足观看